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新黄河、海报新闻网、光明网、极目新闻】等(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娱之以理
编辑|娱之以理
从“穷得穿军大衣”的农民到“一夜爆红”的明星。
朱之文的故事曾让无数人相信 “草根也能逆袭”。
可谁能想到,这场一夜成名的 “幸运”,最终却变成了一场“噩梦”。

他捐钱修路被嫌少,借钱百万收不回。
家门口被拍客围堵成 “菜市场”,连家人都难逃网暴纠缠。

就在所有人都为他捏把汗时,国家出手了,大衣哥案终于宣判。

朱之文的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大衣哥”这个称号想必大家都曾经听说过。

然而人红是非多,随着朱之文的走红,麻烦也接踵而至。
最先被卷进舆论的,是他的前儿媳陈亚男。

2020年,陈亚男嫁给朱之文儿子朱单伟。
婚后陈亚男开始直播带货,凭借着“大衣哥”的名气和她优质的内容,她的粉丝量突破百万。

可谁能想到,随着直播事业蒸蒸日上,陈亚男与朱单伟的婚姻却出现了问题。

结婚一年后,陈亚男突然宣布与朱单伟离婚。
这一消息很快在网络上引起关注。

不少人认为陈亚男从一开始就是别有目的,离婚不过是计划中的一环。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陈亚男在婚后或许确实借助了朱之文的名气,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从一开始就抱着不良目的。
“离婚”这件事原本只是个人情感的选择,却被网友们放大。

并且在离婚后,陈亚男还退还了朱之文一家给的全部彩礼以及车房,短视频账号也停止了更新。
就连朱之文本人也给陈亚男送上祝福,希望她的事业越来越好,能够幸福。

虽然“大衣哥”的成名改写了朱之文的人生轨迹。
但谁能想到,这位连家人都因为他的名气而受到影响的“大明星”在2011年之前,甚至还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民。

那时的他以种地、打零工为生,全家年收入仅5000元左右。
一夜爆红之后,各种商业演出邀请纷至沓来,收入自然也水涨船高。
可这突如其来的名利,在给他带来财富和关注的同时,也让他陷入了无尽的麻烦与纷争之中。

朱之文红了之后,也没忘了家乡。

当时的朱楼村的路还是坑坑洼洼的土路,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
因此,朱之文拿出攒下的钱,给老家朱楼村修了一条水泥路。
而朱之文的善举还不止如此,过年时见到村民就发红包,一个红包就是两百块。

他以为他的“善举”能换来村民的感激与认可,可现实却并非如此。

有些村民觉得他给的钱太少,觉得他修的路也太短。
甚至还有人觉得他既然这么有钱,就该给每家每户买一辆小汽车,再给每人发一万块钱。

然而,比村民的“不理解”更让他无奈的,是无休止的借钱。

自从他红了之后,上门借钱的人就没断过。
2015年朱之文就曾在采访中说过,在去年一年里他借出去的钱将近100万。

对此,朱之文觉得大家都是一个村的,低头不见抬头见,能帮一把是一把。
然而,他的善良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有一些村民在面对记者时直接表示借的钱根本就不打算还。
原因竟然是因为觉得朱之文太有钱了,借给他们是应该的。

而一旦朱之文不再借钱给他们,一些人就开始说朱之文“忘恩负义”,有钱了就看不上乡亲们。
朱之文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掏心掏肺对家乡好,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
而除了这些金钱上的“索取”,成名带来似乎给他带来更大“困扰”。

自从走红后,他家门口就成了 “免费景点”。
每天都有拍客堵在门口,举着手机拍他的日常生活。
而这还不是更过分。

2020年有两名陌生男子慕名来村里找朱之文,但因为朱之文家中大门紧闭,这两名陌生男子便强行踹开大门,闯入朱之文家中。
而朱之文在事后的回应更让人意外。

他表示理解二人作为粉丝的行为,选择不再追究二人的责任。
可他的宽容与退让并没有换来安宁,反而让“恶”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自从朱之文走红之后,网络上各种“八卦”就没断过。

有人说他给儿媳开金店,有人说他在北京有豪宅。
还有更过分的说他挣的钱光是交税就交了1.18亿。
面对这些,朱之文选择了“忍”。

或许是因为他认为互联网的记忆是短暂的,这些谣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散。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2023年3月,朱之文开始不断收到多个朋友转发的视频截图。
截图中他的头像被P在一个穿着囚服跪着磕头的卡通形象上。
除此之外,还配有“打倒大衣哥”等侮辱性的文字。

一开始朱之文觉得对方是为了“流量”。
但这个账号从2020年就开始长期、连续发布有关朱之文的“恶意”内容。
甚至连他的父母、儿子儿媳以及几个月大的孙子也无一幸免。

面对这些无端的指责和诽谤,朱之文终于意识到,一味地忍让并不能换来理解和尊重。
于是朱之文决定不再沉默,在2024年他选择起诉对方。

经过多轮审理,今年11月 1日,法院的判决终于下来了,而结果更可谓是“大快人心”。

据悉,被告人以侮辱罪、诽谤罪,合并执行有期徒刑六个月。
不仅如此,朱之文还在采访中表示要起诉另一名网暴者。
可朱之文的 “麻烦” 还没完全解决。

家门口的拍客还在,舆论的风波还在继续发酵。
但这一次,朱之文不再是那个一味忍让的人。

他开始学会用合适的方式去应对这些“麻烦”,坚定地守护自己的生活。
那些躲在屏幕后的“恶”终将无处遁形。

朱之文的故事,从来没有任何明星光环。
在生活中,每个人或许都会遭遇类似的困境。
朱之文的选择告诉我们,不能总是选择默默承受。

这场 “网暴案” 的宣判,不仅是朱之文的 “胜利”,更是公平正义的彰显。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任何恶意造谣、诽谤他人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新黄河、海报新闻网、光明网、极目新闻



更新时间:2025-11-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