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胃肠炎进入高发期 中医药专家支招:破疫毒、化湿邪有良方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15日讯(通讯员 王鑫 记者 王璐)金秋九月诺如病毒高发,国家卫生健康委已明确其丙类传染病管理属性,轻症患者需居家隔离。面对这一传染性强、易引发急性胃肠炎的病毒,中医如何发挥千年抗疫经验?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院感染控制部主任、副主任护师阳涛给出了专业解答。​

阳涛主任介绍,中医将诺如这类强传染性外邪归为“戾气”或“疫毒”,而诺如病毒所致胃肠炎的核心病因是“疫毒夹湿”,病位主要集中在脾胃。与西医直接针对病毒的思路不同,中医防治诺如胃肠炎的总体原则,更注重从人体整体出发——不追求直接“杀灭病毒”,而是通过“扶正祛邪,调和脾胃”的方式,增强身体自身抵抗力,清除体内湿毒,从根源上缓解症状、阻断病情发展。​

未病先防:健脾化湿,芳香辟秽

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亦是抵御外邪的关键。

1.健脾益气,固护中土食疗推荐:可常食山药、薏苡仁、小米、南瓜、红枣等健脾之品,建议熬制成粥更易消化吸收。饮食忌口:避免生冷、油腻、过甜之品,以防助湿碍脾,损伤正气。

2.芳香辟秽,净化环境佩戴香囊:取苍术、藿香、艾叶、石菖蒲等份磨粉,装入布囊,随身佩戴或放置床头,可祛湿浊、辟秽气。艾熏净室:定期于室内燃烧艾条,以净化空气,祛湿解毒,避免秽浊积聚。

3.起居有常,防寒护阳秋季渐寒,应特别注意腹部及足部保暖,避免寒湿内侵。保持作息规律,避免熬夜,以养护正气,提高抗病能力。

※ 温馨提示:现代医学强调的勤洗手、环境消毒、不进生食等,是避免粪口传播的重要措施,同样是中医“避其毒气”预防理念的实际体现。

既病防变:对症调护,防其传变

若已发病,中医强调“邪有出路”,同时谨防伤津脱液。总体应以清淡、温和、易消化饮食为主,并注意补充液体。

1.呕吐剧烈时按压内关穴:以拇指用力按压手腕内侧的内关穴,持续数分钟,可缓解恶心呕吐。姜粥止呕:取生姜切丝,与大米同煮成粥,少量多次温服,能温胃散寒、降逆止呕。藿香苏叶茶:取藿香、紫苏叶各3克,沸水冲泡代茶饮,有理气和胃、化湿止呕之效。

2.腹痛泄泻时焦米粥止泻:将大米炒至焦黄,加水煮粥。焦米能健脾收涩,有效缓解腹泻。熟苹果温中:将苹果蒸熟食用,其所含果胶具收敛作用,有助于改善腹泻症状。

3.恢复期调理此时脾胃尚弱,切忌急于进补,仍应保持饮食清淡,逐步恢复,避免再生湿滞。

★ 重要提示:《方案》建议轻症患者居家隔离。但若出现高热不退、呕吐腹泻频繁、口干、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精神萎靡等明显脱水及重症表现,须立即就医,接受规范补液及支持治疗。

《方案》中提及的中医药治疗方法,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证型(风寒泻、湿热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辨证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6

标签:养生   胃肠炎   良方   中医药   病毒   专家   脾胃   藿香   中医   传染性   湖南   饮食   化生   正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