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游戏那点事 西泽步
最难走的路,有时也是最好的路。
近期,二游市场迎来一小波密集上线潮。众多新品中,今天(10月28日)全球多端上线的《二重螺旋》,无论是在玩家呼声、产品规格还是首发热度上,都称得上是一位重磅选手。
作为英雄游戏旗下首款自研二游,《二重螺旋》天生承载着市场的高度期待;二游中少有的割草刷宝玩法,加之公测前大胆宣布的“全角色武器免费获取”,更是在差异化竞争与性价比上为其博得了C位出道的机会。
市场反响初步印证了产品的不俗影响力。预下载阶段,《二重螺旋》便已登顶iOS免费榜;截至发稿前,游戏在B站发布的公测PV播放量突破222万,相关话题也占据多个社交平台热搜榜单。

长期关注《二重螺旋》的朋友应该知道,自技术性测试阶段起,这款产品就在持续探索与市场主流相异的系统设计。其创新不局限于商业化体系,也延伸至玩法机制等与核心体验紧密相关的各个方面。
然而,挑战行业常规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制作人十倍大熊在“致明日测试”前瞻特别节目中,就借由一段整活小短片展现了团队内心的挣扎:“长线游戏总要赚钱的嘛,我们也想什么都肝的吧,我们也想什么都让利的吧,我们也想什么都优化的吧......”

那个阶段的《二重螺旋》,已经将“武器可肝,当期UP角色卡池首个保底不歪,没有随机词条”等内容落实到位,甚至可以说到了一个“退无可退”的临界点,任何进一步的让利,都可能直接动摇商业化的稳定根基。
出人意料的是,在公测定档直播中,团队非但没有向潜在的商业压力低头,反而做出了更为大胆的决定。虽然这并非孤例,比如《无限大》后续也宣布了类似的承诺,但如今《二重螺旋》确实是第一款对外官宣并且玩家已经能玩上公测版本的、“彻底废除了角色武器抽卡”的二游。

对于一向以角色为核心卖点的二游而言,《二重螺旋》的这种决策似乎非常反直觉。但从产品发展轨迹来看,只要制作组还在坚持找到最适合自己产品的独特解法,那么《二重螺旋》走上极致性价比的路线,实则是一件迟早的事。
01
一张套不了答案的试卷
如今,二游商业化的“标准答案”早已成形:角色与武器通过抽卡获取,稀有度决定强度上限,保底机制设定消费门槛,体力系统控制游戏节奏......
这套经由市场反复验证的商业公式,尽管常遭玩家诟病,却构建了一个与二游“角色驱动”特性高度契合的完整闭环:通过概率机制和情感连接驱动付费,依靠资源循环维持日活,最终借助角色经济与内容更新实现长线运营。

可以说,角色抽卡之于二游,犹如应试教育中的“公式解”,虽然大多答得千篇一律,却能稳定地拿到合格的成绩单。在当前竞争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下,多数开发商都倾向于求稳,何况是初涉二游领域的英雄游戏。
依我看,标准答案摆在面前,《二重螺旋》不是不想抄,而是它要做的考题本就与众不同,标准答案并不适用。
先来回顾一下《二重螺旋》的核心战斗玩法:每位角色都拥有近战和远程两种作战方式,玩家可以自由搭配各类角色、武器与魔之楔,创造个性化的割草体验。这样设计的精髓在于“多样性”和“自由度”,即鼓励玩家探索丰富的战斗可能性。

若在此基础上强行套用昂贵的角色武器抽卡商业模式,就会产生一项矛盾:多数玩家仅能获取有限的角色与武器,而“丰富的组合可能性”这一核心魅力,将无法被充分体验。换句话说,《二重螺旋》如果不降低获取角色和武器的门槛,就相当于是先给自己最大的卖点和竞争力砍了一刀,显然有违逻辑。

其次,《二重螺旋》的细分定位是“刷宝游戏”。其游戏乐趣的本质在于,玩家通过持续投入时间与精力,获得明确可预期的回报。
抽卡系统则建立在“随机性回报”的机制之上,这种根本性差异,也导致二者难以和谐共存。特别是当玩家通过努力获取到部分角色后,看到他人通过抽卡轻松获得相同或者更好的角色,很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与时间投入贬值的负面体验。
若是同时保留可肝与抽卡两种获取途径,游戏还将面临近乎无解的平衡难题:肝度设置够低,抽卡的消费价值就得不到保障;肝度设置过高,可肝的获取途径又形同虚设。无论如何调整,总有一种体验会被实质性弱化,最终导致自相矛盾。

