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8月22日),联合国支持的综合粮食安全阶段分类(IPC)发布了最新报告,明确表示加沙城已正式进入饥荒状态。这是自2023年10月以色列与哈马斯战争爆发以来,首次被权威机构确认的饥荒情况。
综合法新社、美联社8月23日消息证实,IPC对于饥荒的定义有严苛的标准:当一个地区有20%的家庭面临极端粮食短缺、30%的儿童严重营养不良,且每天每1万人的死亡人数在2至4人之间(死因与饥饿直接相关),饥荒状态才会被确认。
根据IPC的报告,加沙北部的情况可能比加沙城更加危急,但由于缺乏对该地区的全面数据,IPC尚无法确认饥荒状态。IPC在报告中呼吁:“必须立即采取紧急行动,为北加沙地区进行全面的人道主义评估。
IPC报告还显示,代尔拜拉赫(Deir Al Balah)和汗尤尼斯(Khan Younis)两个地区已进入“紧急”阶段,这仅比饥荒状态低一个等级。报告预测,如果当前局势得不到缓解,这两个地区可能在9月底前也会步入饥荒。
报告发布的当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办公室便发布声明称,IPC的报告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声明强调:“以色列的政策是防止饥饿,而非制造饥饿。”
以色列外交部声称,IPC的报告“完全建立在哈马斯的谎言之上”,指责该组织修改了饥荒的全球标准,称其将儿童营养不良的30%标准降至15%。
IPC方面也迅速回应了以色列指控,明确表示以色列外交部的声明“完全错误”。
IPC解释称,其报告中采用了两种儿童营养不良的测量方法,其中“体重-身高Z评分”(WHZ)确实使用30%的标准,但另一种方法“上臂中部围长”(MUAC)则早已使用15%的标准,且这一方法已沿用近十年,绝非临时更改。
声明写道:“由于加沙缺乏WHZ数据,目前的评估基于MUAC标准。根据该指标,若6至59个月儿童中至少15%出现急性营养不良或水肿(身体组织肿胀),即可确认饥荒。”
针对IPC的饥荒评估结果,联合国及多个国家领导人呼吁以色列立即停止对加沙的封锁,允许人道主义援助全面进入。
1、世界卫生组织(WHO)
该组织在声明中写道: “超过50万人正深陷饥荒,面临普遍的饥饿、贫困和可预防的死亡。立即停火、结束冲突是唯一能够挽救生命的关键。”
2、比利时
副首相兼外交大臣马克西姆·普雷沃称,这一状况并不意外:“这是数月来可预见的悲剧结果。一整个人口正在被推向饥饿、贫穷和死亡的深渊。这不是自然灾害,而是人类的选择。”
3、丹麦
外交部长拉尔斯·勒克·拉斯穆森表示:“超过50万人受到影响,更多人还在路上。以色列必须允许人道主义援助安全、持续地进入。”
4、爱尔兰
总理米米歇尔·马丁认为,加沙的饥荒是“完全可以预测并且可以避免的”。他表示:“剥夺平民的食物和水,是对加沙人民的集体惩罚,是战争罪行。”
副总理西蒙·哈里斯补充道:“爱尔兰人民不会坐视不管。”
5、沙特阿拉伯
外交部称,加沙日益恶化的人道主义灾难是“以色列占领罪行未被遏制和追责的直接结果”。
6、斯洛文尼亚
副总理塔妮娅·法永形容饥荒是“加沙地狱的新篇章”。她呼吁以色列立即停火,并确保人道援助畅通无阻。
7、英国
外交大臣大卫·拉米称加沙的饥荒“令人震惊且完全可以避免”,并指责以色列阻止足够的援助进入。他强调:“援助必须尽快、无障碍地送达有需要的人。”
8、联合国
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表示:“这是人为制造的灾难,是人类良知的失败。人们在挨饿,孩子在死去,而本应行动的人却袖手旁观。作为占领方,以色列有不可推卸的法律义务,保障平民的食物与医疗供给。”
人权高专沃尔克·特克表示:“加沙的饥荒,本身就是一项战争罪。以色列非法限制人道援助和生存物资的进入与分发,这是对国际法的公然践踏。”
9、科威特
科威特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以色列的政策“公然违反国际法和国际人道主义法”以及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无视相关国际合法性决议。
声明写道:“以色列要允许人道主义援助紧急进入加沙地带,停止巴勒斯坦人民实施种族灭绝,安理会应追究占领国犯下的反人类罪行的责任”。
10、海湾合作委员会
秘书长贾西姆·穆罕默德·阿布达伊维强调,国际社会需要立即向以色列施压,要求其开放过境点,允许人道主义援助物资不受限制地进入加沙。
11、国际特赦组织
大赦国际研究、宣传、政策和活动高级主任埃里卡·格瓦拉·罗萨斯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此次饥荒是以色列在加沙蓄意制造饥饿行动的直接后果。历史永远不会原谅我们袖手旁观,看着瘦弱的儿童死去。”
12、红十字会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根据国际人道主义法,以色列作为占领国,必须利用其所有可用资源,确保满足加沙平民的基本需求。”
更新时间:2025-08-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