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牵着孩子钻进品鉴区,转眼端着健脾轻身饮心满意足地出来;
大爷背着包悠闲踱步,看见脂肪肝门诊,拿票、取号、排队问诊一气呵成;
小姑娘用扇子赶着公鸡气球,笑得眼睛弯成月牙;
年轻女生一边向朋友猛夸菊花茯苓气泡水,一边被耳穴豆疼得表情失控......
老少咸宜,意趣正浓;边走边逛,“沉浸式”收集健康周边。7月5日晚,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西院区内,一场中医药文化夜市正用独特的方式,为泉城市民带来健康新体验。
文化传承需要代际接力,中医药文化正以更年轻的面貌走进生活,打破年龄壁垒。
“这串红彤彤的是辣椒吗?”
“这是鲜枸杞,枸杞是茄科植物,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
这样寓教于乐的场景发生在bambooboo国潮中医馆区,整齐排列的竹编框内,十几种“本草元气仔”玩偶周边摆得满满当当,“有点想要‘参参子’,‘灵小芝’太可爱了!”小孩们排队“拿方取药”,大人们提着药方纸盒,传来许多欢声笑语。
2024年7月12日,山东省首届三伏贴中医药文化夜市开市,45个中医摊位被围得水泄不通,市民争相体验把脉问诊、品尝药膳茶饮。短短3天,近10万市民涌入,其中80%是年轻人。
2025年,中医药文化夜市瞄准“全龄段健康”,参与科室增加到30余个,摊位扩充至70个,健康义诊区、“网红中医”体验区、文创打卡区、中药文化展示区、特色技术体验区六大养生主题区域规划明确,脂肪肝门诊、痛经门诊、祛湿门诊……把脉问诊精准覆盖全生命周期人群需求;“药食同源”体验区等推出美味健康的“明星”食品,古老智慧又一次焕发出时代光彩。
家庭场景激活消费潜力,中医药文化“破土出圈”。
夜市里,“中医养生方剂”一览表立牌前站了许多市民,他们一边拿着代茶饮,一边热火朝天讨论11个经典配方,围成了一个个小型“聊”养圈。
“入夏之后,母亲一直睡得不安稳,加上天气炎热,食欲也有些不振,有什么产品推荐吗?”一位女士询问道。“可以调配一个安神效果的中药香囊,去年我在夜市上买了一个,效果很好。”这样的"养生沙龙"在夜市随处可见,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近年来,公众健康意识普遍提升,现代家庭对养生保健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在都市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传统耗时费力的养生方式往往难以持续。即泡即喝的代茶饮、可随身佩戴的中药香囊、健康美味中药月饼等简单易行的"轻养生"解决方案赢得更多认可。
迎合消费者的这一需求,夜市从中医传统“药食同源”等理念出发,通过挖掘经典古方的现代价值,创新研发出一系列即食、便捷的养生产品,让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健康解决方案。小而精、接地气,拓展了传统中医药的现代表达维度。
“西洋参片是不是越大越好?”
“西洋参好坏,可以从年份、生长环境、加工工艺等判定,你看展示的这些西洋参片……”
在药材辨识区,药师正在教市民辨别贵重中药,一对有养生爱好的老夫妻和专家面对面交流,答疑解惑“零距离”。专家表示,有些养生爱好者会自己购买中药材回家熬煮,但许多中药材真假难辨,通过夜市摆摊,对优质中药材进行集中展示、科普,可避免他们陷入购买误区。中医夜市成了中医课堂,专业知识走出药房、融入市井,中医药才能真正成为百姓生活中的"健康好帮手"。
学生群体贡献新力量,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表达增添新动力。
草本护肤品、养生零食、膏药贴……大学生文创展区,山东中医药大学学子的创意作品格外引人注目。“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制作了多款融入中医药元素的健康产品,"一位正在讲解的学生自豪地指着展台,"比如这款驱蚊膏,有清凉止痒型,也有适合小孩子用的温和舒缓型,今天卖出多件,非常受欢迎。"这些兼具实用性和文化内涵的创意产品,不仅成为校园里的时尚单品,更是同学们走亲访友时必备的“伴手礼”。
学生群体是中医药文化全龄段运营模式的重点参与群体之一,发挥学生在产品研发中的创新实践能力,已成为宣传中医药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中药的兴趣的必备途径。学生们亲手采摘中药材、了解和辨别药用植物、制作成可售卖的成品。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便有了更坚实的根基,中医夜市的魅力更加接地气。
全龄段运营模式,本质上是用"中医药+"重构社区关系:既让千年智慧获得现代表达,又使健康服务从医疗场景渗透到生活场景。当三代人能在同一个夜市各得其所时,中医药文化的活态传承便真正实现了。
(大众新闻记者 黄鑫 周欣怡 策划 李丽)
更新时间:2025-07-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