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双节假期余额已不足,转眼就要收工。不少人还没从吃喝玩乐中缓过神,殊不知牙齿早已因假期的“放纵”悄悄“闹情绪”。若忽视这些小信号,可能会让口腔问题越拖越严重。
牙齿“节后综合症”的3个典型表现
01牙龈红肿、一刷就出血
假期火锅、烧烤、甜食轮番上阵,若饭后懒得清洁,食物残渣会在牙缝里滋生牙菌斑,反复刺激牙龈,导致刷牙、啃苹果时牙龈“见红”。
02牙齿变“玻璃心”,冷热都怕
冰奶茶配热火锅;睡前吃巧克力、月饼;冷热交替的饮食加甜食侵蚀,会慢慢磨损牙釉质,让牙齿变得敏感,喝口温水都觉得酸痛。
03智齿突然肿痛,连饭都嚼不了
熬夜、吃辛辣食物会降低免疫力,原本“安分”的智齿可能突然发炎,牙龈肿成“小肉包”,严重时连张嘴都疼。
4步快速帮牙齿“回血”
重启严格清洁模式
每天早晚用含氟牙膏认真刷够3分钟(记得刷舌苔),饭后用牙线或冲牙器清理牙缝,每周用1-2次牙间刷,把“藏起来”的食物残渣彻底清走。
给牙齿“清淡饮食”
暂时戒掉碳酸饮料、糖果、酸水果,避免用牙齿咬坚果壳、开酒瓶;多吃牛奶、豆腐、西兰花等含钙和维生素的食物,帮牙釉质“补营养”。
敏感牙齿先“养一养”
换成抗敏感牙膏,刷牙时力度轻一点,暂时别吃冰的、烫的食物,让牙齿慢慢恢复“抵抗力”
疼超过3天,别硬扛
若牙龈出血、智齿肿痛没缓解,或牙齿出现咬合痛,一定要及时去看口腔医生,早处理能避免问题加重(比如龋齿拖成牙髓炎)
其实牙齿的“节后不适”,都是假期不良习惯的“小预警”。及时调整护理方式,才能让牙齿快速回归健康,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麻烦。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其中涉及相关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本平台会及时做出处理。
供稿:口腔综合科
审核:李婷婷
编辑:宣传科
更新时间:2025-10-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