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校地合作与文化赋能实践,5月11日,山西大同大学云冈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牛翠珍教授率学生团队,走进灵丘县东河南村“童心港湾”,开展“历史・文化・旅游”主题科普活动。此次活动由山西大同大学旅游管理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文化遗产学系与东河南村联合主办,作为首都师大“考古与文化遗产月”及“挑战杯”实践项目的延伸,以“文旅课堂”形式为乡村留守儿童打开家乡文化的窗口。
活动中,山西大同大学2023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卢锦阳、白晋旭分别带来“时光机冒险队 解锁历史魔法书”“千年古邑——灵丘的历史与文旅探索”趣味课程。卢锦阳以云冈石窟、悬空寺等文化符号为切入点,结合胡服骑射、昭君出塞等历史故事,通过非遗技艺相关影像展示,让抽象的文化遗产转化为贴近生活的具象场景。白晋旭则通过图文课件和互动问答,带领孩子们探索灵丘的红色记忆与文旅资源,鼓励大家成为“家乡文化小代言人”。首都师范大学师生通过腾讯会议线上观摩,两地学子跨越空间共赴文化之约。
活动期间,东河南村党支部书记王东升带领师生们参观县级非遗手工工艺灯车间与乡村数字治理系统。在非遗车间,传承百年的手工花灯技艺与现代文创设计的融合实践,展现了传统工艺的创新生命力;数字治理系统展示区则通过数据平台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优化民生服务的案例,呈现了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牛翠珍教授表示,此次合作是校地资源互补的有益尝试,带领学生将课堂延伸至田间地头,既是落实“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教育理念,也为乡村文化资源活化提供专业支持。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相关负责人通过线上连线指出,跨校协作打破地域界限,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教育振兴搭建了共享平台。
此次活动不仅为乡村儿童种下热爱家乡的文化种子,更探索出“高校智力支撑+乡村实践场景”的振兴模式。校地双方以文旅科普为纽带,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教育深度融合,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新动能。(邓花)
更新时间:2025-05-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