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的价值不止于算力与大模型,更在于落地应用。当算力成本已飙至天花板,AI 应用却正跨越由烧钱到盈利的临界点,值得重新审视。
本文小猎豹将从三条主线拆解 AI 应用的核心逻辑。
微软:Azure增速39%,AI收入占比16%,Copilot月活1个亿,企业级AI需求正从“尝鲜”变成“刚需”。
Meta:广告同比+21%,AI推荐让转化率再抬4个点,全年CAPEX抬到700亿美元上下,全部砸向AI基建。
Figma:180亿估值,PS 23x,1300万MAU里2/3不是设计师,“AI+工具”的付费逻辑被彻底跑通。
一句话总结:AI工具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是“降本增效”的核心生产力。
当海外龙头把账本摊开,A股的映射标的也迎来了“估值锚”。
消息面的催化,就是今天通过《“人工智能+”行动意见》,给AI应用赛道再添一把火。具体,建议大家要去看一下原文,很重要。
1、编程工具链:Cursor估值99亿美元,8月要发的GPT-5代码能力再升级
这方面,目前国内国产IDE渗透率基本很低,国内替代窗口期,政务、金融国产IDE覆盖率2026年目标60%+。,这是从零开始的爽文剧本。
目前国内的也在加速,卓易信息的EazyDevelop支持300+行业模板,代码效率提升30%,明年净利增速预期40%+;金现代低代码+AI打通电力、交通工单,订单同比+40%。
2、多模态生成:短视频/电商广告“降本60%”率先兑现
短期的催化剂就是GPT-5原生支持3D/电影级视频,另外就是快手可灵AI年化收入已破1亿美元,国产AI应用“能赚钱”不再是故事。
场景端非常丰富,比如短视频+电商广告市场千亿级,AI替代传统制作成本打3-4折。
技术端已得到突破,腾讯混元3D一键生成“我的世界”场景,游戏开发效率×5,还有阿里通义万相光影控制升级,影视工业化提速。
落地端也有了,比如快手可灵AI批量生成广告素材,企业客户ARPU+20%。另外的万兴科技“天幕2.0”切入电商视频,素材复用率+50%
3、协同办公+智能体:工作流再造,B端付费意愿飙升
短期的催化剂,今晚(31号)Figma(AI设计)美股上市,把“设计-开发-部署”全链路协同价值重估。
场景端,医疗、办公等高价值场景,人机协同→人智协同。
数据端,Figma 76%客户使用≥2款产品,直接吃掉Adobe单点工具份额;致远互联AI会议纪要渗透率10%→35%,审批流程效率+50%。
商业化,商汤医疗Agent自动生成诊断报告,三甲医院订单+200%。金山办公WPS AI嵌入Excel/PPT,企业付费率25%,2025年云服务增速>50%。
最后,肯定会有人说目前国内AI应用的估值不好算,那么我们直接参考海外。
估值锚,别再拿“市梦率”说事。Figma 23x PS,Cursor 99亿刀,这是海外给的“盈利锚”。
A股对标,只要能把ARR跑起来,20x PS起步,30x PS不封顶。
记住一句话:算力是成本,应用才是收入。收入端一旦起飞,估值直接坐火箭。
回到投资上:短期看催化,中期看订单,长期看订阅。
8月GPT-5发布、Figma上市、信创招标——全是短期催化。
Q3财报季看合同负债、ARR、预收款——订单是硬通货。
2025年订阅收入占比>50%的公司,才有资格谈“长坡厚雪”。
写在最后
2013年“互联网+”炒的是流量,2025年“人工智能+”炒的是生产力。流量红利见顶,生产力红利才刚刚开始。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都是小猎豹坚持的动力~
更新时间:2025-08-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