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母的,都希望自家孩子内外兼修。才华、内涵很重要,但身高、外貌同样也要优秀。
才华、内涵、外貌,都可以通过后天辅助提升,唯独身高,70%的概率,在娘胎里就决定了。
这对那些本身较矮的家长来说,犹如噩梦。这也是近些年“生长激素”风靡的主要原因。
那么,生长激素真有那么好,能够百分之百防止孩子长大“矮人一头”?
答案是否定的,家长盲目偏听偏信,小心造成严重后果。

根据相关新闻报道,近日在河南郑州,就出了一件后果很严重的“乌龙”。
李女士因为12儿子身高太矮,带其去医院就医。男孩被误诊“矮小症”后,两年期间打了2940针生长激素。
浑身布满针眼的后果,不是长成了优越的大高个,而是患上了I型糖尿病。
如今,孩子遭罪,家长后悔,院方虽然承诺担责,但对于孩子的伤害已经造成,只能尽量弥补。
这件事给广大家长提了醒。操心孩子身高是好事,但盲目拿各种招给孩子试,其实很不理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真为了孩子好,还得了解孩子长不高的具体原因,之后才能对症下药。

前面也说了,孩子的身高,70%由父母基因决定,剩下的30%,则与后天因素相关。
如果是因为父母都不高,导致的孩子身高受限,那么家长不妨从后天因素下手。父母身高一米六,指望孩子通过后天弥补达到一米九,基本是不可能的,但长到一米七以上,却不是难题。
如果是因为后天因素,导致孩子“矮人一头”,那么家长就得学会“对症下药”了。饮食、睡眠、运动三大因素,缺哪个补哪个。
为了让家长们少走弯路,这里简单总结一下,以下4类孩子,如果不能尽早改变习惯,14岁之后恐会很难长高。
第一种,习惯性挑食的孩子。
骨骼生长就像盖房子,需要优质的材料。如果孩子这也不吃那也不吃,营养摄入不够,骨骼自然不能健康生长。

那么给孩子准备哪些食物最好呢?
首先,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虾、瘦肉等等。
其次,富含丰富钙质的食物,比如各种奶制品、豆制品。
最后,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比如动物肝脏和海鱼。
建议家长们给孩子轮流准备这些食物,不仅能够补充营养,还能避免口味上的重复。
这里还要注意一点,那些高热量、不健康的油炸食品、碳酸饮料以及零食,不建议孩子多吃。
毕竟,小孩子过度肥胖,极易引发“性早熟”,而“性早熟”也是影响孩子身高的一大杀手。
第二种,不怎么运动的孩子。
一方面,不爱运动的孩子,接触阳光的时间更少。而生长所需的维生素D,除了少量由食物获取之外,更多的需要通过晒太阳的方式获得。

另一方面,适当的运动,尤其是纵向弹跳类的运动,能够促进孩子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孩子总宅在家不出门,生长激素的分泌量自然不够。长此以往,身高也会受到影响。
这就要求家长们多上上心了,每天督促孩子出门运动1个小时,不要过量,以免超出身体负荷。
至于运动种类,游泳、跳高、篮球、跑步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决定,将兴趣和运动相结合。
第三种,总熬夜,睡眠不够的孩子。
良好的作息规律,不仅对身体健康有利,更有利于孩子的身高生长。
这么说主要是因为,每天晚上的21点到凌晨的1点,早上的5点到7点,生长激素分泌量最大最多。

这两个时间段,孩子只有处于深度睡眠中,才能搭上这班车,达到长个的效果。
如果经常熬夜,或者睡眠不够,那么仅靠白天分泌的生长激素,效果就会打上将近三分之二的折扣。
这就要求家长们规划好孩子的作息时间表,并严格按照表格执行。长高不是一两天的事,家长们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就是自己骗自己了。
第四种,心理压力大,经常闷闷不乐的孩子。

身心压力的多少,也会对生长激素的分泌产生影响。倘若孩子一直处于压抑、不快乐的环境中,时间长了,也会耽误孩子的身高。
至于怎么给孩子创造轻松、幸福的生活环境,就需要家长们多和孩子沟通了。
平时下班、放假,多和孩子互动。看看孩子喜不喜欢家里的氛围,看看孩子的学业压力重不重,看看孩子的人际关系怎么样,有没有被排挤、孤立……
总之,不管是孩子的身心健康,还是身高的生长,都需要家长们多多关注、多多配合。
与其在市面上随便给孩子买产品、打激素,不如老老实实从基本功下手,安全的同时也有保障。
退一步讲,起码不会有副作用和反作用,不是吗?
更新时间:2025-11-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