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情到人生,香港知名情感作家张小娴在南山书房对话读者

8月17日下午

由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

南山图书馆承办的

“南山有约”名人名家讲座活动

特别邀请到了香港知名情感作家

张小娴

做客南山书房·弘毅阁

与读者展开一场关于自我成长

与情感智慧的深度对话



#01 深圳印象:

重现香港旧日活力


活动伊始,张小娴分享了对深圳和南山的印象,她的眼中闪烁着赞叹的光芒。她说如今的深圳让她感受到了一种比肩甚至超越香港黄金时期的蓬勃朝气,即便是凌晨时分,街道依然灯火通明。特别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南山区浓厚的文化氛围,随处可见学习和读书的人们。这流露出一位文化工作者对深圳精神气质的敏锐洞察和深刻理解。



主持人:

您经常来深圳吗?请您谈一谈对深圳的感受,在深圳有沒有让您印象深刻的记忆或人呢?

张小娴:

深圳是一个很有活力的城市,我昨天晚上出去吃饭,有很多人,很热闹,香港以前有很多夜生活,现在晚上9点钟很安静,很多人都说晚上香港没有夜生活,好像香港怎么变成这样,但是我过来深圳像我小时候的香港一样,那种夜生活重新回来了,给我的感受很不一样,是很热闹的感觉



#02 新书解析:

爱自己是终身成长的开始



《喜欢自己就够了》是张小娴暌违数年后的“清醒短句集”,从她多年来的微博、小说、散文中精选出犀利金句,该书形式上同样适应了快节奏生活,装帧小巧精美,定位为碎片化时代“通勤看三分钟缓解焦虑,睡前看五页自我疗愈”的情绪急救包。



谈到书名立意,她强调:"爱自己不是变得自私,而是懂得珍惜并提升自己。每个人心里都有无法填满的黑洞,喜欢自己是个需要练习的过程。"


主持人:

您过去以长篇小说和散文著称,为何还选择以“清醒短句集”的形式推出《喜欢自己就够了》?这种碎片化表达是否回应了当代人焦虑的阅读需求?您为什么会选择这句话來作为新书的书名呢?

张小娴:

今天的读者大部分都是女孩子,我的读者里面也有男孩子,这几年我在网上看到比如说微博、小红书以及自己认识的朋友,越来越多的人都提到要怎么爱自己,怎么做自己,比如说你在小红书也可以看到这个内容,有很多人提这个话题。我想表达的是,爱自己或者喜欢自己不是变得很自私的人,因为很多人觉得我自己是最重要的,我要表达的不是这个意思,对我来说爱自己或者做自己、喜欢自己不是这样,而是你要懂得珍惜自己,优化自己和提升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03 创作进化:

从"为爱疯狂"到"清醒悦己"


当被问及从《面包树上的女人》到如今创作风格的变化,张小娴坦言:“30年过去,我和读者都在成长。现在的女性更明白爱情不是人生唯一追求,但依然需要保持对爱的信念。”她以珠宝设计师朋友的经历为例,说明女性如何在安稳生活与梦想间做出勇敢选择。



主持人:

从《面包树上的女人》到《喜欢自己就够了》这本书,您笔下的女性从“为爱痴狂”转向“优先悦己”。这种变化是您个人感悟的折射,这是对新时代女性所面临困扰的观察?

张小娴:

《面包树上的女人》到今年已经30周年,已经过了30年,我也不是30年前的我,那是我最初的我,我从那里开始的,那是曾经的我,但是30年你对人生、世界、爱情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当然小说是虚构的,但是写的是你真实的感受,我一直在变化,我的改变和外面的世界也有密切的关系,比如说以前的女孩子为爱疯狂,我愿意为一个人付出很多,付出到认不出来我自己,我觉得爱情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但是这几年很明显的变化,很多人觉得我自己很重要,爱情不是人生唯一的追求,但是我还是很相信爱情的,只是你在谈恋爱的时候要知道,一个人疯狂没关系,但是你知道什么时候你要清醒。

主持人:

这种变化是和时代的变化有关?还是和年龄或者时间有关?

