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挽留,美国不收留,被夹在中间的李嘉诚,终于玩不转了!

97岁的李嘉诚自从传出卖港口给美国,就像是捅了马蜂窝,引发众怒。

在李嘉诚的这一“猪油蒙心”举动后,李家似乎走上下坡路。

儿子被踢出香港特首顾问团,集团又爆出黑料风雨飘摇。

就连本该签约的美国在关键时刻也已抛下李嘉诚,“中国不挽留,美国不收留”,被夹在中间的李嘉诚,终于玩不转了!

巴拿马运河虽说只有80多公里长,却如一条黄金水道,牢牢掌控着全球6%的海运贸易量。

每年,约1.4万艘船只穿梭其间,维系着全球供应链的运转。

而对于中国来说,这条水道更是不折不扣的经济命脉—中国外贸的21%都依赖于此运输。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香港富豪李嘉诚旗下长和集团却在3月份的时候打算将43个全球港口资产以228亿美元出售给美国贝莱德财团。

在这43个待售的港口资产中,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是讨论最多的。

因为这两座港口并非普通的货运码头,它们拥有直到2047年的特许经营权,掌控着船进出运河。

任何船只想要进入或驶出巴拿马运河,都绕不开这两座港口,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一旦这些落入美国资本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想象一下,若满载大豆的货轮因“调度问题”滞港,国内的粮食供应可能会受到影响。

若运输石油的船只被收取天价费用,能源成本的上涨将会导致各行各业都出现问题。

所以这场交易的消息一经传出,便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

很多网友都觉得李嘉诚临老了反而栽钱眼子里了,心里没有祖国,骂他利欲熏心。

香港《大公报》也是紧跟着发声,连发多篇言论,言辞犀利地斥责该交易“漠视国家利益”,让他赶紧停止交易。

3月13日,国务院港澳办官网罕见转载了其中一篇题为《莫天真勿糊涂》的评论,这一举动无疑向外界释放了重要信号,表明了对该交易的高度关注。

随着事件的发酵,中方的态度也是愈发明确和坚决。

3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直接发布公告,宣布对该港口交易进行审查。

这一审查公告如同一记重拳,立竿见影,4月2日原定的签约仪式应声推迟。

而在香港本地,事件也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6月27日,李泽钜突遭香港特首顾问团除名,而这些成员中,也只有李泽钜没有续任。

所以不少人都觉得,李泽钜这是被自己父亲给连累了,毕竟在国家战略利益面前,任何个体或企业的商业行为都不应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

中方这边是态度已经很明确了,李嘉诚就只能寄希望于美国方面,可没想到现在他两边都走不通。

事实上,贝莱德财团本来是计划通过意大利船王家族这一中间力量,间接实现对巴拿马港口的控制。

这一操作手法本想借助第三方的身份降低直接介入可能引发的争议,但中国方面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对全球港口布局的深入了解,识破了这一潜在的控制权转移企图。

在多方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贝莱德财团最终不得不做出妥协,接受中企参与到巴拿马港口的相关事务中,这无疑打乱了其最初的全盘计划。

与此同时,来自美国国内的质疑声也不断涌现。

美国参议院对贝莱德财团接手相关资产的行为提出了疑问,核心焦点在于“为什么要接手中国的旧资产”。

这种质疑进一步增加了贝莱德财团推进交易的阻力,雪上加霜的是,贝莱德财团自身还陷入了网络安全调查的困境。

这一调查不仅牵扯了其大量的精力,也使得原本就进展不顺的交易更是举步维艰。

诸多因素的叠加,直接导致了签约时间一再延后。截至目前,这笔备受关注的交易仍未完成,甚至连首付款都未能收到。

整个交易进程如同陷入了一个泥潭,不管是前进还是后退都面临着来自政治、经济等多个层面的阻碍。

现在97岁的商业巨擘李嘉诚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作为长和集团的掌舵人,他一手推动的这笔资产出售交易,现在却被推上风口浪尖。

不仅巨额资产拿不到,就连自己的商业帝国都不断在缩水,而且他在国人之间的信任度大幅下降。

企业和个人形象都受到了打击,现在的他可以说是“里外不是人”。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5

标签:财经   美国   中国   港口   财团   香港   巴拿马运河   资产   巴拿马   船只   顾问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