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中国间谍”后,泽连斯基再放大招:对中俄伊企业下黑手

2025年7月,乌克兰政坛掀起新一轮风暴。仅用一份名单,泽连斯基让53家国际企业站上风口浪尖,其中中国企业再度成为焦点。全球贸易、地缘安全、能源链与稀土供应,全部搅在一起。国际社会的神经,骤然紧绷。

一纸令下,全球关注

7月29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字生效“欧盟第18轮对俄制裁同步令”,53家来自中、俄、伊等国的企业、个人被列入制裁。乌方单独点名5家中国企业,理由直指“援俄”。乌克兰国家安全局更在月初高调宣布逮捕2名“中国间谍”,称其涉嫌窃取“海王星”导弹机密。

有意思的是,根据2025年7月World Bank和联合国贸易统计,中国依然是乌克兰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乌克兰对华出口顺差高达41.5亿美元。制裁名单一出,乌克兰商界哗然。乌政府此举,是否在自断经济血脉?

乌方理由不止于经济。乌克兰议会外交委员会主席直接宣称,乌克兰对华态度已由“调停期待”转为“军事对立”。乌方指控,俄罗斯武器系统中多达60%的外国零部件来自中国。这一数据虽然缺乏第三方独立验证,却在乌克兰和西方媒体中广泛流传。乌方还称相关中国企业与“俄罗斯影子油轮船队”“军用稀土供应链”有关。乌克兰国内外的疑虑与争议,瞬间发酵至顶点。

稀土、能源、无人机

俄乌冲突进入第三年,西方对俄罗斯实施的能源禁令未能阻断俄方出口。数据显示,俄罗斯2025年上半年对亚洲能源出口同比增长12.7%。中国和印度成为俄能源的两大买家。乌克兰官方认为,中国企业深度参与“俄罗斯影子油轮舰队”,协助俄方绕开西方制裁。

稀土成为另一条战线。中国占全球稀土供应80%。2025年5月,美国商务部发布警告:“全球武器产能瓶颈直接受制于中国稀土出口政策。”乌克兰指控,中国企业为俄罗斯军工体系稳定供应稀土。但美国国防部和欧盟委员会多次在报告中承认,西方自身稀土产能无法短期补足,短板短期难解。特朗普在6月中旬的中美经贸磋商中明确向中国提出,希望缓解稀土出口限制。

在无人机领域,乌克兰市场早已失去大疆等中企直接供货。早在2023年,大疆宣布暂停对俄乌两国的全部出口。乌克兰军方却依然在战场上频繁使用中国制造的改装无人机。多位军事专家指出,这些无人机多为第三方渠道或走私所得,实际与中企直接贸易无关。乌克兰将这些企业列入制裁名单,更像是一场政治表态。

内忧外患,泽连斯基的“豪赌”

乌克兰三年战火未息,国内经济持续下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显示,2025年乌克兰GDP同比下降4.1%,通胀率突破18%。民众对政府“不作为”与腐败的批评不断高涨。议会削弱反腐机构权力的修法,引发全国抗议。乌军兵源紧张,战线压力巨大。

这一背景下,泽连斯基的制裁动作被多方解读为“转移矛盾”的策略。自7月以来,关于乌军前总司令扎卢日内“被推举为新总统”的传闻甚嚣尘上。部分西方媒体爆料,泽连斯基甚至面临“被流放”的政治危机。乌克兰国内游行示威频发,社会动荡加剧。

有分析认为,泽连斯基此举还存在“投名状”属性。特朗普重启对乌军援,但态度趋于谨慎。乌克兰希望通过“反华”行动,向美国和欧盟证明自己“值得投资”。西方内部对此亦有分歧——在稀土、能源供应链上,西方高度依赖中国。若乌克兰因制裁动作“伤及池鱼”,美欧恐难以平衡对华对乌双重利益。

俄乌边境封锁与中国反制

7月末,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宣布,自8月1日起关闭俄乌边境20个口岸,包括7个铁路枢纽和13个公路通道。俄罗斯官方声明,这一举动旨在“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战略利益”。俄方正加快能源出口“东移”,与中国、印度、朝鲜等国深化能源与军工合作。俄罗斯2025年上半年对亚洲能源出口总额已接近2022年全年总量。

中国外交部在7月底针对乌克兰制裁作出强硬表态。发言人郭嘉昆指出,乌克兰制裁无国际法依据,未获安理会授权。中方要求乌方“立即纠错”,并称将“坚决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多家权威智库认为,如果乌方继续推进制裁措施,中国完全有能力通过冻结乌方在华资产、限制关键商品出口等手段实施反制。全球市场高度关注中乌贸易关系的走向。

乌克兰经济专家坦言,失去中国这一最大贸易伙伴,将给本国经济造成“不可逆”的重创。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乌克兰对华出口下降23.4%。乌克兰重建所需资金高达4000亿美元,国际市场能同时提供资金、技术与劳动力的,仅有中国具备这一能力。乌克兰国内甚至出现了“重新评估对华政策”的呼声。

战局、舆论、国际关系

俄军在东线发起夏季攻势。红军村等战略要地相继被攻下,乌军防线压力陡增。俄乌前线的胶着与后方的内乱,令乌克兰政局变数陡增。国际社会对乌克兰的同情逐步消减。亚非拉国家在联合国相关议题上投票时已明显减少对乌的支持。

乌克兰国内外对“中国间谍”事件和“援俄制裁”话题的热度居高不下。乌方缺乏有力证据,连续多次炒作“中国雇佣兵”、“中国军品”传闻,均被多国媒体质疑。欧盟委员会相关部门在7月下旬发布声明,呼吁乌克兰“保持理性、避免误判”,强调“乌中经贸关系对地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国会多名议员公开表示,乌克兰在稀土、能源问题上应慎用制裁手段,避免影响美欧与中国的战略合作。特朗普政府正在重新评估对乌政策,强调“以美国利益为中心”。有消息称,美方已通过外交渠道向乌方表达关切。

参考资料:外交部:中方敦促乌方立即纠正错误,消除负面影响

2025-07-28 15:38·环球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4

标签:财经   黑手   间谍   中国   企业   乌克兰   稀土   俄罗斯   能源   中国企业   无人机   贸易   欧盟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