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各地旅游收入出炉,北京209亿,河南371亿排第二,第一是谁?

随着五一假期的结束,旅游成绩单也陆续出炉了,从整体来看,今年五一出游人次达3.14亿,旅游总花费达1802.69亿元,旅游市场依旧是一片大好。

图片取材于网络

仔细看看各地的五一旅游成绩单,北京旅游收入209亿,被调侃“只有烩面和少林寺”的河南狂揽371亿闯到第二,而那个闷声拿下第一的省份,更是让无数人拍案叫绝,它究竟是哪个省份,又凭什么能夺得头名?

图片取材于网络

一、北京

当北京以209亿旅游收入没拿第一时,不少人还挺惊讶,毕竟这可是拥有故宫、长城、颐和园等顶流IP的首都,五一期间北京那人山人海的震撼场景着实令众人印象深刻。

图片取材于网络

其实相比于过去,北京在五一期间的表现很不错,无论是接待游客数量,还是旅游收入都有所增长,领跑四大直辖市,可若是单纯以数字作为排列标准,它与各大省份相比,还是略显逊色,而五一期间旅游收入201亿元的大都市上海也是如此。

图片取材于网络

从五一期间北京上海“人从众”的现状看来,城市核心景区的魅力依旧,那为何在有假期的时候,这些众人眼中的“旅游顶流”却好像对大家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呢?

北京的故宫,长城,上海的外滩,迪士尼,这些景点就像“旅游界的教科书”,大家都很熟悉,但或许问题就出在这“太熟悉”上,很多人都已经游览过这些景点,甚至还不止一次,就像是天天吃满汉全席,早晚也得腻歪。

图片取材于网络

而且在每年新闻的宣传下,大家都清楚,五一来了北京,不是在故宫看“人从众”,就是在长城上“堵车”,想拍张不带路人甲的照片比考清华还难。

上海也好不到哪里去,外滩的夜景、迪士尼的烟花,乍一看挺梦幻,实则“套路满满”,迪士尼一张门票好几百,进去玩个项目排队两小时,拍照五分钟,最后累得跟狗一样回家,钱包空了,回忆全是“人挤人”的画面。

图片取材于网络

再说一线城市的高物价,在北京住一晚的钱,够在洛阳租汉服、吃水席、逛古城玩三天,在上海迪士尼买个冰淇淋的钱,能在河南买俩“考古盲盒”挖着玩,现在年轻人都追求“性价比旅游”“反向旅游”,一线城市的高消费门槛自然就成了“劝退符”。

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意识到,去一线城市旅游,就像在玩一场‘现实版模拟城市’,除了累和贵,没留下任何特别的回忆时,他们还愿意把五一假期的时间浪费在这些地方吗?答案显而易见。

图片取材于网络

二、河南

当河南以371亿收入拿下第二时,不少人直呼“看不懂”——这个曾经被调侃为“旅游荒漠”的省份,怎么突然成了“流量黑马”?扒开数据一看,不得不说河南打了一手漂亮的“文化牌”。

图片取材于网络

清明上河园、龙门石窟、云台山,这些听起来“老掉牙”的景点,这些年硬是被河南玩出了新花样,就像是清明上河园的“宋朝穿越”体验,各大景区的实景演出,这可比单纯看文物有意思多了。

游客们在故宫看的是“皇上的房子”,但在清明上河园体验的是“老百姓的日子”,后者更接地气,这就是河南的聪明之处,把“厚重的历史”变成“可触摸的生活”,让游客从“旁观者”变成了“剧中人”。

图片取材于网络

而河南各个地区为了这次五一,也推出了不同的“制胜法宝”,像是洛阳的“汉服热”,从汉服租赁到灯光秀,当地形成了“租汉服—拍美照—吃水席—看演出”的完整链条,有数据显示,五一期间,洛阳市汉服相关门店近2000家,带动了带动妆造、摄影、文创等周边消费。

在浚县古城,人们可以坐在船坞画舫里一边吃火锅,一边看舞狮,许昌的三国文化主题活动,推出了剧本杀、密室逃脱,甚至连博物院都搞起了“考古盲盒”,让年轻人体验“挖宝”的快乐。

图片取材于网络

云台山的免费冰棍,冰墙让游客们在炎热中感到凉爽,而五朵山景区的“一元烩面”更是让远道而来的游客们看到河南人的一片真心。

图片取材于网络

河南用实际行动证明:传统文化不是年轻人的“绝缘体”,只要用对了打开方式,“老古董”也能玩出“新潮流”,而最重要的是把游客放在心上。

三、浙江

当浙江以395.4亿元旅游收入登顶时,与其说这是“旅游胜利”,不如说是“综合实力的碾压”,那它到底靠什么实现了“闷声发大财”?

图片取材于网络

浙江的高铁和高速密度在全国遥遥领先,让游客可以“上午在西湖划船,下午去乌镇听雨,晚上到千岛湖吃鱼”,这种“3小时旅游圈”的便利对游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图片取材于网络

另外浙江在业态创新方面,堪称天花板级别,杭州的夜间旅游不是简单的灯光秀,而是把《印象西湖》实景演出、河坊街的非遗体验、运河的游船下午茶串成了“夜经济闭环”。

图片取材于网络

最关键的是,在此次五一期间,浙江杭州有多种令人激动的活动,像是王力宏的演唱会,沙宝亮的演唱会,杭州多地还举行了多个不同主题的音乐会,引来一大批粉丝、乐迷。

图片取材于网络

除了演唱会之外,“德云男团”还带来了话剧表演,另外杭州还有多个体育活动,这些都是除了景点之外,能够吸引大批游客的利器。

图片取材于网络

况且在诸多地区中,浙江的旅游服务一直令人印象深刻,这种“把游客当家人”的服务理念,也是浙江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图片取材于网络

从今年五一的旅游数据看,曾经的“流量为王”正在让位于“体验致胜”。那些靠网红滤镜爆红的城市,可能会在潮水退去后露出短板,而像浙江、河南这样深耕产品、打磨服务的地方,正在悄悄建立护城河。

对游客来说,未来的旅游不再是“打卡发朋友圈”的任务,而是“寻找独特体验”的旅程。他们想要的,可能是在河南的古镇里当一天“宋朝小贩”,在浙江的乡村里学做一份手工茶,在四川的山区里参与一次生态保护。这些“沉浸式、轻负担、有温度”的体验,才是旅游消费的终极答案。

图片取材于网络

笔者认为

对城市来说,与其绞尽脑汁搞“网红营销”,不如沉下心来问自己:我们能为游客提供多少“别处找不到”的体验?我们的服务能不能让游客来了还想再来?

图片取材于网络

当文旅竞争从“拼流量”转向“拼留量”,那些真正把游客放在心上的城市,终将笑到最后。毕竟,旅游的本质不是“到此一游”,而是“念念不忘”。

参考资料:

人民日报:2025年5月4日《多地晒出旅游“成绩单”,这个假期你去哪儿了?》

光明网:2025年5月6日《“五一”文旅消费成绩单出炉,北京领跑四大直辖市》

上观新闻:2025年5月5日《“五一”假期上海迎客1650万余人次,旅游交易总金额201.1 亿元》

河南日报:2025年5月7日《“五一”假期河南接待游客6450.3万人次,旅游收入371.1亿元这个文旅成绩单人气足》

每日经济新闻:2025年5月6日《浙江“五一”假期全域旅游综合收入395.4亿元,同比增长17%》

杭州日报:2025年5月7日《杭州“五一”文旅热力全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0

标签:旅游   河南   北京   收入   图片   网络   游客   浙江   故宫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