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的新任主教练遴选工作仍在推进之中。近期有传闻显示,报名参与竞聘的人选数量不少,足协方面也锁定了几位潜在目标,一度令外界感觉结果即将公布。然而,根据最新媒体报道,主帅人选不仅短期内难以出炉,甚至可能无法在11月的国际比赛窗口期前确定。这一情况引发了对足协当前选聘流程的诸多疑问。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足协技术部门正投入大量时间对报名者材料进行梳理与筛选,之后还需组织评估并报请上级审批。因此,主帅的确立必然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受此影响,足协已决定取消原定10月进行的国家队集训及热身安排,11月的国际比赛日也可能同样弃用。这意味着,自东亚杯赛事结束后,国足将接连错过9月、10月和11月三个国际比赛周期,下半年连续近五个月无正式集训与比赛机会。
若媒体报道属实,因主帅迟迟未能到位而导致国足长期无法组织集训与比赛,将是中国足球历史上极为少见的现象。尤其考虑到前任主帅伊万科维奇早在6月就已离任,在如此长的时间跨度内,足协依然未能完成选帅,其工作进度确实令人难以理解。无论背后存在何种原因,如此效率无疑反映出选帅机制中存在明显的操作失误,甚至不得不以牺牲宝贵的国际热身机会为代价。
更值得担忧的是,在亚洲其他球队纷纷利用国际比赛日磨合阵容、检验球员状态之际,国足却只能作壁上观。此举无疑将进一步削弱公众对球队的信心。所谓“笨鸟先飞”,而国足不仅起步已迟,甚至连“起飞”的时间都一再推迟,这无疑为球队未来的发展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从目前态势看,国足选帅工作有逐渐演变为一场“拖拉剧”的风险。自伊万科维奇卸任后,足协方面会议研讨、引入外籍顾问、公开选聘等一系列动作频频,表面功夫做足,但真正关键的主帅人选却一拖再拖。多年来一直强调“让专业人做专业事”的足协,在实际操作中似乎仍难以摆脱“业余”的窠臼。
更新时间:2025-09-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