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星座明年发射目标600多颗,垣信开启新一轮融资

10月16日消息,近日,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已开启新一轮融资,融资规模在50亿-60亿,投前估值在400多亿人民币。

此前2024年2月,垣信卫星完成67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一举创下中国卫星行业最大单轮融资纪录。该轮融资由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领投,上海联和投资继续战略加持,国科资本、国盛资本、上汽恒旭资本等多家重量级机构跟投。

据界面新闻从一名接近上海垣信的产业链人士透露的信息看,垣信主导运营的“千帆星座”的建设节奏将呈“加速”态势:目前星座在轨低轨卫星约90颗,2025年下半年要冲刺108颗在轨;2026年年中要在轨324颗,年底要在轨648颗;2027年目标是要在轨1296颗;2030年后冲击要在轨15000颗的目标。

该产业链人士直言“不能再拖,这是必须要完成的目标”。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规则,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的分配有严格的发射时间与数量要求,否则将丧失资源使用权,立项7年内必须发射第一颗卫星,第9年要完成总规模的10%发射,第12年要完成50%,第14年必须完成100%。

在低轨卫星轨道“先到先得”的规则下,全球竞争已进入“卫星数量+组网效率”的“白热化”阶段,每一颗卫星的入轨都是对未来市场的卡位。

对比来看,美国SpaceX公司的星链一马当先,截止2025年8月,星链已发射 8926颗卫星,今年年底前即可发射12000颗卫星。

中国卫星通信的主力则是中国星网的GW星座和上海垣信的“千帆星座”。

GW星座是我国第一个巨型卫星互联网计划,也是我国首个空天一体6G互联网计划。其包含两个子星座:GW-A59和GW-A2星座,形成覆盖全球的互联网卫星星座,未来将推出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模式。GW星座共计规划发射12992颗卫星,其中GW-A59子星座6080颗,分布在500km以下的极低轨道;GW-A2子星座6912颗,分布在1145km的近地轨道。

由于火箭发射成本等原因,目前两家公司发射卫星都还不足100颗,正奋力追赶。

以中国星网为例,近期在21天内进行了5次发射,5组卫星接连升空。最近的一次,是昨天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的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携带的卫星互联网低轨12组卫星。

10月16日,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随后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2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2024年12月16日以前,中国星网平均每年约4-5次发射(相当于每季度一次发射),到2025年已几乎快进到“月更”,卫星发射频率正在“日常化”。

自去年底首批组网开始,GW星座发射频率开始逐步加速,仅今年三季度就完成8次发射,共发射卫星56颗,相当于此前两年发星数的总和。

今年以来,星网已累计发射卫星93颗,据接近业务人士透露,2025全年发射计划目标约168颗。

“上海垣信也将在今年10月开始,全面加速发射节奏”,上述人士说。

如今传出消息即将再获大额资本注入,既印证市场对低轨卫星互联网前景的看好,也为其“千帆星座”计划注入新的关键发展动力。

从其透露的信息看,垣信接下来会首先在巴西、巴基斯坦、蒙古、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阿曼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马来西亚等拓展市场。这些地方的无线移动通信需求旺盛,却面临地面移动通信网络覆盖不足的痛点,低轨卫星的广域连接能力恰为破局“利器”。

2024年11月20日,上海垣信卫星与巴西国有通信企业TELEBRAS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的合作致力于弥合巴西数字鸿沟

资本与组网的大力投入,最终指向全球市场的商业化落地。据上述人士测算,当“千帆星座”在轨卫星达600颗时,垣信即可斩获50亿元级订单。这一测算背后,是低轨卫星“覆盖即服务”的特性,只有足够数量的低轨卫星组网后,通信、遥感等功能将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9

标签:科技   融资   明年   目标   星座   上海   中国   轨道   巴西   资本   人士   计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