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日塘秦刻石:“采药”的可能路线

导读:

2020年7月,青海师范大学侯光良团队在扎陵湖地区首次发现了尕日塘秦刻石。刻石中记载了“五大夫”一行为秦始皇西行“采药”的活动。在本文里,侯光良教授从历史文献记载、考古文化分布、聚落交通网络以及现代地理信息模拟等方面,对“五大夫”一行可能的西行路线作了分析。

侯光良

秦始皇派出五大夫队伍,肩负着西行“采药昆仑”的神秘使命。时光荏苒,这支队伍的足迹已湮没于历史尘埃,唯有扎陵湖北岸的石刻遗迹作为其抵达的实证,在高原寒风中默默诉说。然而,咸阳宫阙与黄河源头之间,横亘着的是广袤而高大的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在秦帝国西疆止步于陇西郡,其外便是羌人活跃区域的背景下,这支“采药昆仑”的队伍,究竟选择了哪条道路,最终抵达扎陵湖畔?基于对历史文献记载、考古文化分布、聚落交通网络以及现代地理信息模拟的综合分析,其可能的西行路线大致有三条。

第一条路线为传统的唐蕃古道,其走向大致与文成公主入藏路线相仿:咸阳—宝鸡—天水—武山—临洮—临夏—西宁—湟中—日月山—共和—兴海—玛多—扎陵湖北岸。该路线的优势在于:其一,路线所经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域,在秦代属于羌人活动区。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秦厉公时曾俘虏羌人首领无弋爰剑。爰剑逃亡至“三河间”(今河湟谷地),教授当地民众农耕畜牧,威望日增,依附者众。至秦献公时,爰剑后裔分散,形成不同部落,部分留居河湟谷地,部分迁徙至黄河上游河曲或长江流域。秦始皇时期,战略重心在扫平六国,无暇西顾,故羌人得以繁衍生息。可见,“采药昆仑”队伍西出陇西郡,必然进入羌人地域。我们知道,路线的走向不仅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也受制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其中聚落分布尤为关键。相邻聚落间会形成交流通道,并有可能为旅行者提供物资补给、向导、信息等服务。那么,秦代羌人聚落如何分布?可参照卡约文化遗址的分布。卡约文化是青藏高原东北部一支青铜时代晚期文化,其主体人群应与中原史书所载“羌人”对应。秦代大致处于卡约文化的晚期阶段。卡约文化遗址分布显示,河湟谷地(尤其是湟水谷地)遗址分布极其密集。因此,“采药昆仑”队伍取道湟水谷地,翻越日月山,经共和、兴海抵达目的地,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其二,该路线在秦疆域内经过了陇西郡治所狄道县和枹罕县这两个中心聚落。它们能为“昆仑采药”队伍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车马供应以及与羌人联系的渠道(因枹罕紧邻羌地)。在深入河源羌人地域活动时,获取当地人的支持和帮助是必要且可行的。

第二条路线为咸阳—宝鸡—天水—武山—临洮—临夏—西宁—湟中—日月山—共和盆地—茶卡—香日德—花石峡—玛多—扎陵湖北岸,可称为柴达木线,也是一条古道。此路线前半段(咸阳至日月山)与唐蕃古道一致,翻越日月山后产生分化:经共和盆地、过茶卡进入柴达木盆地南缘,从香日德顺河谷翻越布尔汗布达山(东昆仑山支脉),沿青海南部高原(经冬给措纳湖—花石峡一线)抵达玛多,最后顺黄河至扎陵湖北岸。该路线的优点是大部分路段海拔较低(3000米以下),仅在翻越布尔汗布达山后海拔显著上升,高原反应风险才明显增加。缺点也很突出:路线最为曲折,是三条中最长的,且起伏较大;日月山之后的后半段(经柴达木盆地、昆仑山等地)聚落稀少,后勤补给困难;虽为古道,但其广泛使用多见于唐代以后,表明其为人熟知的时间相对较晚。

第三条路线是基于自然地理因子的最优模拟路线。考虑的青藏高原长途旅行关键因子及其权重分别为:坡度(50%权重)、离河流的距离(40%权重)、植被状况(10%权重)。其原理是:坡度越小越易行;距河流越近取水越便利;植被覆盖越好越利于牲畜获取草料、采集牛粪作燃料,也更易通行;反之则难成道路。使用ArcGIS Pro软件的网络分析(路径分析)功能,依据上述原理,得出从咸阳至扎陵湖北岸基于地理因子的最优模拟路线:咸阳—宝鸡—天水—武山—临洮南—岷县北—临潭—碌曲北—泽库—同德南—兴海—玛多—扎陵湖北岸。如何评价该路线的可能性?首先,该路线的首段(咸阳—天水)和尾段(兴海—玛多)与已知的唐蕃古道基本重合。这表明从咸阳至扎陵湖北岸,这些重合路段既是自然地理最优路径,也是必经之路。基于坡度、河流与植被等因子考量,其科学性和合理性较高。即“采药昆仑”队伍路线中咸阳—天水段、兴海—玛多—扎陵湖北岸段,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可信度。那么,模拟路线的中间部分(天水—武山—临洮南—岷县北—临潭—碌曲北—泽库—同德南—兴海)是否可信?这需结合秦代政区地理来说明。据研究,秦在西北边疆设陇西郡(治所狄道县,今甘肃临洮县南),辖境东至陇山,西至黄河,南抵汉水与白龙江上游,北达祖厉河与六盘山地域。下辖狄道县(治所)、临洮县(今岷县)、襄武县(陇西县东南)、首阳县(渭源县东北)、西县(礼县盐官镇)、枹罕县(临夏市西南)等县。陇西郡西临洮河天险,北倚秦长城,是控扼“羌中道”、拱卫咸阳的战略要冲。模拟路线中部的“临洮南”“岷县北”均与秦陇西郡治所狄道县及临洮县位置吻合。不同级别的行政中心往往是区域的中心聚落,具备政治、文化、商贸、交通枢纽、物资补给等综合功能。因此,模拟路线在秦实际控制疆域内具有一定可行性。秦临洮县以西属羌人居地,即模拟路线的临潭—碌曲北—泽库—同德南—兴海段。此段路程最近,大部分路段相对平坦,但存在海拔偏高(约3000米)、聚落稀少、补给困难的特点。尽管如此,模拟路线仍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参照,其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

综上所述,五大夫“采药昆仑”可能的路线有三条。综合比较:第一条(唐蕃古道线)可能性最高,它具备良好的聚落分布、交通条件、物资供应、信息支持等社会经济基础,同时拥有较好的坡度、水源与植被等自然地理条件。第三条(模拟路线)可能性次之, 它路线最短,拥有较优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但在穿越羌人地域的后半程聚落稀少,社会经济条件较弱,但仍不能排除被选中的可能。第二条(柴达木线)可能性最低,其路线最长、起伏较大,后半程补给困难。当然,以上分析仅基于GIS模拟与目前已知古道信息,具体情况,尚需未来更多的实地考古调查予以验证。

编辑:李雪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3

标签:历史   路线   聚落   临洮   陇西   天水   兴海   玛多   湖北   武山   古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