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3月14日,上海新闸路沁园村挤满了人。送葬的队伍绵延三里,30万民众站在街头,有人哭到昏厥,有人举着遗像沉默不语。
队伍最前方,十二名电影界名导抬着棺木,金焰、孙瑜、费穆、蔡楚生等人面色凝重。美国《纽约时报》的记者在报道中写道:“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哀礼。”
棺中躺着的是25岁的阮玲玉,中国默片时代的“无冕皇后”。她的死,让整个上海滩陷入悲痛,也让“人言可畏”四个字成了时代的一声叹息。
从“佣人之女”到银幕女神。
1910年,阮玲玉出生在上海一个工人家庭。父亲阮用荣是亚细亚油栈的苦力,每日扛着铁皮桶装卸火油,母亲何阿英是广东佛山逃荒来的农妇。
6岁那年,父亲肺痨咳血死在码头,工头扔给母女两块银元:“抬走,别脏了地方。”
母亲带着她到虹口张家当佣人。张家是富商,四层洋楼里住着老爷、太太和四个少爷。佣人住在后院的铁皮屋,冬天漏风,夏天闷热。阮玲玉每天蹲在灶台边帮母亲烧火,太太们打麻将时,她躲在门后偷看她们的新式旗袍和高跟鞋。
“读书是她唯一的活路!”
母亲识字不多,但坚持求张家老爷让女儿读书。老爷甩下一句:“佣人的女儿还想上学?不如早点嫁人。”母亲跪了一夜,最终以“每月扣一半工钱”为条件,将8岁的阮玲玉送进崇德女校。校长见她聪慧,替她取名“阮玉英”。
在学校,她永远是穿补丁衣服的“佣人女儿”。富家女同学吃奶油蛋糕,她躲在操场啃冷馒头;周末集体郊游,她谎称“家里有事”,实则回张家刷马桶。唯一让她挺直腰杆的是成绩单——国文和美术永远排第一。
在她15岁那年,张家四少爷张达民对她一见倾心,用甜言蜜语和零花钱攻破了她的防线。
张达民送她进口巧克力、法国香水,带她去“大世界”跳舞。当阮玲玉第一次穿上玻璃丝袜和高跟鞋,他说:“你比那些电影明星还漂亮。”
母亲察觉不对劲,劝她:“少爷和佣人不会有结果。”但她已经陷进去——16岁生日那天,张达民带她到鸿庆坊租房同居。
新鲜感只维持了三个月。张达民不去大学报到,整天泡在赌场。某天阮玲玉发现抽屉里的生活费被偷光,他满不在乎:“你去找我大哥要钱啊,他不是在海关当官吗?”
她挺着孕肚去张家讨钱,被太太用扫帚赶出来:“勾引少爷的贱货!”孩子流产当夜,张达民在赌场输掉200大洋。
面对张达民沉迷赌博,挥霍无度,阮玲玉不得不打工养家。直到1926年,一则《挂名夫妻》的演员招聘广告,将她推向了电影圈。
她并非天生演员。第一次试镜时,导演卜万苍评价她“木讷”,但最终被她的倔强打动。
默片时代没有配音,所有情绪靠表情传递。拍《故都春梦》时,她演一个被丈夫抛弃的妓女,连续三天不吃不睡。拍到撞墙自杀的镜头时,她真的撞到头破血流。场务吓得要送医院,她捂着伤口说:“这样才真实。”
1930年,《野草闲花》让她红遍上海。电影里,她抱着冻死的婴儿在雪地哭嚎,观众席一片抽泣声。联华公司老板罗明佑当场加薪三倍:“全中国找不到第二个阮玲玉!”
在此十年间,她拍了29部电影,从《野草闲花》到《神女》,从妓女到知识分子,她演尽了底层女性的悲苦。导演孙瑜说:“她的表演比导演想象的更高明。”
阮玉玲的日子表面上看来是越来越好了,实际上她已经步入深渊了,她遇到了两个渣男。
张达民是阮玲玉的初恋,也是她的噩梦。他毫无生存能力,靠勒索阮玲玉的钱财度日。阮玲玉成为明星后,他变本加厉,威胁要曝光两人同居的隐私:“你要出丑很容易!”为了息事宁人,阮玲玉每月给他100元,甚至托人给他谋了月薪120大洋的职位。但张达民很快因赌博被开除,转而敲诈唐季珊,最终将阮玲玉告上法庭。
1933年,她在联华酒会上遇见唐季珊。这个东南亚茶叶富商送她的第一件礼物,是托人从巴黎定制的貂皮大衣。他说:“张达民配不上你,我能给你一个家。”她搬进他在沁园村买的三层小楼,却不知唐季珊早有家室以及这栋楼是他包养舞女梁赛珍的地方。
阮玲玉发现真相后,唐季珊对她拳脚相加,还嘲讽到:“你不过是个戏子,真当自己是唐太太?”。
更致命的是,张达民与唐季珊的官司将阮玲玉的隐私曝光,小报称她为“荡妇”,唐季珊还逼她登报声明“经济独立”,彻底撇清关系。
1935年3月,阮玲玉的人生崩塌了。
张达民控告她“窃取财物”,唐季珊反诉张达民“诽谤”,两人的官司让阮玲玉成了小报的“头条素材”。
与此同时,《新女性》因揭露记者丑态遭行业抵制,阮玲玉被污名化为“伤风败俗”的代言人。3月8日凌晨,她吞下三瓶安眠药,留下两封遗书。
唐季珊发现后,为掩盖丑闻,将她辗转送往偏僻的日本诊所,延误救治。次日下午6时38分,阮玲玉停止呼吸。
阮玲玉的死震动全国。葬礼当天,30万人涌上街头,7名影迷追随自杀,遗书写着:“阮玲玉死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而害她的男人们,结局同样唏嘘。
张达民:36岁因肺炎病死香港街头,死时身无分文。
唐季珊:生意破产,被妻子抛弃,晚年摆地摊卖茶叶,病死台湾。
蔡楚生:余生背负愧疚,称阮玲玉的死是“封建残余的牺牲”(拍摄《新女性》时,导演蔡楚生成了阮玲玉最后的希望。她哀求他带自己离开上海,蔡楚生却因已有家室而沉默。阮玲玉在遗书中写道:“我不过很悔悟不应该做你们两人的争夺品。”)
阮玲玉总说:“我多么想成为新女性,但我太软弱。” 她饰演的角色,多是挣扎于压迫下的女性,而她自己的一生,竟与角色重叠。
鲁迅在《论人言可畏》中写道:“对更弱者,舆论仍是强者。” 她的死,真是证明了那句话——人言可畏。
2025年,阮玲玉逝世90周年,中国电影资料馆修复了她的九部遗作。银幕上的她依然在笑,在哭,在挣扎。
那些角色提醒世人:她不仅是“人言可畏”的符号,更是一个用生命对抗时代的女人。
参考资料
[1] 石川. 复活的神女:阮玲玉的银幕人生
[2] 郑君里. 阮玲玉表演艺术研究[M].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2
[3] 沈寂. 阮玲玉真实遗书考辨[J]. 新民晚报, 2001
[4] 柯灵. 阮玲玉与蔡楚生:未言说的情愫[C]. 中国电影百年纪念大会, 2005
更新时间:2025-05-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