张小娴:

我觉得都有关,首先是你的年龄,你15岁和你58岁的爱情可能不一样,而且你的人生经历也不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没办法脱离这个时代,因为你始终要生活,比如说你和你的生活摆脱不了,我印象中很多女孩子比如说她20几岁的时候,她开始觉得要有自己的房子,自己买了房子,自己养一些宠物,她不需要男人,但是30年前她可能觉得要有男人才有归属感,一个女人受的教育越来越多,她经济独立的话,她对爱情的追求还是有的,但是她不会像以前为了爱什么都可以牺牲,当然和时代有很大的关系。



#04 时代焦虑:

容貌、年龄与自我接纳


针对当代普遍存在的年龄、容貌、经济等各方面的焦虑,张小娴以自身经历启发读者朋友:“我们总在羡慕别人拥有的,却不知道别人也在羡慕我们。小时候我因头发太多被嘲笑,现在反而成为被羡慕的对象。”她建议读者培养“智慧的善良”:“善良若无底线就是愚蠢,喜欢自己需要设立边界。”



主持人:

书中批判年龄焦虑等现象,是因为有哪些现实案例或读者回馈促使您聚焦这些议题?

张小娴:

我之前写过一个短的文章,有一个大龄女青年没有结婚的焦虑,有段时间很流行容貌焦虑,但是现在大家又没有说容貌焦虑,我觉得人生有各种各样的焦虑,但是你焦虑之后,你会变老,你焦虑你的容貌,做很多事情,到头来可能还是伤害你的容貌,或者你焦虑你的感情不安稳,我以一个过来人身份来说,如果一个感情让你有焦虑,它最终还是会失去的,所以我觉得焦虑没意思。


面对亲密关系中的精神控制和规训,张小娴表示与其在有毒关系中承受漫长的精神损耗,不如勇敢选择及时止损的断舍离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更要多欣赏他人,构建真正健康平等的人际关系。



#05 人生哲学:

人生智慧在于平衡和弹性


保持平衡和弹性,既懂得取舍又保持开放的人生态度是张小娴在岁月沉淀中淬炼出的生命智慧。张小娴认为爱情本应疯狂,我们大可以纵身跃入那份令人目眩神迷的充盈感中,甚至暂时沉醉于它的虚幻之美,但要在该清醒时清醒,心中始终守着一道不可逾越的底线。人应当清醒,但不需要十分清醒,过于清醒可能引发痛苦,例如分手时给自己预设3次挽留机会。



主持人:

您在书中提到“人太清醒,把身边人看得太清楚就会有痛苦”,但清醒又是自爱的起点。作为公认的“清醒者”,您如何与这种矛盾共处?

张小娴:

我也有很感性的时候,我觉得我最大的问题是很清醒,我是一个很清醒的人,我有时候觉得自己不够浪漫,我不会为了一段爱情很难受,我还是会一如既往,我给自己一个限期,我觉得够了,比如说分手的时候我要挽留他3次,他不愿意就算了,所有事情都有一个底线,对朋友、家人、自己也要有一个底线,对家人也是,可能你觉得他不断要你付出很多,你是不是没有底线?我们说你要善良,但是你没有智慧的善良就是愚蠢,所以人不要愚蠢,我每天都希望自己再聪明一些就好了,但是现在你会觉得聪明还是不够好的,我希望自己多一点智慧,人生每个阶段都不一样,很难说现在的我和20岁的我肯定不一样,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个阶段,你经过的事情都是你人生的历练。


人应该自律,但自律不代表过于自我苛责。快节奏、内耗严重的时代,要允许适当躺平和休息,但要知道何时站起来继续奋斗,即将步入老年的张小娴回顾自己一生不禁感慨光阴似箭,不要浪费难得的机遇,勇于克服惧怕改变的惰性,用责任感和毅力逼迫自己向前。


主持人:

我们能理解我们要很清醒和智慧,偶尔可以装不清醒?

