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关注、转发分享,接收新鲜有趣故事!谢谢支持!
张叔今年65岁,身子骨算硬朗,但他一直纠结一个事。前阵子体检查出有点骨量减少,隔壁王阿姨说自己每天吃钙片,路都走得稳当多了。张叔心动又有点担心,怕吃钙片会有副作用。他跑去问了社区门诊的老医生,结果医生就跟他说出了一些实话,说完还让他好好琢磨一下到底要不要吃。
真有人吃了钙片更健康?一直都不补钙就一定骨头差吗?钙片到底是好还是坏?医生这番解答,正好说到了很多老人心里去。下面这篇文章,咱们就把吃钙片和不吃钙片的区别说清楚,医生不藏私,劝你别错过。
老年人到了60岁之后,骨密度自然下降。这就像水泥房子的钢筋被慢慢消耗掉,结果显而易见。吃钙片和不吃钙片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
如果说骨密度是一台“人体骨头银行”的存款数,老年人的存款速度变“负数”是常见现象。哈佛大学有项跟踪五年的大型研究,分了两组六十岁老人,一组天天补钙和维生素D,另一组靠日常饮食。五年后坚持吃钙片的老人骨折发生率比普通人组低了大约30%,骨密度下降幅度也明显慢。
不补钙的老人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驼背、骨折。骨头没了钙,像没水泥的砖墙,摔一下就塌。而长期科学补钙能让骨头更“结实”,遇到摔倒风险低。
有个有趣的数据:长期补钙的老人下楼、上街走路时摔倒风险平均降低28%。原因很简单,骨头坚硬、肌肉力量也间接提升,一些人觉得力气更大、步子更稳。不吃钙片且日常饮食钙摄入不足的老人,稍微走快点就感觉腿发软,严重还会骨头疼、晚上抽筋。
吃钙片当然也不是都好。过量补钙可能带来肾结石、软组织钙化甚至影响心脏。有些老人觉得“多吃更壮”,反而让自己背上了肾脏负担。如果你本身有肾脏病或高血钙,千万别盲目补钙。
而仅靠饮食的老人,如果每天牛奶、豆腐、绿色蔬菜摄入其实不达标,血钙水平难免偏低。长时间下来关节更易疼痛、骨关节炎风险高。
说起钙片,真的不是谁都适合。有的老人确实可以光靠饮食补足,比如奶类每天400毫升、豆腐吃够、蔬菜搭配合理,这样的人血钙常年正常。但大部分老人由于肠胃吸收变慢、胃酸分泌减少,只靠吃饭很难保证1200毫克的钙推荐量。咱们再忙,看一眼家里的餐桌,一天真正能吃到多少钙,心里就有数了。
医生建议,60岁以上老人想补钙,最佳方式是每年查查骨密度,缺了就补,该吃还得吃,但不宜盲目长期大剂量服用。
有骨质疏松、慢性疾病比如肾病的老人,补钙一定要和专科医生商量。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一样的剂量,有的药物还会影响钙的吸收和代谢,比如长期用抗酸药、利尿剂的患者,更需要个体化定制。
医生还会提醒,维生素D是“搬运工”,没了它,钙补再多都吸收不进去。推荐多晒太阳或者搭配维生素D一起吃。
日常经验里,有些误区大家总会踩:
上了年纪就天天吃钙片,觉得补越多越好,这种思路其实是错的
只要钙片足够贵或者进口的就肯定好,不一定、关键是适合自己
反过来,也有人觉得钙片都是化学合成的,对身体有害,结果该补的不补,骨头更弱
医生建议:
60岁以上老人每年测一次骨密度,有骨质疏松、骨量减少或日常钙摄入不足的,才建议补钙片
每日钙摄入总量(食物加钙片)控制在1000-1200毫克,超过容易惹麻烦
晚上吃钙片更易被吸收,但要和医生讨论服用时间
搭配维生素D,双管齐下效果更佳
平时注意多吃牛奶、奶酪、豆制品、绿叶蔬菜和杂粮,能吃出来的钙更安全
慢性病、特殊用药、肾脏疾病老人服用钙片要问医生,按需求定量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钙与骨质疏松预防》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3.《骨代谢与老年慢性病的最新进展》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4.《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5.《钙补充剂与骨折风险的Meta分析》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6.《钙摄入量与肾结石发病风险研究》中华内科杂志
更新时间:2025-08-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