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企业”不该是西贝们的“免死金牌”

有人说西贝是民族餐饮企业,不能就这么倒下,餐饮行业,这两年真的已经很难了。网络大V最初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仅凭自己吃了一顿饭的口感,就在社交平台上宣扬西贝采用了预制菜,让西贝陷入自证清白的泥潭,这算不算破坏营商环境?

首先,本人也吃过西贝,作为消费者,反感的不是预制菜,而是“花现做的钱吃预制的菜”,还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不要挑战公众认知,国家规定的预制菜定义跟老百姓的理解不是一回事,后厨的预加工,如一大锅肉炖好,客人点了一盘盘盛出来加热上桌,餐厅认为这绝对不叫预制菜,而消费者凡不是现炒的就是预制,即罗永浩说的“能吃出这么浓浓的隔夜菜的味儿”。

“民族企业”不是“免死金牌

民族企业更得争气,才对得起这名号。大家为啥支持你?是因为信得过你、觉得你值。不能一边收着现炒菜的钱,一边偷偷用加热包,回头还说“行业都难,多体谅”,这不成道德绑架了嘛。信任这玩意儿,砸了再想补,那可难了。

行业难,更得走正道。

餐饮这几年是不容易,但越难越得守住底线。“难”不是降低标准的借口。别的店明厨亮灶、真材实料,凭啥你玩猫腻还能被捧着?这对那些老实经营的馆子公平吗?保护一个“做错了”的企业,才是对整个行业最大的伤害。

消费者不是“冤大头”

大家出去吃顿饭,花一百多块钱,求的就是个开心、舒服。钱是我辛辛苦苦赚的,凭啥不能要求货真价实? 现在不是没得选,好吃又实惠的店多了去了。别老想着让消费者为企业的“困难”买单,企业得自己争气。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这招不灵了,动不动就把“行业艰难”、“民族企业”搬出来说事,一次两次大家还同情,总这么说就腻了。大家不同情“哭穷”的,只尊重“做好”的。 真有困难,你坦诚说出来,大家还能帮你出出主意;要是想靠这个来堵大家的嘴,那只会让人更反感。

别被“大帽子”唬住。 啥“民族企业”、“就业大户”,这些都不是它做不好一道菜的理由。菜做得好吃、服务到位,才是硬道理。

市场不同情弱者,市场只相信产品。 能把菜做好、让顾客心甘情愿掏钱的店,不用喊“不能倒”,它也倒不了。反之,喊破喉咙也没用。

企业活下去,最终靠的是好产品、好服务,而不是大家的“同情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6

标签:美食   金牌   民族   企业   消费者   行业   争气   反感   好吃   困难   冤大头   大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