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青年杨茂之,30岁时娶了毛岸英遗孀刘思齐,他究竟是什么人?

1950年10月,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争期间随军一同出征,11月25日为了保护重要情报,牺牲在了大榆树洞。

这个消息传回国内之后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全军上下一片悲伤,原本就对丈夫提心吊胆的刘思齐更是陷入绝望。

毛主席不愿意她一直在阴影之中消沉,支持刘思齐改嫁,最终一位河北青年杨茂芝在30岁的时候迎娶了毛岸英烈士的遗孀刘思齐。

毛岸英的妻子刘思齐

她也是烈士之后,刘思齐在1938年的时候已经因为父亲牺牲而被转移到了延安中央党校,这一年她仅仅8岁,是话剧社的一名小演员。

这一晚众人正在观看一场爱国话剧,当时的剧情正演到,一对年轻的夫妇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他们的小女儿在狂风之中撕心裂肺地呼喊着“妈妈,妈妈”,感情十分真挚,情绪感染了现场所有人。

闭幕之后,毛泽东同志派人把这位小演员叫到了自己身边,觉得她像是真情流露,所以便问起了她和父母的名字,她也不怯场,随后就回答说“我叫刘思齐”。

至于他父母的消息,是陈振亚过来向毛泽东解释,后者这才得知,原来这位小演员是刘谦初烈士和张文秋的孩子。

提到此人,毛泽东的神情瞬间严肃,眼前的孩子乃是烈士的后代,正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所以才在表演时真情流露。

刘谦初早年曾在山东齐鲁大学和北京燕京大学读书,1922年到广州之后,1926年就参加了北伐军,并且在途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北伐军进入武汉之后,刘谦初和早已是我党成员的张文秋相识相爱,二人先后也认识了毛泽东和杨开慧夫妇,那一年的毛岸英只有5岁。

1928年初,刘谦初担任福建省委书记,年底被调往山东,第2年8月的时候,刘谦初和已经怀有身孕的妻子张文秋被反动派逮捕。

之后的狱中生活十分艰苦,刘谦初受到了严刑拷打,遍体鳞伤,怀有身孕的张文秋也被连续审问,几度昏迷不醒。

但他们始终坚持信念,未曾泄露自己的身份。

最终在这一年冬天,在多方的努力之下,张文秋因为怀有身孕而被释放,并且于1930年春天生下了一个女孩。

按照其父亲之前的意思,取思念故土,思念齐鲁之意,给她取名刘思齐,但这可怜的孩子还不到一岁的时候,父亲刘谦初就英勇就义。

想到这里,毛泽东再次嘱咐这两位同志一定要好好照顾和教育刘思齐,甚至还当场认她为干女儿,后续还去过毛泽东家几次。

但在之后的8年期间,刘思齐和父母前往苏联,途中被军阀留在新疆一直到1946年才重新返回延安,再次见到毛泽东之后,被邀请去他家里做客,也正是这样的机会,刘思齐认识了刚刚回国不久的毛岸英,这一年的她16岁。

之后的两个人有了更多的接触,有时候诉说彼此的过往,有时候聊聊当下的生活,共同话题也不少。

到1948年学校暑假的时候,刘思齐借此机会前去看望毛泽东,也和毛岸英重逢,二人随即表明了心迹,毛泽东并未反对二人的交往,但因为刘思齐年龄太小,不赞同他们立即结婚。

一直到了1949年10月15日,二人的爱情长跑才算修成了正果,终于在中南海礼堂里举行了婚礼。

极速而来的悲剧与毛泽东的劝说

这对新人原本可以拥有十分幸福的生活,只可惜两人结婚还不到一年,朝鲜战争就爆发了。

10月下旬,毛岸英就出于对国家和人民的考虑,选择入朝作战,告别了妻子来到了朝鲜战场,仅过了一个月的时间就以身殉国,获悉这一消息的毛泽东非常悲痛,但对他来说更痛苦的还是要瞒着儿媳妇,最终在1953年才告知她这个坏消息。

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对刘思齐的刺激很大,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寝食难安,甚至有些神经衰弱,为了不影响父亲,刘思齐经常一个人在房间里哭泣,只不过谁都很清楚,两个人的心里都悲痛欲绝,但同时又不想影响到对方。

之后的毛泽东主席更是把刘思齐当成自己的亲生女儿一般对待,亲自过问他的衣食住行,外出学习期间,二人也如同父女一般不断书信往来。

1960年,刘思齐已经29岁了,毛泽东亲眼见证她从青春年少步入而立之年,美好年华正在悄悄流逝,早就把他当成大女儿的毛主席为她十分着急,但有公公这一层身份存在,他又不好直接催促儿媳妇改嫁,最终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

