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安全有“新”招!
9月19日-21日,江门开平格外热闹——2025年岭南科技创新论坛的“重头戏”之一,新质生产力赋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这儿开讲,这场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广东省食品学会承办的“行业盛会”,将350多位食品圈的专家、老板、政府代表聚到一起,抱着“探寻新质、赋能产业”的目标,靠1场主论坛+3场分论坛,再加上干货满满的报告、研讨和实地参观,给广东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出点子、添动力”。其中,讨论最为热烈的莫过于预制菜的安全与标准,与会专家指出,应当让预制菜安全可溯源。
预制菜专场:要让预制菜安全可溯源
要说现在大家餐桌上的“新宠”,预制菜绝对算一个,但“加热后口感差”“水产预制菜腥又容易坏”这些问题,也成了行业“小疙瘩”。此次大会专门开了“预制菜品质提升研讨会”,专家和企业家们直接“对症下药”。
华南理工大学李汴生教授专门盯着预制菜的“热加工”,他在报告中提出的“热加工优化控制方法”,将食品加热到什么程度,既能保证安全,又不弄丢口感和营养讲得明明白白,相当于给预制菜“量身定制”了加热指南。
水产预制菜怕腥、怕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的团队早有对策。针对水产品预制菜“腥味重、易腐败”特性,研究团队代表作了《水产品预制菜的研究开发与创新发展》报告,分享预处理、品质改良及冷链管控技术,试图让水产预制菜的“保鲜期”和“适口度”直接升级。
珠海市食品药品审评认证中心的梅灿辉高级工程师,则从“规矩”上帮大家捋思路:预制菜生产要什么许可?安全标准有哪些?他从食品生产许可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两个方面,综述了预制菜食品产业食品生产许可的发证审查依据现状,让行业发展“不踩线”。
企业代表也带来了“实战经验”:深圳一米厨房的刘旋斌董事长说,需要强化供应链的标准化,食品工业的现代化。从中央厨房过渡到预制菜产业发展,实现食品全链条高标准,高品质,从而实现餐桌安全和可溯源。
广东粤师傅的陈杰总经理更直接,从“调味品”下手,教大家怎么解锁预制菜的“风味密码”,让菜既安全又好吃。
健康食品专场:如何跟“高糖高GI”说再见
除了预制菜,“怎么吃更健康”也是大会的热门话题。两位专家直接拿出“硬核方案”,帮传统食品“焕新升级”。
广东药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陈振宇教授,从大家不太熟悉的“短链脂肪酸”说起,讲清楚膳食纤维为什么能帮助预防慢性病,还举了食醋的例子,说它能调控胆固醇代谢——原来平时吃的普通食材,藏着这么多“健康密码”,给健康食品研发指了条明路。
针对大家担心的食品饮料“高糖、高GI”问题,华南理工大学扶雄教授带来“破局招”:把甘蔗糖蜜提取物加到食品里,既能做出降血糖的烘焙点心,又能开发出健康的功能饮料,让传统食品从“好吃”变“好吃又健康”。
文、图|记者 黎秋玲 通讯员 科记协
更新时间:2025-09-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