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山看客
编辑|墨山看客
3000亿关税进账,看上去像是特朗普给美国财政打了一针强心剂。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企业在吃亏,消费者在掏腰包,美联储则陷入“要不要降息”的左右为难。财政部笑了,市场却皱眉了。
一场关税战换来了3000亿美元的收入,但丢的东西却远远要比3000亿美元要多,在这种情况之下,美国又将面临怎样的情况呢?
美国财长贝森特最近放话:2025年的关税收入预计将远超3000亿美元。听起来像是特朗普政府打出的一张王牌,尤其是在美国国债高达37万亿美元、财政压力山大的背景下,这笔额外进账无疑成了香饽饽。
钱从哪儿来?主要是从两轮关税行动中收割的。第一轮从4月9日启动,给多数贸易伙伴头上加了10%的关税,短短三个月就进账1000亿。第二轮力度更大,税率更狠,靶子瞄得更准,对中国、巴西和印度的商品“下手”,对巴西和印度的关税直接翻倍到50%。这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精准收割。
这笔钱要怎么花?贝森特说得很清楚:优先用来还债。联邦债务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光是利息支出就逼近1万亿美元。虽然也提过要拿出一小部分用来补贴普通民众,但现实是,债务问题更紧迫。
可问题也来了。关税听上去像是“外国人掏钱”,但真相是,进口商品的成本最后都摊到了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头上。也就是说,3000亿收入的背后,其实是普通美国人多付的钱。批评者指出,这种“左手进,右手出”的操作,财政部是赚了,但老百姓真没占到便宜。企业叫苦连天,老百姓的钱包正被掏空
特朗普政府的算盘打得响,但企业界听了却直皱眉。关税一上去,进货成本直线上升。结果就是:不是砍利润,就是涨价,常规操作两条路,选哪个都不讨好。
像家得宝这样的大型家居连锁,已经因为部分产品涨价,导致第二季度业绩不如预期。通用汽车则更加直白,全年预计要多掏40亿到50亿美元来应对关税成本。丰田也不好过,4到6月利润直接下滑了37%。企业自己扛不住,就只能转嫁,谁来接盘?消费者。
再看看通胀数据:7月核心CPI同比涨到了2.9%,有些机构甚至估算是3.1%。PPI也在往上蹿,说明生产端成本传导到消费端的速度在加快。就连我们天天穿的衣服、鞋子也不放过——服装上涨0.4%,鞋子更狠,预计涨39%。家电更是涨了近2%。这些涨幅看上去不吓人,但叠加起来就是沉甸甸的生活负担。
耶鲁大学一项研究给出了一组扎心的数据:光是这些关税政策,短期内就让美国家庭的物价上涨了1.8%,相当于平均每户少了2400美元的可支配收入。虽然白宫一直强调这是为了保护制造业、创造就业,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听起来像是“先交保护费,再等着看有没有工作”。
经济数据一出,美联储的压力就来了。7月的非农就业数据让人一头雾水,不仅远低于预期,前两个月的数据还被大幅下修了25万个岗位。
失业率也在往上走,就业市场明显降温。更糟的是,劳动参与率已经降到了2022年底以来的最低点。这种情况下,降息的呼声自然越来越高。
财长贝森特明确表示,美联储应该降息150到175个基点。特朗普更夸张,直接喊出降300个基点的口号。他的理由也很“实际”:利率每升一个点,政府的利息支出就多出3600亿美元,降息相当于国家“节能减排”。
但美联储内部可没这么统一。在7月的FOMC会议上,9票支持维持利率不变,2票反对,分歧不小。理事鲍曼和沃勒是公开支持降息的,理由很简单:就业市场已经撑不住了。
但另一派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他们看到的是通胀数据在抬头,尤其是关税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如果这时候贸然降息,可能会让CPI脱缰,偏离2%的目标越来越远。
更棘手的是政治压力。特朗普不仅公开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还动手解雇了劳工统计局局长,试图通过提名鸽派理事米兰来左右决策。如果特朗普团队真能全面掌控美联储理事会,未来降息节奏恐怕会像过山车一样下滑。
市场怎么看?目前的预期是,美联储9月18日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接近85%,但降50个基点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也就是说,市场已经做好降息的准备,但不指望它太猛。关键还是看后续数据,尤其是关税是否继续推高通胀。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短期内确实带来了不小的财政收入,看起来像是“外交税带动内循环”。但长期来看,企业在叫苦,消费者在埋单,美联储则在进退两难中艰难前行。
贝森特口中所谓的“中美非常好的对话”,以及11月可能的会晤,或许能为局势带来些许缓和。但别忘了,24%的附加关税暂缓期将在11月底到期,真正的“算总账”还在后头。
美联储的选择不仅关乎美国经济,更牵动着全球市场的神经。在“全球去美元化”趋势渐起的当下,每一次利率决策,都可能成为多米诺骨牌,引发连锁反应。
9月的利率决议、杰克逊霍尔年会上的讲话,都将成为观察美联储方向的风向标。但眼下最现实的问题是:一个靠加税赚钱的国家,能撑得起一个靠消费驱动的经济吗?这个问号,恐怕要留给市场慢慢解答。
但从现在的整体情况来看,市场已经不吃这一套了,美国民众也不愿意为特朗普的个人行为买单,这么一来,经济受挫的概率只会变得更大,这对于美国市场可不是什么好事。
参考资料
中华网——美国今年关税收入将远超3000亿美元?美国财长: 首要任务还债,优先偿还国债
更新时间:2025-08-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