毛泽东趁女儿都在的时候,以开玩笑的口吻说道“你们都老大不小了,也是时候该找对象了”,随后这群孩子七嘴八舌地附和讨论起来,随着话题的不断深入,刘思齐很快也加入其中,毛泽东这才把话题引到她的身上来。

因为在毛泽东的眼中,刘思齐才是自己的大女儿。

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也有人陆续为刘思齐介绍对象,但她愣是毫不在乎,毛泽东见状只能亲自写信,语重心长地去劝说刘思琪,信中没有命令的语气,甚至带着一丝请求,只是劝她下定决心结婚。

这份充满父亲慈爱的书信,让刘思齐十分感动,字里行间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也终于让她放下了心中那份执念,刘思齐决定听父亲的话,走出那段阴影,开启全新的人生。

杨茂之的为人

在父亲毛泽东的关心和催促之下,刘思齐和杨茂之开启了第2段婚姻,这是我军空军学院的一名教员,也是刘思齐在苏联留学时的一位学友,也算是国内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从出身来看,也是个典型的努力型选手,出生于河北唐山的杨茂之背景也十分简单,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而且在当地名声十分不错,杨茂芝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就选择了参军,因为表现十分不错,所以为我国成立不久的空军选为第1批学员。

因为在训练过程中表现优秀,他被选派去苏联留学,也正是在这里的第2年,和刘思齐成为了校友,由于两人都是中国人,所以在学校内集合的时候曾经见过面,但却没有说过话。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对曾经共同身处异国他乡的陌生人,竟然在后来走到了一起。

不过从经历来看,杨茂之算是百里挑一,了解到这些的毛主席对他十分放心,也就默许了二人的婚姻。

1962年2月,已经32岁的刘思齐和30岁的杨茂芝在北京举行了婚礼,这场婚礼并没有大办,除了一些亲朋好友之外,并无其他人到场,宴席也只是一些平常的酒菜。

毛主席因为忙于国事没有到场,但却让秘书送来了亲笔信和贺礼,除了自己创作地《咏梅》词之外,他交给了刘思齐300元代他买一些礼品,以表示祝贺。

在新婚燕尔之际,毛泽东还半开玩笑地对刘思齐说“结婚之后不要疏远父女之情哦,你不仅是我的儿媳妇,还是我的女儿呀”,刘思齐自然知道其中的深意所在,所以又一次热泪盈眶。

婚后,刘思齐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刘松林,如同告别自己的青春一般告别了名字,也告别了过去,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享受幸福婚姻生活的刘松林并没有忘记和父亲之间的承诺。

几乎每到一年节假日,刘松林都会和杨茂芝带着孩子们来到中南海,即使是忙于工作的毛泽东也会放下手头的事情,尽情享受着一位普通老人的天伦之乐,这是个多么难得的场景。

刘松林和杨茂之共有4个孩子,在征得丈夫同意之后,他们为大儿子取名为杨小英,目的是怀念在战场上为国捐躯的英雄毛岸英,刘思齐改嫁之后成了刘松林,告别了过去,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切断这一思念,后续还曾经多次奔赴朝鲜为毛岸英扫墓。

其实对于当今时代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来说,无论是刘思齐还是刘松林,都算是一个神秘又陌生的名字,对于她的所有了解,都是从一些传记画册和电影之中得到的。

在影视剧作的呈现之中,刘思齐是毛岸英的妻子,也是一个透露着青春气息,带着时代崇高理想的年轻姑娘,不过我们也应该清楚,她也是烈士的后代,也有革命的一腔热血,回到延安之后也参加了革命,虽然遇到了一生所爱,但没过多久就匆匆别离了。

但值得庆幸的是,在经历历史的风风雨雨之后,刘思齐最终成为了刘松林,再次寻找到了自己感情的港湾。

杨茂之无疑也是非常幸运的,无论是早年的经历,还是后来的婚姻生活,都是一生之中难得的宝贵财富,之后的他一直和妻子刘松林安静生活在北京的某个街区之中。


参考文献

[1]阿忠.刘思齐心中的岸英[J].青少年日记,2011,(07):40-41.

[2]丁晓平,方习瑞.毛泽东和刘思齐[J].党史文苑,2013,(11):13-19.

[3]毛泽东三番五次催促儿媳改嫁[J].粮食问题研究,2008,(02):54.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8

标签:历史   遗孀   河北   青年   父亲   烈士   延安   苏联   身孕   妻子   女儿   儿媳妇   孩子   北伐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