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出伏!焖蒸模式不下线,还会更热吗?

今天是三伏天的收官之日,但高温毫无收尾之势。多云到晴的艳阳天,预计最高气温仍可达36℃,最低28℃,东南风4~5级,白天沿江沿海地区阵风6级,相对湿度85%~45%。体感与昨天类似,还是一个“热”字当头,上班、出行的朋友们,做好防暑降温准备。

未来几天,晴热更上一层楼!最高气温可达36℃或37℃,且夜温较高,有29℃左右,睡觉也不凉快,空调该开还得开。本周末前后,本市局部地区会出现阵雨,对降温的作用并不明显,出行还请多关注临近预报信息。

一动就出汗 VS 高温不出汗

可能都有危险!

闷热天气下,

有的人稍微一动就汗如雨下,

而有些人却几乎不出汗。

这两种情况是否正常?

对健康有什么影响?

通常,成年人每天出汗量在500~1000毫升,夏季可达1500~2000毫升,约3~4瓶矿泉水的量。出汗过多或者不出汗都不正常。

1. 危险的大汗情况

如果全身汗多不止,且伴有高热、烦渴等症状,说明疾病可能处于危重阶段。比如,出现胸闷明显合并大汗淋漓时,要警惕是不是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甚至可能要发生心衰或心肌梗死。

注意:心梗出汗VS中暑出汗

夏季是心梗和中暑的高发期,出汗的情况易混淆。

❤️心梗发作:出汗部位集中在脖子、额头、手脚心,皮肤温度相对较低,即俗称的“冷汗直冒”。

中暑:出汗部位较多,以前胸、后背和额头为主,皮肤温度相对较高。

2. 危险的无汗情况

总不出汗的人,由于皮肤代谢缓慢,一些废弃物难以排出。同时,不出汗也代表气血运行缓慢,会影响消化,还有可能出现心慌、心悸等。

此外,高温天不出汗要警惕热射病。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即重症中暑。主要表现为体温明显增高、皮肤干热、无汗,甚至昏迷。

老年人通常对温度不敏感,高温天要更加警惕“室内中暑”,在通风不良、闷热的室内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高,氧气供应不足,易让老人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出现障碍,诱发中暑。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三伏天虽结束,

但焖蒸模式不下线!

建议大家保持室内凉爽通风,

高温闷热时段减少户外活动,

外出穿轻薄透气衣物,

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编辑:梁慧

封面图:图虫创意

综合自上海天气发布、央视网微信公众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0

标签:养生   模式   今日   高温   情况   闷热   皮肤   伏天   温度   危险   体温   气温   额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