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对中国为期四天访问的普京,在北京签署了包括能源大单在内的二十余份协议后,没有按惯例返回莫斯科,而是直奔远东,出席第十届东方经济论坛。
他在论坛上直言不讳:发展远东和西伯利亚,是俄罗斯“整个21世纪的国家优先方向”。这个词的份量极重,等同于将这片荒凉但富饶的土地,定为俄罗斯未来百年的国运所在。
普京,具体描绘的蓝图包括:对已有百年历史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贝阿铁路进行现代化改造;开发连接海参崴与圣彼得堡的“跨北极交通走廊”;甚至提出要在地广人稀的远东“积极运用无人驾驶技术”。
这些项目个个都是宏大的战略工程,但其成功与否,一个关键因素浮出水面——中国的参与。
普京前脚离开中国,俄方官员后脚就透露,预计2026年初将与中国签署关于远东“国际超前发展区”的政府间协议。
这份被外界解读为普京送给中国的“重礼”,其诚意体现在前所未有的优惠条件:入驻企业享受十年免征所得税、数据严格保密以规避西方制裁等。
这一切紧凑的动作,编织出一张清晰的战略网:在西方制裁持续加压的背景下,俄罗斯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紧迫感,将其经济和政治重心向东转移,而中国,是其最重要的伙伴。
自俄乌冲突以来,俄罗斯经济承受着巨大压力。西方制裁导致其能源出口受阻、金融系统被切断,大量外资和技术人员撤离,2022年劳动力人口就减少了约200万。
传统的欧洲市场大门基本关闭,即便未来冲突结束,关系也难以回到过去。俄罗斯必须为自己找到新的经济生命线和战略出口。
于是,广袤却开发不足的远东地区,从“后院”被推到了“前台”。这里蕴藏着俄罗斯30%的天然气储量、40%的煤炭储量以及丰富的矿产和森林资源,但人口仅占全国的6.3%,GDP占比不足5%。
它就像一块沉睡的宝藏,俄罗斯过去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今则到了不得不唤醒它的时刻。
普京选择的突破口非常明确,就是能源合作充当“压舱石”。
在他四天三晚的访华期间签署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协议,每年将向中国输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期限30年。
按当前价格测算,这能为俄每年带来约270亿美元的稳定收入,约占其联邦预算收入的8.5%。
这笔钱对正面临战争消耗和制裁压力的俄罗斯财政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更重要的是,这标志着俄罗斯能源出口格局从依赖欧洲转向拥抱亚太的历史性转变。
但普京想要的,远不止卖出能源,他更渴望借助中国的力量,为远东注入发展的“活水”。
俄罗斯深知自身在资金、技术和基建能力上的短板。以黑瞎子岛为代表的合作试点,旨在借鉴中国模式,发展跨境物流、农产品加工等。
俄方承诺由联邦政府直接挂帅,设立“特别通道”为中方投资提供一站式服务,试图用“国家信用”来打消中方顾虑。
这种合作模式的升级,也就是从企业商业行为上升到政府间协议,反映了俄方吸引中国参与的极大诚意和急迫心情。
因此,远东开发对俄罗斯而言,是一场经济上的自救,更是地缘政治上的战略突围。
毫不夸张地说,普京通过“北京-海参崴”的连贯行程向世界宣告:即便在欧洲方向被封锁,俄罗斯依然能在东方打开新局面,绝不会被孤立。
面对俄罗斯递出的“橄榄枝”,对中国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显而易见的,我国能源安全得到进一步巩固,而多条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将使中国能源进口渠道更加多元,价格也可能更优惠。
并且,中国东北获得了振兴的新动能,远东的开发,特别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的利用,相当于为中国东北提供了一个出海口。
通过“陆海联运通道”,东北的货物可以更便捷地运往日韩等国,物流成本大幅降低,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注入开放活力。
而中国的资金、技术和基建能力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从铁路改造到港口建设,从无人驾驶到5G网络,这些都是中国企业的优势领域,若能成功出海,将开辟一片崭新的市场。
然而,潜在的风险和挑战不容忽视。
基础设施和劳动力短板是“硬伤”,要知道,远东地广人稀,人口密度仅每平方公里1.2人,劳动力严重短缺。俄企业目前即便开出高薪也难招到人。
而且,许多地方基础设施极其薄弱,例如黑瞎子岛,至今没有铁路,连基本的光缆都不通,水电等工业用地保障更是无从谈起。这些“硬件”问题的解决非一日之功,需要巨额投入和漫长周期。
并且,俄罗斯历史上在对外合作中曾有“变卦”的记录,这让一些分析人士担忧其政策能否保持长期稳定。虽然当前出于困境而极显诚意,但一旦未来局势缓和或领导层更迭,合作是否会出现变数?
此外,俄方是否真正愿意向中方开放核心领域和足够的管理权限,仍是未知数。普京强调远东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这本身就暗示了其深层的安全顾虑。
再加上在当下的国际形势下,深度参与俄罗斯远东开发,可能会让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因此,对于中国来说,参与远东开发既不能盲目热忱,也不能过分迟疑,需要的是一种冷静而务实的“战略定力”,可以积极投入,但最好采取“由点及面”的策略。
比如,先聚焦于几个条件相对成熟的重点领域,如能源、物流、农业打造示范项目,同时,在合作中应极力推动建立清晰的法律框架和争端解决机制,用规则保障自身利益,让共赢的基础更加牢固。
可以去定的是,远东开发不会一蹴而就,但方向已经明确,步伐正在加快。未来几年,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中俄合作的具体成果在远东地区涌现。
天津广播:2025-09-04:最新 | 普京离开北京
更新时间:2025-09-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