故乡夏夜,童梦星河


故乡夏夜,童梦星河

□杨稳定

我的故乡,静卧在峨眉岭下、涑水河畔,那是一个宛如画卷般美丽的村庄。气候温润宜人,风景如诗如画,是我心中永远的桃源,我的童年时光便在这里悠悠流淌。

童年,是浸在蜜罐里的快乐时光。在故乡,我度过了无数个难忘的夏夜,那些夜晚,宛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璀璨而温暖。

每到夕阳西下,村里的人便开始为晚上的纳凉做准备。一天的辛勤劳作后,他们回到家中,顾不上休息和做饭,便麻利地搬出竹床、靠椅、凉席,匆匆赶往村头的大槐树下广场占位置。在那里,他们早早摆好架势,就等吃完晚饭后出来纳凉。先到的人总能占据最佳位置——那里风大,蚊子少,是纳凉的绝佳之地。

劳作了一天的人们,要在树下纳凉休憩,直至天亮。那时,农村电视还很少见,所以每到夜晚,这里便成了全村最热闹的所在。男女老少,全家出动,诺大的广场上,纳凉的人们有序地向两边划分开来,有条不紊,忙而不乱。一家挨着一家,一户连着一户,竹床、躺椅、马扎、凉席紧密相连。大人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竖耳聆听有线喇叭匣里放送的蒲剧乱弹,小孩则凑成一堆嬉笑玩耍。妇女们聊着家长里短,欢声笑语回荡在夜空中。伴着闪烁的星星,陪着皎洁的月亮,和着田野里此起彼伏的蛙声,一幅美丽的田园仲夏夜画卷徐徐展开。

我家离大槐树广场很近,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母亲每天早早地就把竹床搬去占好了位置——上风口,那是个风最大、最凉快的地方。村西头有几个和我年纪相仿的小孩,每天晚上,我们并不急于纳凉,而是先尽情玩耍,捉迷藏、玩火把、捕萤火虫,直到玩得一身臭汗、筋疲力尽,才心满意足地回到纳凉的地方。

村里有个张三叔,为人和善,热心肠,整天笑口常开,就像大肚弥勒佛一样。他识字不多,却能讲出许多千奇百怪的故事,神话、传说、解放军打仗的故事,一个个都精彩绝伦。我们几个小伙伴,自然成了他每天晚上最忠实的听众。

有时候,张三叔讲故事是有条件的。他拿着手电筒,让我们去小树林里给他捉知了猴。没办法,他喜欢喝酒,而我们又抵挡不住好故事的诱惑,最终还是妥协了。按照他教的方法,捉十几二十只知了猴并不是什么难事。有时三四十分钟,有时一个多小时,当我们凯旋而归时,总能听到张三叔爽朗的笑声和由衷的赞美。于是,故事开始了。从《牛郎织女》到《大闹天宫》,再到《哪吒闹海》,最后到《上甘岭》,他讲得绘声绘色、栩栩如生,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让人听得津津有味,不得不洗耳恭听、俯首称臣。

有时候,张三叔也会故意卖关子,吊我们的胃口。往往讲到紧要处便不讲了,说什么累了、天气热了。我们便心领神会,几个小伙伴立刻围过来,有的扇扇子,有的捶背,有的捏手臂。在一阵欢声笑语中,故事又继续了。一直到子夜时分,大家都有了睡意,他才说“且听下回分解”。到了下半晚上,蚊子少了,风儿大了,四周也安静下来,人们才在劳累中甜甜睡去,与星月共眠,一起迎接着朝霞的到来。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如今,半个世纪已然过去,张三叔早已不在人世,当年的小伙伴们也少有联系。而我,也早已为人父,会给儿子讲小时候听来的故事。

童年的记忆,如同刻在心底的印记,深刻而清晰。每到夏天,听到池塘里的蛙声,我便会自然而然地想起故乡,想起那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想起那曾给我带来无限快乐的夏夜。那些美好的回忆,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永远闪耀在我的心中。

作者:杨稳定

责编:张国平

备案编号:运城网信A00236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2

标签:美文   夏夜   星河   故乡   故事   童年   夜空   凉席   槐树   上甘岭   时光   欢声笑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