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孩子背后,往往站着一个焦虑妈妈


为啥说,躺平在家的孩子,背后总藏着一个焦虑到不敢停的妈妈?

这话听着扎心,但当了妈的,你品品,是不是这个道理。这不是甩锅,这是咱们当妈的,得自己捅破的一层窗户纸。

我以前也写过,孩子就像一个家庭的“情绪温度计”。你家里是晴是雨,是台风还是暴雪,他比谁都敏感,身体先给你报信。而妈妈,通常就是这个家庭的“中央空调”,你的情绪温度,直接决定了整个家的气候。

你想想,你是不是这样:孩子写作业慢了点,你心里就开始敲鼓:“这可咋整,以后中考高考怎么办?”孩子玩会儿手机,你脑子里已经上演了他沉迷游戏、一事无成的悲惨大戏。你嘴上说着“为你好”,可你紧锁的眉头、来回踱步的影子、那声忍不住的叹息,比任何骂人的话都伤人。

孩子就像一面镜子,你天天对着他愁眉苦脸,他镜子里反射出来的,能是阳光灿烂吗?不能啊!他只会觉得,自己是个麻烦,是个累赘,他做什么都不对。慢慢地,他就不想动了,不想努力了,因为他发现,无论他怎么跑,都追不上你那个“焦虑”的终点线。索性,他“躺平”了——不是他不想赢,是他跑得太累了,想让你这个“教练”也歇会儿。

我以前文章里提过,疗愈的第一步,是看见。咱们当妈的,得先看见自己的焦虑。你为啥这么怕孩子落后?是怕他以后过得不好,还是怕自己“当妈”这个角色当得不成功,怕在亲戚朋友面前没面子?

很多时候,我们把对自己的不接纳,转嫁到了孩子身上。我们自己不敢“躺平”,不敢犯错,所以也见不得孩子有一丝一毫的松懈。

所以,想让那个躺平的孩子重新站起来,当妈的得先学会“自我疗愈”。你得先放过你自己。

告诉自己:我的孩子,不一定非得考第一;他的人生,可以有B计划;他偶尔的“躺平”,不是世界末日,可能只是在给“人生电池”充电。

你先把自己从“完美妈妈”的枷锁里解放出来,你松弛了,家里的气压才能正常。你不再盯着他的一举一动,而是去看看书,去跟朋友聊聊天,去做点让自己开心的事。当你自己的世界变大了,孩子那片小小的天空,云彩才能散开。

记住,孩子不是你的KPI,他是你生命里最珍贵的礼物。你先把自己活成一束光,才能照亮他,而不是用你的焦虑,把他压成一地阴影。先疗愈好那个焦虑的自己,孩子自然就有了站起来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4

标签:育儿   焦虑   妈妈   孩子   会儿   情绪   家里   家庭   人生   世界   愁眉苦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