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信号浮现,市场风向正在转变。
国庆长假结束后,A股市场再度迎来关键节点。截至节前,上证指数仍在4000点下方震荡徘徊,这个整数关口如同多空分水岭,牵动着无数投资者的心。
根据最新数据,超六成私募机构选择重仓乃至满仓过节,对节后市场表现出强烈信心。市场情绪看似回暖,但上证指数能否成功突破4000点,仍取决于三大关键逻辑。
一、政策与盈利的共振效应
政策利好与企业盈利改善的共振效应,是推动指数上行的核心动力。
当前宏观政策环境持续宽松,美联储降息周期已经开启,市场预期年内还有50个基点的降息空间,全球流动性转向宽松为A股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国内政策工具箱也频频开启,从消费贷款贴息到中长期资金入市,从特别国债投向科技升级到“反内卷”政策推动盈利改善,一系列措施都在提振市场信心。
但政策效果需要得到企业盈利数据的验证。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0.4%,结束了之前的负增长,企业盈利拐点初步显现。
如果这一趋势能在三季报中得到延续,将大大增强市场上行动力。反之,如果政策落地效果或企业盈利改善不及预期,4000点的突破将缺乏坚实基础。
二、量能配合与资金流向
成交量能与增量资金的配合,是突破4000点技术阻力的必要条件。
回顾7月份,上证指数围绕3500点震荡时,两市日均成交额仅1.4-1.5万亿元,远低于2024年底的1.8-2万亿元水平。量能不足直接制约了指数的突破力度。
当前市场情况已有改善,节前市场成交额曾冲上2.2万亿元,显示出一定的资金回流迹象。
从资金结构看,六成以上私募机构保持重仓操作,62.5%的私募认为节后市场风格将更趋均衡,科技成长与价值蓝筹可能轮番表现。
同时,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落地,北向资金等外资回流可能性增大,有望进一步推升指数。
要实现4000点的有效突破,两市成交额需稳定在1.6万亿元以上,并且需要有持续的增量资金入场,而非存量资金的博弈。
三、市场主线的清晰度与持续性
清晰且有持续性的市场主线,是聚集人气、推动指数上行的关键。
从目前机构观点来看,科技成长与低估值蓝筹可能形成双主线驱动。近六成私募机构看好AI、半导体、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创新药等科技板块。
同时,低估值资源与非银金融板块也受到关注。如节前资源股集体暴动,锡业股份等强势涨停;非银金融板块悄然走强,华泰证券、中信创投等低估值标的获资金布局。
市场主线的清晰度和持续性将直接影响上涨动能。如果节后能形成明确的主线,并带动赚钱效应扩散,将吸引更多场外资金入场,推动指数突破4000点关口。
反之,如果热点杂乱且轮动过快,市场将难以形成合力,4000点的突破也就难以实现。
历史数据显示,近十年国庆后5个交易日沪指上涨概率超60%,但今年能否突破4000点,投资者可密切关注三大信号:政策与盈利能否形成共振、量能是否持续放大、市场主线是否清晰。
市场总是在犹豫中上涨,在乐观中见顶。在目前点位,保持谨慎乐观,关注业绩主线与成交量变化,或许是最佳策略。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如果枫叶的分享对您有帮助,别忘了点赞➕关注哦~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您的点赞是枫叶持续分享的动力
更新时间:2025-10-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