相信项目组也是在经历了这种“鱼和熊掌”的取舍困境后,才作出了取消角色与武器抽卡、平衡角色星级稀有度的决定。这种从玩家体验角度出发的设计理念,不仅尊重了时间投入的内在价值,也让游戏心态发生了正向转变。
当玩家不再被资源焦虑所束缚,他们也得以将注意力转向刷宝游戏最本质的乐趣——探索多样化的构筑可能性,感受源自挑战与成长的纯粹满足感。

同理,取消体力限制、固定魔之楔词条等设计,也是为了确保玩家努力能获得稳定、可预期的回报而做出的一致性决策。
虽然《二重螺旋》保留了付费直购获取角色和武器的途径,但其直购价格依然远低于市面上主流二游的一轮小保底成本(在首充双倍的情况下,一位角色的定价仅为225元)。
既然有免费渠道,相信更多玩家还是会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方式获得角色,而明码标价的商业模式,也无法达到抽卡系统那种既能保证消费下限,又能引导玩家重复消费的效果。

但站在更宏观、更长远的视角审视,《二重螺旋》选择的这条强调透明、公平与确定价值的道路,或许也恰好契合了当下玩家消费心态的变化。
在近年来一系列抽卡二游被打上“没有xx命,犯了xx病”的高消低质标签后,二游玩家对传统卡池经济的容忍度早已大不如前。
诚然,目前二游市场尚未像SOC、SLG等重度品类那样迎来大规模的价格战,但竞争格局的转变似乎只是时间问题。《二重螺旋》率先挑战极致性价比路线,相当于为行业开辟了全新的市场视角,有可能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02
为爱而肝≠为爱买单
“零氪也能获得全部角色和武器”,听起来就像是二游玩家心中的乌托邦。《二重螺旋》真能兑现这一愿景吗?游戏当前的内容节奏能否被传统二游用户广泛接受?高性价比模式又该如何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作为参与最新一期保密内测的玩家,虽然许多问题仍需通过长线运营来检验,但基于我的实际体验,一些最新感受倒是现在就可以挑明了讲。
角色与武器的免费获取途径主要围绕“密函系统”展开——获取密函线索,线索合成密函,完成密函委托后抽取碎片,最终合出完整的角色或武器。

初见这种加入了随机性的密函系统时,我还持有谨慎的怀疑态度。实际体验后发现,这套“刷副本-开密函-合成角色”的循环比我预想中的合理且友好。
首先,10个角色碎片的10%单次出货率是经得起考验的。魔之楔配置到位后,一个简单的密函副本两三分钟就能完成。前瞻节目中的阿金在有限时间内刷出了48个角色碎片(约等于1.5个完整角色),虽然直播未计入获取密函本身的时间成本,但这个概率的确是不含水分的。

(10把密函委托总共出了16个碎片,只花了不到20分钟)
更重要的是,游戏并未刻意抬高密函线索的获取门槛。完成各类副本均会掉落线索,玩家可针对性地兑换心仪角色或武器的密函,增强了目标导向感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持续游玩的积极性。

此外,游戏还为部分角色设计了更友好的获取途径:比如邮箱可以直接领取丽蓓卡,完成主线获取玛尔洁、达芙涅,支线获取松露与榛子,当期角色赛琪则可以通过更具挑战性的“沉浸式戏剧”模式收集,后续也均会加入周本与常驻中,集齐全部角色是没有难度可言的。


摆脱了体力限制的刷本体验则又是另一番滋味。对于还算喜欢刷宝游戏的我,《二重螺旋》确实容易让我忘记时间。
令人心安的是,整个刷取过程有着明确的目标导向与确定性回报,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努力的终点,刷够一定数量的委托后必然能够获得完整角色,而非像在传统抽卡二游中那样被大小保底和概率所困扰。透明且可预期的进度卸下了玩家心中的重担,从而实现刷有所得,刷到尽兴的随性体验。
关于魔之楔Build搭配的自由度以及多维战斗系统的爽快感,考虑到先前已有详尽讨论,今天就不再赘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先前的文章,亲身进游戏体验一番更好。

