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一边从中国手里接过大把稀土资源,一边又转头就想对中国企业下手制裁。2025年9月19日,欧盟委员会正式抛出第19轮对俄罗斯的制裁方案,这次直接把12家中国企业和3家印度企业拉进黑名单,理由是这些公司涉嫌帮俄罗斯绕过石油贸易限制。冯德莱恩在新闻会上直言不讳,说要冻结这些公司在欧洲的资产,还包括炼油厂和石油贸易商。这轮制裁总共瞄准了560多艘影子船队,这些老旧船只就是俄罗斯用来偷偷运油的工具。
欧盟还打算把俄罗斯石油价格上限压到每桶47.6美元,提前到2027年1月禁掉俄罗斯液化天然气进口。表面上看,这是为了掐住俄罗斯的战争资金,但明眼人都知道,这里面有讨好美国特朗普的成分。特朗普上台后,一直在催欧盟对华更狠点,甚至提过对买俄罗斯油的中国和印度征收高关税。欧盟这步棋,多少有点顺水推舟的意思,想在中美夹缝中找平衡。
转眼9月20日,中国海关总署就把8月份的稀土磁铁出口数据甩出来了,欧盟拿走了2582吨,比7月份多出21%。这批货主要去了荷兰鹿特丹港和德国汉堡港,直接喂饱了欧洲的电动车工厂和风电设备生产线。欧盟的绿色转型全靠这些东西撑着,从新能源汽车电池到军工部件,哪样都离不开稀土。中国出口这些稀土磁铁,总量占全球大头,欧盟今年前8个月的进口量已经是美国的三倍多。
这数据一出,就把欧盟的尴尬摆在台面上:一边喊着要减少对中国依赖,一边又忍不住多买。欧盟这些年老说要搞“去风险”,但现实是他们本土稀土提炼项目起步晚,技术门槛高,环境标准严,至少得五年才能见规模。短期内,还得靠中国供应续命。中国对稀土出口的管理一直按国际规则来,军民两用产品有许可制度,没针对谁搞封锁。但欧盟这制裁一出,等于在资源依赖上自找麻烦。
欧盟内部对这事儿也不是铁板一块。匈牙利从一开始就嘀咕,说把第三方国家企业拉进来,会砸了和中国的经贸饭碗。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对华态度一向温和,这次草案还没到27国表决,就有成员国私下表达顾虑。德国和法国的一些产业代表也跳出来提醒,别把中欧关系搞太僵,供应链一断,新能源和高端制造全得遭殃。欧盟的决策过程本来就磨叽,从9月10日左右开始酝酿草案,内部小组收集情报,美国那边还分享了卫星图像和贸易数据。
9月15日,欧盟外交部长非正式会议上,高代表凯娅·卡拉斯就强调要打击俄罗斯的战争资金来源,包括第三方帮手。但像斯洛伐克这样的国家,还在依赖俄罗斯能源豁免,不想轻易扩大制裁范围。特朗普9月16日和冯德莱恩通话,又加码施压,说欧盟不行动,美国就单干对华关税。结果,欧盟赶紧调整草案,塞进对俄罗斯银行和加密货币的限制。9月19日方案一公布,北京外交部就回应了,说中俄贸易完全合法,欧盟没权插手,还警告说如果真推进,中国会用必要手段护企业权益。
从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欧盟已经扔出18轮制裁,花了大力气,但效果嘛,说实话不咋样。俄罗斯石油收入降了点,但远没到瘫痪地步。欧盟自己也承认,最有效的措施得美国一起上,但特朗普要求欧盟先彻底退出俄罗斯油气,这对土耳其、匈牙利和斯洛伐克来说太难咽。欧盟现在转而盯上中国企业,多少有点转移焦点的味道。冯德莱恩在9月19日的声明里,说这是为了“停止资金流向俄罗斯”,但细看细节,证据链子不全,就基于风险判断,没公布具体交易路径或司法程序。这些中国企业多从事原油炼化和能源中转,业务在中东、中亚和东南亚转悠,到底有没有直接沾俄罗斯的边,还没实锤。欧盟这步,实际是在迎合美国的对华遏制政策。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对布鲁塞尔施压不断,欧盟放出对华强硬信号,也算是一种表态。
中国这边,立场一直稳得一批。从头到尾,中国没卷进乌克兰危机,没给任何一方提供武器或战略物资。中俄贸易按世贸规则走,欧盟想越界管,门都没有。中国外交部9月20日重申了这点,还说欧盟如果一意孤行,中国会维护企业正当利益。这不是空话,中国过去对镓、锗的出口管制就是例子,合法手段保护资源安全。欧盟依赖中国的不止稀土,电池金属、高科技设备全链条都卡在中国手里。一旦关系紧张,冲击是系统性的。欧盟的产业界清楚这点,德国汽车巨头和法国能源企业多次警告,别把经贸政治化。全球看,这事儿还牵扯发展中国家对西方的质疑,制裁工具化,随便强加政治立场给第三方。印度企业也被点名,但印度能源安全得靠俄罗斯油,欧盟这制裁等于在推印度和中国更近。
更新时间:2025-09-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