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波 | 马宁何以“嗜牌如命”?或许就是因为缺了一个字

马宁第N次成为绿茵场上的主角。昨天凌晨进行的世预赛亚洲区附加赛第二轮,印尼0比1不敌伊拉克,两战皆北无缘世界杯正赛。主裁马宁共向双方出示8黄1红——对了,如果加上赛后的3红,共8黄4红,其中印尼6黄3红,伊拉克2黄1红。马宁亦凭借自己“卡牌大师”威名,当之无愧地占据了这场比赛的C位。

赛后,印尼球迷集体炮轰要靠亚足联安保人员护送才得以离场的马宁,前印尼国脚克里斯蒂安-冈萨雷斯在其社交平台账号发表视频称:“一个人可以扼杀2.7亿人的梦想,那个人就是他(马宁)。”这句话被几乎所有印尼媒体当作头条刷屏传播,马宁因此变身“千岛之国”的全民公敌。印尼球迷此前可能并不熟悉马宁,而中国球迷对马宁本场比赛的表现应该不会感到惊讶:这才是原汁原味的马宁!

实际上,如果仔细复盘这场比赛,不难发现,马宁的判罚没有太大毛病。最突出的那次争议判罚,伊拉克球员禁区内犯规,马宁出了牌却未判点球,是由于边裁给了越位旗语。导致马宁连出3张红牌的赛后风波,亦有印尼球员对裁判不依不饶、其领队甚至推搡马宁的因素在内,按相关规则领到红牌不冤。印尼为本届世预赛投入太多、期望值太高,一旦输球,球队和球迷心理上承受不了,比赛中犯规频繁,赛后又有过激举动,这显然是吃牌过多的主因。所以,单抠具体判罚细节,是很难找出马宁误判错判的确凿证据的。

这并不奇怪。这就是典型的马宁执法风格,无争议不马宁,不出牌非马宁,只要他当主裁,两边站着的哪怕是梅西C罗,头号主角也一定是他而不会是绝代双骄。从争夺场上存在感、博取直播曝光率的角度讲,当今国际足坛裁判圈内,尚无人可出马宁之右。国际足联裁委会看来非常了解马宁这一特点,敞开怀抱欢迎他去世界杯,同时绝不允许他出任主裁、边裁和VAR等能够影响比赛走向的角色,岂料马宁即使只当个在场边举牌的第四官员,也能自带流量地引来直播特写镜头的关注。他骨子里便不甘寂寞,永远有理由让你把聚光灯对准他那张正义凛然、苦大仇深的脸。

马宁的问题不是专业的问题,他是亚洲最好的裁判之一,能被选中执法亚洲杯决赛,每次都能进入世界杯裁判名单,超龄两岁照样坐稳国际裁判宝座,等等,都足以表明其业务能力的过硬。他的所有争议判罚都能找出规则依据,不合情可是绝对合理合规。亚洲杯决赛,马宁敢连吹三个点球,加在一块儿简直离经叛道,分开来找破绽,还真找不到。在国内赛场,有人说他是最大的黑哨、官哨,假如他真是,那也属于最高境界的黑哨、官哨,称得上炉火纯青。

马宁的问题不是专业问题,是什么问题呢?他缺少的就是一个字:人。目中无人。心中无人。智商太高,情商太低。他是不是把自己当人看,不好判断,然而他肯定没把别人当人看。他自视为至高无上的法官,场上球员的命运都捏在他的手心里,由他摆布和定夺。比赛中他从来不会平视任何人,居高临下是他给自身的唯一定位。他吹了那么多场比赛,没露出过一丝笑容。因为笑是平等待人的符号,而平等待人绝不属于他的处世哲学。

最好的裁判没有统一的标准,不过各种标准里人们最有共识的一条,就是比赛踢得极为流畅,球员们精力完全集中在球上,感觉不到裁判的存在。这样的裁判一定是以球员为中心的。只会以自己为中心的马宁是另一种标准,与前面那种恰恰相反。两种标准的区别何在?就在于,后一种只有冷冰冰的规则,前一种同样有规则,但让规则变得有温度——毕竟,执行规则的和被执行规则的,都是人,人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尊严的。

无论球场内外,执法者和被执法者,位置上天差地别,人格上绝无高低尊卑之分。当年,性情一贯温和的河南外援多拉多,为何会瞬间失控故意撞倒马宁?仅仅缘自马宁吹了他犯规吗?非也。他忍受不了的,是作为一个人的屈辱。把自己当人,把别人也当人,这才是足球的本质,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6

标签:体育   尹波   马宁   印尼   裁判   球员   规则   伊拉克   主裁   赛后   亚洲杯   世界杯   场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