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到,燥气生:吃对、睡好、动起来,安稳过秋天!

关注我们

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

秋分

秋分于今日2﹕19 交节。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

平分秋季,阴阳相半。

早晚温差大,凉燥从中生;

饮食宜甘润,穿衣防秋凉。

秋分时节

秋分既意味着当天昼夜平分,又表示平分秋季。秋分过后,降水增加,气温下降;“一场秋雨一场寒”,就是这个时节的特点。民间有“祭秋月,吃秋菜”之说。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培户;三候水始涸。意思是雷声逐渐停止,蛰虫开始封穴,湖泊、河流中的水量变少。

秋分养生

多果少瓜,少辛多酸。

秋分养生的要点是滋阴润燥、消积开胃

01

饮食调养

宜多喝水,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等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等,以滋阴润肺、养阴生津。此时胃病多发,尤其要注意养胃护胃,避免脾胃不适,引发胃病。饮食上要遵循“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可食用一些调理气血、补益胃气的食物和药材,如羊肉、乌鸡、姜、枣、怀山药、黄芪、枸杞子等。

02

起居作息

宜顺应自然界由阳转阴的规律,“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以利阴精收藏。

03

精神调养

要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以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

04

运动健身

秋分时秋高气爽,很适合进行登山或导引,有益于身心健康、增强体质。

节气养生茶

【材料和做法】柚子(带皮)30克,山楂15克,蜂蜜适量,沏水代茶饮。

【宜忌】适合肺燥津伤、干咳连声、气滞食滞的人群,且可解酒;糖尿病患者、孕妇哺乳期女性慎用。

节气灸

【取穴】关元、中脘、太溪、足三里。

【操作】艾条悬灸,交节开始,每天10分钟,连灸3天。

节气歌

一杯养生茶,10分钟节气灸,养阴润燥化食积。

秋凉胃疾渐增多,南瓜煮粥保安康。

重阳登高喊远山,健肺怡情少惆怅。

秋分健身

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

本势通过幅度较大的俯仰腰身来进行“两手攀足”的动作,从而达到健固腰肾、疏通经脉、调理气血、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先天之精藏于肾;腰为肾之府;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其生理功能是藏精、主骨、生髓,为生殖发育之源;肾还主纳气、主水,开窍于耳及两阴,其华在发。

通过“两手攀足”动作,脊柱大幅度前屈后伸,可刺激足少阴肾经。当两掌沿两侧腰部推按腰、臀、腿、足上的经脉及穴位,会对肾、肾上腺、输尿管有良好的牵拉按摩作用,不但可以疏通相应经络的不平之气,还能对相联络的器官/内脏起到调节作用,达到“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理胞宫”的效果。

秋分食谱

01

蛤蜊炖山药

【原料】蛤蜊肉100克,山药100克,黄酒等适量。

【做法】加适量黄酒等调味品,隔水炖熟。

【功效】蛤蜊性味咸寒,能滋阴润燥、利尿消肿,配合山药,可治疗糖尿病。

02

柠檬冰糖汁

【原料】柠檬、冰糖各适量。

【做法】将柠檬绞汁,加适量冰糖饮用。

【功效】柠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钙、磷、铁和B族维生素等,常饮本品,不仅可以白嫩皮肤、消除面部色斑,还能防治动脉硬化。

03

金银花绿豆饮

【原料】绿豆50克,大米15克,金银花15克,碱少许,白糖适量。

【做法】先煎金银花,去渣再入绿豆、大米,再加少许碱煮成粥,加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泻火。

04

胡萝卜粥

【原料】新鲜胡萝卜、粳米各适量。

【做法】将胡萝卜洗净切碎,与粳米同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煮至米开粥稠即可。

【功效】健脾和胃、下气化滞、明目、降压利尿;适用于高血压及消化不良、久痢、夜盲症、小儿骨软骨病、营养不良等人群。

本文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令养生健康手册(2025版)》、人卫健康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康晓杰

校审 | 孙茜

策划 | 王菲菲 崔晨

投稿邮箱:cfpa529@163.com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5

标签:养生   秋分   安稳   秋天   节气   山药   蛤蜊   滋阴   做法   冰糖   功效   柠檬   绿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