张小娴:

可以,我有时候也很不清醒,书里也有提到人生的几分清醒,不想清醒的时候可以允许自己不清醒,但是要有一个底线,而且要有一个期限,我以前有些同事失恋,她做事也做不好了,我也说没关系,但是我给你一个月的时间,有些女孩子很厉害,她失恋以后会痛哭,但是一个礼拜之后就没事了,我允许有失恋的假期,大家都是人,不是AI机器人,不是没有感情的。


张小娴诠释道:为了身心健康,我们要为生活和工作要做减法,勇敢拒绝无效社交和外界的不当要求。但也要做加法,主动拓展认知边界,例如学会理解自己不曾接受的观念,尝试读一些未曾涉猎的领域的书。


#06 定个小目标:

成为更好的作家


张小娴在谈及作家社会责任时强调,在流量至上的时代,作家需要在个人能力与兴趣间寻求平衡。她婉拒众多综艺邀约,认为作家最珍贵的价值在于对普通人生活的真实洞察,而这种洞察首先源于保持真实自然的生活状态。谈及创作秘诀,她表示自己过着简单纯粹的生活,拒绝无效社交,认为好文字依赖的是敏锐观察力和良好的记忆力,而非复杂的人际关系。为持续创作,她选择入驻小红书平台,这既是尝试新鲜事物的乐趣,更是滋养创作的新方式。



主持人:

我们了解到,您极少参加综艺,保持低调。这种选择是否源于书中“不必让所有人喜欢我”的态度?如何平衡作家社会责任感与自我保护?

张小娴:

和书有关的,我都有兴趣去做,但是有些我有兴趣的,也没有人找我去做,比如说没人找我做歌唱比赛的评委,他们不可能找我,我也不擅长唱歌,我唱歌走音,很多事情都没办法去做。所我觉得和书有关的,我比较有兴趣,也很乐意去做,有时候也是一种选择,你觉得能够做得到的,你就自己去做,我也不可能做乘风破浪的姐姐,也不适合我,他们也没有找我,有时候看看综艺节目,我的港普可能做节目不太好。


在互动环节,张小娴尽显幽默风趣和智慧,巧妙回应了主持人和读者们的犀利提问,引发现场欢笑不断。在被要求用三件物品形容现在的自己时,她给出了自己的回答:苹果(象征健康的身体)、书(代表安静、充盈和智慧)以及乒乓球拍(内心深处的另一份可能)。她笑称自己更像是外科医生,用文字切除恋爱脑。张小娴用粤语声情并茂朗读了新书片段,母语的韵律让文字更添感染力。




现场读者从各地冒雨来到南山书房,一位读者动情地表示张小娴的书陪伴她走过了从17岁到30岁的人生重要阶段,“文字的力量有时是身边人无法代替的”。 张小娴也分享了与读者间的温馨故事:一位澳洲读者失恋后读到《面包树上的女人》,深受触动,专程前往斐济等地寻找面包树。当被问及最喜欢人生哪个阶段时,张小娴表示虽然怀念童年懵懂无忧无虑的时光,但人生是起伏的,更珍视现在的自己,例如自己从前爱生气,现在能更好地控制情绪。



今日分享会尾声,窗外南山细雨如诗。微风轻拂间,荔香公园的草木清香悄然漫入书房,为这场周末午后之约平添几分诗意。这般恬淡氛围,恰似张小娴笔下那些温柔而有力量的文字,在润物无声中给予每位读者心灵的慰藉。离场时,大家带着若有所思的神情,在这细雨微风中,似乎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生活答案。


来源 | 南山图书馆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本文部分图片或来自于网络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9

标签:美文   香港   书房   南山   知名   作家   读者   人生   情感   爱情   清醒   焦虑   深圳   智慧   主持人   容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