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曾经刷到作家刘震云的一个视频,他说了一段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在我看来,这段话说透了人性的本质。他说:
人在落难的时候,看到的都是真实的。不摔一跤,不知道谁会扶你。不借一丝钱不知道,谁会帮你。下雨了才知道,谁会给你送伞。遇难了才知道,谁真谁假。记住,别看辉煌时,谁敬你的。只看落魄时,谁伸的手。
我发现,绝大多数人风光的时候,总是会错把虚情假意当成了真心。只有当有一天地位没了,钱财没了,一下子跌到低谷的时候,你才看清楚,到底谁是真朋友,谁是看戏的人。
当你落魄了,那个还愿意伸出手拉你一把的人,才是你这辈子最该珍惜的贵人。
01
你知道吗,当一个人辉煌的时候,别人「敬你」的成本是很低的,甚至「敬你」本身就是一种高回报的投资。
他们平常给你点赞、说些好听的话、送送礼,这些事情本身不需要花什么力气,这叫做「锦上添花」。
但是,当你落难了,情况就变得不同了。这个时候,「伸出手」的成本会变得高了。
《红楼梦》里的刘姥姥,她家道艰难,到了秋尽冬初,眼看就要捱不过寒冬,连吃的都没有了。因为没有朋友和亲戚可以求助,她只能硬着头皮,带着孙子去投奔王夫人。
她到了荣国府大门前,看到簇簇轿马,连过去都不敢。
刘姥姥求见王熙凤,是管家奶奶,她这个人手段高明,她知道刘姥姥是来寻求帮助的。
王夫人的处理方式,非常「世故」,但也符合当时的人情计算。她先是表示理解,说家里也有「大有大的艰难去处」,但既然刘姥姥张口,不好叫她空手回去。
王夫人把太太给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拿出来给了刘姥姥。
这二十两银子,对于刘姥姥来说是救命的钱,对凤姐而言,不过是给丫鬟做衣裳的钱,是公中的钱,成本很低。
凤姐展现的不是纯粹的同情,而是基于亲戚身份的「人情」和维护体面的「施舍」。这种帮助是经过成本计算后的行为,不是那种不顾一切、舍命相助的「伸的手」。
回头再看看看我们身边的关系时,建议少一些幻想,多一些清醒。
你要明白一点,那就是大部分关系都是有价的。所以,与其期盼别人对你无条件付出,不如从今天开始,去做那个不需要计算成本、可以真诚帮助别人的人。
02
有一个事实是,当你身处高位的时候,那些「敬你」的人,敬的往往不是你这个人本身,而是你所代表的资源和地位。他们恭维你,是为了从你的光环下得到庇佑。
当你落魄了,应该记住,不是让你失去朋友,而是让你明白,你从未拥有过那些「朋友」,你拥有的,只是光环。
刘姥姥之所以能进荣国府,是因为她当年攀上的亲戚王家,后来成了荣国府贾二老爷的夫人。
二十年前,他们看顾刘姥姥家还不错,但是后来因为刘家不肯去亲近,两家疏远了。刘姥姥这次来,是抓住了王夫人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有同情心,才会再次去亲近。
她不敢直接找王夫人,而是先找陪房周瑞家的。这说明,地位不对等的人,想要靠近都需要借助各种关系。一旦光环消失,这种关系链条也就断了。刘姥姥的落魄与清醒,和贾府的辉煌与虚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们也不要太在意别人对你地位和成就的恭维。
不过,我们真正要记住的是,要学会剥离光环,用「落魄」的眼光看待现在的关系。谁在你最普通、最不值钱的时候,还愿意花时间和你相处,这个人才是值得你真心相待的。
03
我之前听过一句话:「人在落难的时候,看到的都是真实的」。
就说刘姥姥吧,她虽然得到了钱,但她心里是清楚的,她是为了生存而来的。当她拿到二十两银子时,她的高兴,是来自困境被暂时解决了。而凤姐的帮助,是带着一种「施恩」的姿态。
但是,我在刘姥姥身上看到了一种朴素的真情。当她被贾府施舍后,她并没有忘记这份恩情。
她第二次进贾府,带去了自己能拿出的土产,尽管这些东西对于贾府来说不值一提,但这是她当时能做出的最大的回报。我看出的是,她这个「庄稼人」最老实、最诚恳的本色。
我一向有个看法,就是真情是相互的。如果你是那个落魄的人,有人愿意在你低谷时为你停留、为你付出,当你接受帮助时,你应该用你的真诚和努力去回报这份善意。
话说回来,我们不用害怕在别人面前展现自己的脆弱和真实。相反,要学会接纳那些在外面面前展现真情的人。
其实人这辈子,大起大落是很正常的事情。顺境的时候,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逆境的时候也不要看轻自己。
我很早就想通了一个道理: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你落魄了,你倒霉了,就嫌弃你,疏远你。而是在你需要的时候,只要回头,他们依然站在那里。
所以,你不需要为那些离开你的人失落、难过。把心打开,珍惜该珍惜的人,放下那些已经远离的人。
当你看清了人性,你就活得通透了,也就不会在为一段失去的关系而痛苦了。
更新时间:2025-11-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