总之,就目前的游戏规则而言,我体验下来尚未发现明显不合理之处。为了让玩家能够肝爽,项目组也一直在爆肝提升游戏体验以及积累新内容:
游戏场景美术进行了全面优化,箱庭地图探索增加了钩锁点提升便利性,大部分角色都新增了个人剧情任务。此外,所有角色均进行了数值平衡调整,部分角色的大招效果与技能表现甚至进行了彻底重做。

官方还承诺每28天更新一名新角色和一把新武器,国风的华胥地区也将在不久的未来与玩家见面。这种更新节奏与内容质量,足以支撑玩家“为爱而肝”的热情。

(渲染质量也高了不少)
然而,玩家愿意为爱投入时间是一回事,是否愿意为爱买单则是另一层考验。除了角色与武器的直售外,《二重螺旋》的核心商业模式已明确转向外观付费,并且保留了概率卡池作为基本盈利手段。

在公测开放的首个限时卡池中,玩家可以获取到当期角色赛琪的皮肤、武器外观、展示动作等多样风格化内容。角色皮肤还支持染色,打造专属个性。考虑到《二重螺旋》存在组队PVE等多人社交玩法,外观展示需求确实具备市场基础。

游戏也提供了性价比颇高的外观选择,如仅售六元的主角圣诞时装,就称得上是物美价廉的档位。

(其他角色的圣诞时装也有折扣优惠)
虽然目前游戏内整套服装的购买选项有限,但从多样化的饰品系统不难预见,《二重螺旋》未来还将继续深化拓展外观付费的可能性,力求在让玩家“为爱而肝”的同时,也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爱买单”。这种将游戏体验与付费体验分离的策略,或许也将成为革新二游市场的一次有益尝试。
03
机遇常在
放眼当今手游市场,“只卖外观、不卖数值”的商业模式转型已有成功案例,如《逆水寒》手游。虽然MMO玩家与二游玩家在消费心理和游戏习惯上存在显著差异,但这一现象仍具有启发意义:
如果在强依赖数值付费的MMORPG领域,单走外观付费模式都能够获得商业化成功,那么在以角色情感连接见长的二游领域,外观付费作为角色附属消费内容,潜力可能更为广阔。
《二重螺旋》未来需要面临的商业化挑战,从来就不是外观付费能否成立这件事本身。更多是如何在彻底解绑数值强度与付费之间关系的前提下,构建一套可持续的外观付费商业模式。

(饰
品栏有9个部位可供搭配)
长期来看,《二重螺旋》需要逐步丰富其外观系统,推出不同规格的皮肤,为不同消费能力的玩家提供多元选择。通过建立从轻度到重度的阶梯式消费结构,有望覆盖更广泛的用户群体,形成更加健康的收入分布。

同时,社交系统的深化也是不错的可选项。增加表情、姿态、个性化空间装饰等付费项目,能为玩家提供更丰富的自我表达方式,强化社交体验的核心竞争力。当然,最为根本的,仍是确保游戏质量始终与行业一线水准保持同步,以内容本身的吸引力支撑商业模式的创新。

《二重螺旋》已然在朝着这个大方向前进。正如英雄游戏CEO Daniel 此前在采访中所说,追逐短期利益并非《二重螺旋》核心目标,甚至不是重点。他们更看重的是团队在这个过程中的持续进化与能力沉淀、技术迭代与创新突破、产品的长期生态健康运营,以及与玩家建立深度互动体验。
在决策关键时刻展现的魄力,与战略长期布局中体现的耐心,形成了这支团队的独特气质。这既是《二重螺旋》的立身之本,也是英雄游戏总能抓住机遇的原因。
当然,新产品上线难免经历成长的阵痛,而技术问题往往是最先显现的短板,比如移动端首日便出现了不少优化障碍影响了玩家体验。不过,基于制作组此前积极响应的态度,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瓶颈将在后续更新中得到及时改善。
展望未来,《二重螺旋》必然还将推出更多创新与尝试,需要玩家与开发者共同适应成长。这份敢于打破行业常规,考虑玩家感受的初衷,也值得我们报以更多的信任与包容。
更新时间:2025-10-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