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破防,就算在火星给人类找一条退路,那里还是会被美国祸害

据《环球时报》7月1日报道,硅谷著名风投人彼得·蒂尔在接受专栏作家罗斯·杜塞特的采访时透露,埃隆·马斯克已悄然放弃了他曾经最热衷的梦想之一:火星殖民。

蒂尔在采访中直言,2024年是埃隆不再相信火星的一年。

这一判断并非来自SpaceX的技术受挫,也不是因为火箭爆炸让他退缩,而是源于一次对话带来的意识形态冲击,当马斯克意识到,即使登陆火星,人类社会的问题依旧无法摆脱,他的太空乌托邦信仰彻底崩塌。

蒂尔表示,马斯克曾试图以火星作为重启人类文明的政治避难所,但如今他已认清:火星并非净土,人类的旧病将一路跟随,所以直接破防了。

马斯克

马斯克的火星殖民计划,并不只是航天项目,而是给人类找一条后路,以便在地球毁灭之际,保留人类文明。

长期以来,他反复强调人类必须成为一个多星球物种,这在外界看来是一种理性务实的长远考量:为了防范地球灾难、全球战争或AI失控等极端风险。

但马斯克真正的设想远不止此,他理想中的火星社会,是一个彻底不同于地球现状的新文明。

在那里,没有监管、没有政客、没有政治正确。

他甚至曾暗示,火星应该独立于地球政府,建立属于自己的法律、市场与价值体系。

在马斯克的设想中,火星是科技信仰者的乌托邦,是可以摆脱地球桎梏的最终避风港。

这也是他多年来频繁投入资源、反复强调星舰重要性的原因:他要造的,不只是火箭,而是乌托邦。

马斯克介绍火星计划

真正让他放弃这套想法的,不是技术的失败,而是一次看似平常的交谈。

据蒂尔透露,去年马斯克与谷歌旗下DeepMind首席执行官哈萨比斯在一次讨论中,聊到人工智能和星际旅行哪个更重要。

哈萨比斯回答道:“我的人工智能可以跟着你去火星。”

在马斯克看来,如果AI也能登陆火星,那么作为AI训练产物的地球意识形态,也将一同延续。如果AI代表的“政治正确”也随之而来,那么火星不再是逃离之地,只是旧问题的新舞台。

蒂尔指出,马斯克听完这句话后当场沉默,意识到,自己多年来对太空重启的所有想象,终究只是地球问题的延迟投影。

火星不会是新世界,它只是旧世界的延伸。

到了那时,火星上的制度、科技、价值观仍将受制于美国主导的系统,甚至受限于硅谷那些他最讨厌的同事和理念。

马斯克和特朗普

归根结底,马斯克的放弃,不是出于可重复火箭的困难,不是星舰爆炸后的技术打击,而是信仰的崩溃。

他曾以为,靠技术可以逃出地球,但最终他发现,哪怕飞得再远,终究逃不出人类自身。

他去年积极参与竞选,并带领DOGE,试图扶大厦于将倾,其目的也是想要改造美国,这里面也有一定的理想主义。

这是马斯克选择的两条路,殖民火星的想法不切实际之后,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财力和影响力,在地球上实现自己的“乌托邦式的梦想”——对美国进行系统性改革,如果成功了,他既能拯救美国,又能延续自己的殖民火星的梦想,而非担心这样一个美国跟着人类上火星。

然而,这一条路,也失败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3

标签:科技   火星   祸害   美国   退路   人类   乌托邦   地球   硅谷   技术   火箭   人工智能   政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