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至2024年,我国新生儿数量经历了断崖式下降。其中,新生儿数量最高的年份是2016年,修订后的数值为1883万人人。2024年公布的初统数据,2023年新生儿数量下降至902万人。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出生人口数量的快速下降?让我们从人口数据因素比较一下。

根据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我国11~20岁的女性数量是8211万人,这些人到现在也已经成长为15~25岁了。
21~30岁女性数量是9,656万人。
31~40岁女性数量是10856万人。
41~50岁女性数量是11095万人。
51~60岁女性数量为10249万人。
实际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年都有一定的人口损失。按照医学与人口公认的情况,20~29岁的女性是人口生育的黄金时期。而按照上述数据统计,10年将会有1,445万人的减少(考虑到死亡人口数量,实际数字会更大),下降率为15%。这一部分是硬性客观基础,是不会改变的。

另外,从豆包显示的数据来看,女性在20~24岁、25~29岁的生育率分别达到了103.01%、79.19‰。15~19岁的生育率只有3.81‰。30岁以后也是大幅下降的。45~49岁的生育率只有0.62‰。

不过有关数字应当是较早数据了,每一年都会有所变动。按照2022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的数据来看,有关数据出现了大幅变动。

有关数字基础是2021年的人口数字结论。25~29岁年龄段的生育率超过了20~24岁,分别是84.08‰、69.47‰,高年龄的生育率普遍出现了提高,这是非常明显的生育延迟的信号。
25~29岁女性的生育贡献率占到了总人口的1/3(33.9%),20~24岁贡献率为28%,30~34岁贡献率为18.5%。以上合计约占80%以上。

近年来,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确确实实会降低生育率,推迟人们的生育年龄。根据教育部门统计,全国本科招生中女性占比为63%。接受了更好的教育,往往意味着这些女性不会为了生育而放弃就业,而毕业以后尝试就业,也会推迟她们的生育年龄。再考虑生育次序问题,一胎生育年龄推迟,往往会降低二胎、三胎的生育意愿。
另外,养育子女的成本要求不断提高。进一步加大了家庭对生育子女前的财富积累要求,这样也会延迟人们的生育年龄。像孩子上幼儿园,公立幼儿园每月也有近千元的交费,而且接送时间相对要求严格,对于其父母的工作和收入都是一种影响。由老人接送并不是0成本,并不是所有人的父母都在自己的身边,可以帮忙接送孩子,做菜做饭的。
综合以上情况来看,1995年至2005年出生的人口是目前我国的生育主体,当年出生女性的数量在呈不断下降趋势,但是在未来5年内会逐渐改善并反弹提升。

这几年确实是生育低谷。虽然说房价回调了,但就业形势也相对严峻。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生育意愿也会逐渐下降的。
不过,好在国家的生育促进政策在不断出台落地。比如说为婴幼儿每月发放300元的生育补贴,从今年开始幼儿园大班托幼费减免(未来将扩展到全部年龄段,或许明年会拓展到中班了)。像一些地方对于多子女家庭买房也开始实施优惠政策,青岛市二孩家庭买新房可享受5万元补贴,三孩家庭享受10万元。
总体来说,在这10-15年的趋势内,我国新生儿数量已经来到了底部,下一步就会逐步反弹了。#头条媒体人计划#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