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聊到 “越来越多人通勤不背包” 时,我忍不住提起戴军和静姐的友谊 ——“我们就像河岸两端的人,我在垂钓,她在骑马狩猎,偶尔回望,眼里都是欣赏与祝福”。这样的情谊之所以难得,是因为太多人隔了河,就再也没能相遇。
而我的青春里,也曾有过这样一位 “河岸挚友”。她贯穿了我的整个初中和高中,我们像考拉一样整天黏在一起:周末挤在彼此家里玩 QQ 农场、抢车位、打炸弹人;过年攒钱买一模一样的情侣装,被班里男生打趣 “是不是同性恋”;追着同一个歌手,共享所有社交账号的密码,是旁人羡慕的 “红太狼与灰太狼”。
那些不能与人言说的秘密,我们彼此倾诉;每个重要节日,总会准时收到对方的祝福与礼物。我们一起走过了十年,还郑重许诺要共度更多个十年。可谁也没想到,这份看似坚不可摧的友谊,会在这个国庆,悄悄画下句点。
我们说好 “下次再见”,却没料到,“下次” 是永远不会到来的星期八,是不存在的 32 号,是遥遥无期的猴年马月。我在广州打拼,她留在家乡生活,两个人的人生轨迹越走越远,交集点渐渐少得可怜。
我总天真地以为,就算很久不联系,再见面也能有聊不完的话题。可这个国庆回家,我主动说 “有空聚聚”,她爽快答应后,却彻底失联了。以成年人的理智来看,到此为止或许是最体面的选择,但我不甘心 —— 我们的友情,不该被这种冰冷的成年人规则裹挟。
于是某天晚上,我拉着朋友跑到她家小区楼下,拨通了她的电话,约她下来吃宵夜。电话很快接通,可听筒里传来的,却是一句淡淡的 “不想下楼,下次再说吧”。那一刻,我突然明白,那些我曾以为永远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终究还是来了:没有争吵,没有矛盾,只有悄无声息的成年人式疏远。
就像我在看海,你在看山,我们都默契地失去了为彼此翻山越岭的冲动。
其实人生从来都是公平的判官,没有一段关系会无缘无故亲密,也没有一段关系会无缘无故疏远。《小王子》里说:“我的那朵玫瑰,在路人眼里和你们没什么不同,但她比你们全部加起来都重要,因为是我浇灌了她。” 我们的友情之所以珍贵,正因为那十年里,我们耗尽了时间与心力,彼此陪伴,相互滋养。而当交流变少、轨迹背离,渐行渐远,似乎成了一种必然。
人的内心就像一座四面舞台,环绕身边的第一排座位从来都是有限的。有人新加入,就注定有人要离场。每一段友谊都是独一无二的玫瑰,天赐的缘分是起点,长久的维系却需要两个人的共同经营。可很多时候,我们都忘了,感情就像植物,缺少了沟通的浇灌,终究会慢慢枯萎。
《夏至未至》里写:“我们都太年轻,以至于都不知道以后的时光,竟然那么长,长到足够让我忘记你,足够让我重新喜欢一个人,就像当初喜欢你一样。” 当我们的故事走到尽头,不必追问原因,不必遗憾惋惜,更不必自责愧疚。
那些一起摸爬滚打的日子是真的,那些毫无保留的信任是真的,那些发自内心的欢喜与牵挂也是真的。只是下一段旅程,我们不再是彼此的同行者。
愿我们在各自的人生里,都能安好顺遂;也愿我们想起那段青春时,心里依然能泛起温暖的涟漪 —— 毕竟,曾有人用十年光阴,陪我走过了最纯粹的年少时光。
更新时间:2025-11-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