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当老大已经几十年了,国际贸易、石油交易、储备货币,几乎哪儿都有它的影子。但这几年,风向变了。
去美元化这个词儿听起来挺学术,其实就是各国不想啥都靠美元,想用自己的货币或者别的办法来搞定生意。
印度和中国,这两个亚洲大块头,正在这条路上玩儿得挺起劲。印度直接把44%的原油进口甩开了美元,中国则低调地在后面铺路子。
先说说去美元化到底啥意思。简单讲,就是国家不想老用美元做生意或者存钱,而是用自己的货币或者别的货币来交易。比如买油、卖货,不走美元账户,走别的路子。
为啥要这么干?原因不少。第一,美元是美国的,谁用谁得看美国脸色,制裁一来,美元账户就可能被冻住,生意没法做了。
第二,美元汇率老波动,尤其是美联储加息的时候,别的国家外汇储备缩水,心疼得不行。第三,大家都想经济独立点,不想被美元绑死。
这事儿对全球挺重要。美元占了全球外汇储备的58%左右,国际贸易结算里也占大头。
如果去美元化成了气候,全球金融体系就得重新洗牌,不再是美国一家独大,而是多个货币分庭抗礼。这对贸易、地缘政治甚至普通人的钱包都有影响。
印度这几年在去美元化上挺猛,尤其是原油进口这块儿。2023-2024财年,印度44%的原油进口没用美元,这数字听着就挺震撼。咋回事儿呢?
印度是全球第三大原油进口国,80%以上的石油得靠进口。2023年,印度每天进口470万桶原油,主要从俄罗斯、沙特、伊拉克这些地方来。油价一涨,贸易逆差就跟坐火箭似的,2024年都突破2000亿美元了。
外汇储备呢?6579亿美元,看着不少,但也就够11个月的进口,压力山大。美元结算的话,油价贵不说,还得担心汇率波动和美国的制裁风险。
特别是俄罗斯这块儿。2022年俄乌冲突后,西方制裁俄罗斯,美元交易成了高风险事儿。印度一看,俄罗斯油便宜(比布伦特原油低10-15美元/桶),而且俄罗斯也乐意不用美元,那就干吧。
2024年,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占了总量的44%,全是用卢比、卢布或者其他货币结算的。这一步棋,既省钱又避险。
印度政府也不是临时起意。莫迪上台后,一直想让卢比在国际上有点儿地位。2023年,印度央行和财政部搞了个“卢比国际化2.0”计划,核心就是推动本币结算。
咋弄的?第一,跟19个国家签了货币互换协议,比如阿联酋、俄罗斯、斯里兰卡这些。第二,强制能源和药品领域用卢比结算,跨境支付量一年涨了47%。第三,跟银行和企业合作,把卢比账户开到海外去。
拿阿联酋举例,2023年印度跟阿联酋签了个“迪拉姆-卢比”结算协议,120亿美元的原油交易直接绕开美元,交易成本降了3.2%。这招儿挺实用,既省了汇兑费用,又不怕美国插手。
2023-2024财年,印度原油进口总额大概是1800亿美元,其中790亿没走美元体系,大部分是跟俄罗斯的交易(约600亿),剩下的跟阿联酋、伊朗这些国家。这数据反映了印度在能源贸易上的大转向。
印度是明着干,中国则是暗地里使劲儿。中国的去美元化不那么高调,但路子更深,玩儿的是体系化的东西。
中国早就想让人民币走出去。2016年,人民币进了IMF的特别提款权(SDR)篮子,占10.92%,这算是个里程碑。2025年一季度,中国贸易顺差6130亿美元,外汇储备3.2万亿,底气足得很。
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咋样?全球央行储备里占6.8%,跨境支付里占4.5%,不算高,但涨势挺猛。
能源贸易是突破口。中俄关系好得跟铁哥们儿似的,2025年初,99%的中俄能源贸易都用人民币结算。俄罗斯央行的人民币储备占比也到了25%。
这不光是省美元的问题,还建了个“石油-人民币”的新链条。沙特也跟进,2025年30%的原油出口接受人民币付款。这事儿低调,但影响力不小。
中国还搞了个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这玩意儿有点像美元的SWIFT,但更灵活。2025年,CIPS连通128个国家,日均处理量5.2万亿元,支持17种货币直接兑换。
比起SWIFT,CIPS效率高、成本低,还不容易被美国掐脖子。印度虽然没直接用CIPS,但跟中国的贸易里,人民币结算的比例也在涨。
再说个狠的——数字人民币。中国从2020年开始试点,到2025年已经覆盖全球200多个城市。跨境支付里,数字人民币占了15%,尤其在“一带一路”国家里使着顺手。
这东西的好处是啥?交易快、安全性高,还能绕开传统银行体系。美国一看这架势,都有点坐不住了。
中国的策略不是跟美元硬碰硬,而是慢慢建自己的体系。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框架下,东盟对华贸易里人民币用得越来越多,2025年占了38%。这步棋下得稳,效果也出来了。
这事儿不是一天两天蹦出来的,得从历史看起。
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让美元跟黄金挂钩,1971年尼克松把这钩子解了,美元就靠石油和美国国力撑着。
石油美元这概念挺牛,沙特1974年跟美国约定,油只用美元卖,其他国家也得跟着用。这么多年,美元就成了全球贸易的“硬通货”。
但苗头早就有了。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印钞救市,美元信用有点晃。2014年,俄罗斯被制裁后开始跟中国用本币交易。
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供应链乱套,美国又搞制裁,大家一看,美元这东西不保险,得找后路。
印度这边,2018年就跟伊朗试过用卢比买油,但规模小。2022年俄乌冲突后,这事儿才真加速。
中国呢,2013年“一带一路”启动后,就一直在推人民币国际化。这俩国家赶上了好时候,全球多极化的风口上,动作越来越大。
印度和中国这么搞,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不小。美元现在占外汇交易的56%,但趋势在降。
2025年,美国联邦债务36万亿,10年期美债收益率5.8%,各国央行开始抛美债。俄罗斯-印度-沙特的能源三角里,非美元结算占67%,这对美元是个硬击。
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也在发力。2025年扩容到15个,经济总量占全球38%。他们搞了个BRICSPay系统,结算效率比SWIFT高,覆盖76%的成员国。
还有个“金砖原油指数”,用人民币、卢布、卢比计价,首月交易量占全球9%。这都是美元没想到的。
未来咋样?2027年前,可能会形成人民币区、欧元区、卢比区三大块,占全球贸易65%。黄金、稀土这些资源也可能变成新的货币锚。美元不会死,但独霸天下的日子不好过了。
更新时间:2025-04-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