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想再玩10分钟”,这2种回答,伤孩子最深

去亲戚家玩,亲戚家小女孩在用平板看动画片。

我们大人聊了一会天,女孩妈妈回过头,发现她还在看平板,就提高音调喊:“别玩了,把平板给我!”

女孩正看得入迷,头也没抬回了一句:“再看10分钟。”

妈妈骂骂咧咧走过去,一边夺走平板,一边说:“还10分钟,你都看了多少个10分钟了?眼睛还要不要了?”

平板被拿走,女孩一脸怨气地瞪着妈妈,回过头看见弟弟拿着自己的布玩偶,她一把将弟弟推倒在地,夺走布玩偶就跑开了。

弟弟哇哇大哭,妈妈一边抱起弟弟,一边气得朝女孩跑开的背影大喊大叫。

一个小小的事件,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

“妈妈,我还想玩10分钟”,每当孩子说这句话时,对我们大人都是一种考验。

处理不好,真的就会有一系列的反应,然后鸡飞狗跳。

那我们该怎么回答呢?

一:“妈妈,我想再玩10分钟”

孩子玩得开心,被我们突然叫回家,他通常会“讨价还价”:

“妈妈,我再玩一会嘛,就10分钟。”

而我们,通常也会有2种回答,恰恰这两种回答,伤孩子最深。

①没有商量的余地:“我数1、2、3,马上走!”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不能惯着孩子。于是面对孩子“讨价还价”时,我们会强硬拒绝:

“我说不行就是不行,我数1、2、3啊,赶紧给我走。”

这时候,孩子往往会妥协,不情不愿地跟我们离开。

表面风平浪静,但如果我们能读懂他的内心,或许就会听到这样的话:

“凭什么?凭什么每次都要听你的?凭什么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为什么别人可以再玩,我就不可以呢?不公平!”

“坏妈妈,真讨厌,就是故意让我不开心,打她!”

孩子小时,我们还能压得住。

但等他越长越大,我们还是这样强硬,他脑海里这些声音,也会越来越大。

最后你会发现,到了青春期,他变得脾气特别大,你说1句,他大声顶你10句。你让他往东,他偏要往西。

你气得牙痒痒,明明是为他好,他怎么就这么叛逆不听话呢?

②妥协:“好吧,那再玩一会吧”

偶尔的妥协,当然没问题,毕竟,我们做父母的,也需要一定的弹性。

但如果,每次孩子“讨价还价”,我们都习惯性妥协:“那好吧。”

慢慢的你会发现,孩子打破规则的次数越来越多,你已经有些管不住了。

这时候,不管你喊多少次,孩子都不听。

你会像一拳打在海面上,有着深深的无力感。你觉得,你的话,在孩子那已经不管用了。

二:如何回应?

同意也不是,不同意也不是,那我们到底要怎么应对呢?

《为孩子立界限》这本书提到:孩子需要有内化的界限,他才会为自己负责任。

当我们强制不让孩子玩,他不会觉得“这是为他好”,而觉得:

“爸妈真霸道,总是要我听他们的。我是因为他们才不能玩的。”

我们若总是妥协,孩子又会认为:

“爸妈说话不作数,只要我闹一闹就能达到目的。”

这些,都不能帮孩子立界限,不会让他觉得,守时、保护眼睛(比如放下平板),是他自己的事。

那,我们可以怎么态度温和,但帮孩子立住界限呢?

参考以下4个步骤

①先接纳情绪

孩子玩得正开心,我们拉着他要走,他肯定会有情绪。

这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接纳他的情绪。

我们可以蹲下来,视线跟孩子平行。这样,他会觉得,我们是在和他平等地对话,而不是居高临下命令他。

然后接纳他的情绪:“你还没玩尽兴呢,就要结束游戏,确实会很生气,也很不舍。”

当我们能看到孩子的情绪,他就会感觉自己被理解了,情绪也就没那么大,愿意理性沟通了。

②坚定地说明界限

接下来,我们要重新跟他说明界限。

注意,这里有一个词非常重要,它就是“同时”。

我给你示范一下“但是”和“同时”带来的不同感觉。

但是——“妈妈知道你很不舍,也很生气,但是,这个点你要做作业了啊。”

同时——“妈妈知道你很不舍,也很生气,同时,这个点你需要做作业了。”

怎么样?

哪句话让你听起来更舒服?更听得进去?

“同时”对不对?

同样一句话,只是改一个词,它带来的效果却差别很大。

因为“但是”,代表着一种转折,一种否定。

你前面说再多,“但是”一出来,就把前面你接纳孩子情绪都给否定了。

孩子会觉得:“说了这么多,还不是为了让我去写作业,不让我玩。”

而“同时”,则是描述一个事实——这个点,你确实不能再玩,需要写作业了。

孩子自己就会思考:“是的,是有这么一个事实,我需要重新考虑现在的情况了。”

③给予一定选择

孩子不能继续玩了,他一定程度上,会有些挫败感。

因为这件事,不在他的掌控范围内。

这时候,我们可以给他一定的选择权:

“你是想牵着妈妈的手一起走呢,还是自己走?”

这样的选择,能让他感受到自主感和控制感。他会觉得,自己不是被迫一定要听话,而是可以自己选择怎么做。

这样他会更愿意配合。

④引导规划

最后,我们也可以引导孩子思考:

“看起来,你好像没有玩尽兴。那下次我们要怎么做,可以多玩一会,又能在这个点回家呢?”

“动画片看一半就关掉,确实很气人。那下次要怎么做,既能遵守约定的时间,又能不扫兴呢?”

当孩子挑战我们的界限时,我们需要平衡的2个核心是:爱与规则。

我爱你,接纳你的情绪。

同时,我们也要遵守规则,立住界限。

当孩子说“妈妈,我再玩十分钟”,你会怎样回答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0

标签:育儿   妈妈   孩子   界限   情绪   平板   女孩   讨价还价   这时候   弟弟   生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