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苏超的成名之路

我之前曾专门做了一期视频,分析苏超的火爆原因。

当时主要是我们河南的一场民间足球比赛,让我有感而发。

河南有一个叫黄河足球冠军联赛的民间赛事,全省18地市的32支球队捉对厮杀。

有一场是开封队4比0胜郑州队,赛后开封市足协发布了《抵制关于黄冠联赛相关网络不当行为的声明》。

看完这个声明,我当时的感受是娱乐啊,尤其是整段子这种高级娱乐,真不是谁都能玩的。

自己内心不强大,天天的应激反应,只能被困在地域黑里出不来。

所以,苏超不是谁想模仿就能行的。


最近随着苏超赛事的深入,和各种信息的详实,我想对苏超的火爆再聊一些个人的感触。

在全国刺激消费的大背景下,过去两年里,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多地的文旅厅、文旅局为了泼天富贵的各种出圈,热闹非凡。

但我印象中,江浙沪对这些整活儿好像都不太积极。

时间来到了2025年初,国家出台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支持各地增加特色体育赛事。

还提出优化大型群众性活动审批流程,推行“一次审批、全国巡演”。

自此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拿出真金白银鼓励演唱会、大型体育赛事的落地,以提振当地消费市场。

另一份数据显示,江苏拥有11632块足球场,人均场地0.42平方米、位居全国第一。

但和全国一样,江苏的这些体育场馆利用率并不高。

目前的“苏超”通过主客场制轮转13市,将江苏30余座专业球场给彻底盘活了。


接下来,我把苏超的一些特点给大家做个汇总:

第一,苏超的赛事设计不一般

苏超今年是首次举办,江苏全省 13 个地级市,每个地市组建 1 支代表队参加比赛,以类似职业联赛“中超”的简称冠名。

苏超从2月份开始招募参赛球员,要求现役职业球员每队限报3人,这个和奥运会足球队规定类似。

每队球员需拥有代表市户籍,和目前在代表地工作、学习,或出生于代表市。

同时要求报名球员须年满16周岁且40周岁以下。

最终,苏超共有516人获得了参赛资格,平均年龄为24.09岁。


苏超第一轮赛事自5月开始,计划全程七个月、共85场。

苏超的理念是“全民参与+城市荣誉”,各地在宣传时不仅可以聚焦比赛或球队本身,还可以融入地方特色。

苏超在宣传上打破了传统体育赛事的严肃感,主打的就是一个“玩儿”。

据说有地市领导亲赴苏超球场,坐在看台上,传统的讲话环节都没了。

苏超主办方不仅与观众积极互动,而且反应迅速,不断深入挖掘各城市的特色,全民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

苏超刚启动的时候,采取低价门票策略,每张门票不过10至20元。

第一轮赛事,甚至很多城市都是免费观看。


第二,江苏消化泼天富贵的能力不一般

赛事刚开始的时候,苏超的人气并不高。

据统计,5月初的第一轮赛事,观众场均只有7千多人;第二轮的时候,场均就接近一万人了。

一个普遍共识是,苏超的转折发生在南京一篇公众号文章《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

官方公开发声鼓励城市竞争,瞬间引爆网络。

随后,“散装江苏”“没有假球,全是‘世仇’”等网络话题提升热度。

苏超利用地域梗“江苏十三太保”来吸引不同城市的人,当情绪值逐渐拉满,流量有了,网红们闻着味儿也就跟上了。

各种现场打卡、玩梗,网络传播螺旋迅速叠加,再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的火爆全网了。

线上迅速传导至线下,5月31日,徐州场比赛临时将场地换到当地最大的奥体中心,当天涌入了22198名观众。

苏超燃爆之后,江苏各地的促消费政策紧跟着推出:

铁路部门开通球迷高铁专列,各主场城市推出系列门票减免活动,“苏超”主题的文旅夜市、市集,等活动遍地开花。

最新数据是7月5号苏超第六轮,南京奥体中心现场观众人数达60396人,刷新苏超单场观赛记录。


第三,江苏的强大,从经济到文化,最终体现在了江苏人的心理上

江苏省经济总量常年稳居全国第二,江苏13城的经济体量比较平均,每个城市的GDP都在4500亿以上。

江苏全省共13个城市全部跻身全国百强城市之列。

有钱有闲,是消费的必要因素。

也正是因为经济苏大强,使得江苏人的内心也十分强大。

网上很多人喜欢把地域梗和地域黑混淆在一起,这些人玻璃心,究其根本还是因为“穷”导致内心自卑又敏感。

但江苏的地域梗不仅大家都懂,而且还做到了耳熟能详。

比如南哥,比如水蜜桃,花果山啥的。

能玩,会玩儿,玩出了圈,还能够接得住消化掉。

这就是苏超让人全国人民羡慕的主要原因。


第四,苏超的“真——泼天的富贵”

苏超赞助合作商分为五个层级,赞助商的数量从初期的8家,发展到现在的27家。

总冠名商江苏银行赞助费用约为800万,据说江苏银行的赞助,是硬着头皮接的任务。

随着苏超的热度上涨,京东、海澜之家等企业都来了,赞助费大约为300万元。

其他赞助商还有小米、肯德基和必胜客等企业。

同时,各球队、各赛区也有公司冠名和赞助。

苏超将一部分权利让渡给了地方,地方在赞助上有一定自主权,企业可与赛事或各参赛队伍进行单独合作。

比如阿里,一口气赞助了“苏超”的多支球队:

淘宝闪购冠名常州队,支付宝冠名徐州队,花呗赞助无锡队,余额宝是扬州队的赞助商,蚂蚁保是南京赛区官方合作商。

截至目前,苏超已有扬州队以外的12支球队被冠名。

除“阿里系”公司之外,运满满冠名了南京队,洋河股份冠名宿迁队,圣象集团冠名了镇江队等。

扬州虽然未设冠名商,但赞助商有十几家企业。

除了赛事赞助冠名外,大家更多的还是关注苏超对城市消费的拉动。

从江苏,机场,铁路、酒店、出行打车等各方面的数据来看,在苏超举办期间,这些数据都超过了同期,而且增长喜人。

一个最直观的数据是美团提供的。

美团显示6月1日至7月15日,江苏省美团闪购足球鞋成交额增长170%;球衣成交额增长200%;观赛防晒装备,像皮肤衣、防晒衣成交额增长近1倍。

同时围绕“苏超”IP的周边、文创产品,也在网上销售火爆。


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

我现在一看到上蹿下跳高喊泼天富贵的视频,就想起了于东来的那句话:

当你不想钱的时候,钱呀,它就来了。

胖东来,哦不苏超,你们真的学不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9

标签:体育   苏超   江苏   赛事   城市   富贵   球员   南京   地域   扬州   球队   赞助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