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加武大联手!芯片大紫外光谱仪,手机能测农药残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海定教授团队,联合武汉大学刘胜院士团队,最近搞出个“小玩意儿”,像芯片一样小的紫外光谱仪。

以前咱们听光谱仪,总觉得是实验室里的“大家伙”,现在这东西直接缩到方寸之间,还能保持实验室级的分析能力,说实话这突破还挺让人意外的。

先说说传统光谱仪的麻烦。

日常能接触到的“简化版”,比如交警查酒驾的呼气式酒精检测仪、地铁查液体的设备,大多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就算这样还得有手掌大小。

更别说实验室里正经用的紫外光谱仪了,体积差不多有个小行李箱大,还得接电源、连电脑,只能固定在一个地方用。

这种“笨重”的特性,让光谱分析技术一直没法走进更多场景,比如户外巡检、个人日常检测这些,以前想都不敢想。

本来以为光谱仪要一直“大块头”下去,没想到这俩团队直接把它做成了芯片级。

单个像素只有300μm×300μm,后来他们又做了10×10的阵列,整个面积才1平方厘米。

最关键的是,这小东西的光谱分辨率和响应速度,跟传统紫外光谱仪比一点不落下风。

我查了下国际上同类产品,比如美国某品牌的微型紫外光谱仪,最小型号也有10cm×5cm×3cm,咱们这个直接小了近100倍,还不用机械扫描部件,稳定性也更好。

如此看来,体积缩小不是简单“缩水”,而是真真正正的技术突破。

材料和算法“双buff”,让小设备有大能力

这微型光谱仪能这么厉害,核心靠两样东西:特殊的二极管结构和算法。

咱别整那些绕口的专业词,简单说就是“硬件够特,软件够强”。

硬件上,它用的是氮化镓基的垂直级联n-p-n光电二极管。

这种二极管是两个不对称的p-n二极管叠在一起的,上面是常规的GaN基二极管,下面是梯度AlGaN二极管。

氮化镓这材料本身就很牛,属于第三代半导体,禁带宽度大、耐高温还抗辐射,现在全球GaN半导体市场规模不小,光电子领域用得特别多,这为设备稳定性打下了基础。

最有意思的是下面那个梯度AlGaN二极管。

常规的GaN或AlGaN二极管,只能接收单一波长的窄波段紫外光,就像只能看一种颜色似的。

但这团队给AlGaN层做了“手脚”,让铝的成分渐变,这样材料的禁带宽度也跟着变,就能接收从250nm(深紫外)到365nm(近紫外)的光了。

以前传统光谱仪要覆盖这么多波段,得换不同的滤光片,一次检测下来得十几二十秒,现在这技术不用换零件,一次就能搞定,效率提了不少。

除了硬件,算法也很关键。

他们用深度神经网络(DNN)做光谱重建,先采集设备在不同偏压下的光响应数据训练模型,再用模型“翻译”未知光的光谱。

对比以前的主成分分析算法,DNN的误差更小,就算光强低的时候,检测精度也能保持得不错。

很显然,硬件负责“接收信号”,算法负责“解读信号”,两者结合才能让这小芯片有实验室级的分析能力。

对了,这设备还有三种工作模式,全靠加不同电压切换。

负电压时,下面的二极管工作,能测宽波段;正电压时,上面的二极管工作,测长波长;零电压时,只测短波长。

切换速度还特别快,比传统机械扫描快好多,以后用来做动态检测,比如无人机飞着实时采集数据,完全没问题。

这小芯片能解决不少实际问题

光有技术还不够,得能用上才行。

这团队专门做了测试,拿橄榄油、花生油、动物油、牛奶四种有机物液滴来检测,结果跟商用光谱仪对得上,还能清晰看到这些液滴的空间分布和透射特性。

更方便的是,不用像传统检测那样预处理样品,不用稀释也不用过滤,十几二十秒就能出结果。

这对食品厂来说太实用了。

以前流水线质检,测个油的纯度得把样品拿到实验室,等半天出结果,现在要是把这微型光谱仪装在流水线上,实时检测,有问题马上就能发现,能省不少时间和成本。

除了工业场景,它在户外也能大显身手。

以前环境监测,比如测水质,得人扛着好几公斤的设备去现场采样,再带回实验室分析,一次最多覆盖10平方公里。

现在把这微型光谱仪装在无人机上,一次续航能覆盖50平方公里,数据还能实时传回来,效率直接翻了好几倍。

农业上也能用,无人机飞着检测作物叶片的紫外光谱,能early发现病虫害,比如真菌感染会改变叶片的光谱吸收特性,这样就能精准打农药,不用盲目喷洒了。

最让人期待的还是日常生活场景。

这芯片能集成到手机壳或者可穿戴设备里,以后买水果,拿手机一照就能测农药残留;买珠宝,能鉴别材质真假;甚至还能测饮用水纯净度、呼出气体的成分,比如通过丙酮含量判断糖尿病风险。

现在市面上的便携式农药残留检测仪,又大又贵,得两千多块,以后集成到手机壳里,成本能控制在500以内,普通人都能用得上。

毫无疑问,这微型紫外光谱仪不是简单把设备做小了,而是打破了光谱分析技术的“场景限制”。

以前这技术是实验室的“专属工具”,现在能走进工厂、田间,甚至普通人的口袋里。

以后随着集成度再提升,功耗再降低,说不定还能用到医疗、航天这些更专业的领域,真正实现“无处不光谱”的时代。

科技发展有时候就是这样,把复杂的技术变简单、变实用,才是真的帮到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1

标签:科技   光谱仪   农药   芯片   光谱   技术   设备   算法   实验室   团队   传统   电压   波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