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吃点咸、寒风吹不钻”,今日立冬,别忘吃“3咸”,咋吃?

“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今日就进入冬天了,郑州的天气阴雨连绵,气温又进一步下降,大家出门要做好御寒措施。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个节气,是冬季的起始。斗柄指向西北,太阳黄经达225°,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机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

作为传统节气,立冬当天有很多传统习俗,比如今天北方地区要吃饺子馄饨、喝羊肉汤,南方有吃交冬糍的习惯,部分地区还会酿黄酒;旧时民间会进行祭冬、扫疥等活动以辞秋迎冬,同时人们也讲究“补嘴空”适量进补,并遵循早睡晚起、注重保暖的原则来养生。

而在这些应对冬寒的讲究里,老辈人还常说“立冬吃点咸、寒风吹不钻”,觉得今日立冬适量吃些带咸味的食物,能帮着补充能量、添点暖意,更好抵御冬日的寒气。但是这个咸并不是指盐或者咸菜类,这个“咸”是食物本身的味道,比如紫菜、小米等。

我从中医五行的角度来解释一下:从中医五行角度来看,冬季对应五行中的水,而水又对应人体五脏中的肾,五味里的咸是入肾的,所以冬季适量摄入天然带咸的食物,能顺应季节与脏腑的对应关系,帮助肾更好地发挥“闭藏”功能,将能量储存在体内。

像紫菜、小米等这类食材都是入肾经,五味为咸,既能辅助肾经收纳阳气、补充身体抵御寒气所需的能量,又不会像过量食盐或咸菜那样加重肾的负担,避免因咸过旺而损伤心阳(五行中“水克火”,心属火),恰好符合冬季“养藏”的养生原则。但是立冬不要吃太多咸味,要遵循“省咸增苦”的饮食原则,适量吃点咸味食物能够滋养肾脏,抵抗严寒的侵袭,但是如果吃太多反正会抑制心气。这“3咸”到底是啥呢?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裙带菜

从中医角度来讲,裙带菜味咸,除了借“咸”养肾,其寒性还能平衡冬季的饮食特点。因为冬季天冷,人们常吃羊肉、火锅等温补食物,易积热上火,裙带菜的清热润燥特性可中和这份燥热;同时它营养丰富,搭配豆腐、肉类煮汤等,能在补充能量、暖身的同时,保持口感清爽,避免冬季饮食过于滋腻。

食谱推荐:裙带菜豆腐汤

具体做法:

1、裙带菜提前泡发好,豆腐切块,鸡蛋打散,瘦肉切末备用。

2、锅中倒油,油热后放入鸡蛋煎至定型,盛出切成小块。

3、锅中再倒入少许油,放入瘦肉末煸炒至变色,加入适量清水。

4、水开后倒入豆腐、鸡蛋、裙带菜,煮开后转小火煮5分钟左右。

5、最后加入盐、鸡精、枸杞调味即可。

二、小米

小米味甘、咸,性凉,在立冬时节食用小米,可起到益肾补虚的作用,助力肾脏更好地发挥“闭藏”功能,储存能量以抵御寒冷。另外,小米富含碳水化合物,能为身体提供持续稳定的热量,帮助人们在寒冷的天气中保持温暖。

食谱推荐:小米南瓜粥

具体做法:

1、小米洗净用清水浸泡20分钟,南瓜去皮切小块备用。

2、锅中加足量清水煮开,下入小米旺火煮开转小火煮10分钟期间搅拌几次,加入南瓜和冰糖继续煮10分钟,再放入红枣煮10分钟即可。

三、海参

冬季人体消耗能量较多,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来维持身体机能。海参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钙、铁、锌等,能为身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

另外,冬季气候寒冷,人体阳气内敛,适合进行温补。海参性温,属于温补食材,既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热量,又不会像一些燥热的食物那样导致上火,非常适合在冬季食用。

食谱推荐:海参竹荪鸡肉汤

具体做法:

1、鸡肉焯水洗净,竹荪浸泡洗净。

2、把鸡肉和红枣先小火煮1个小时,加入海参和枸杞,最后再加入竹荪煮10分钟,出锅前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大家好,我是食养小厨,一个喜欢美食的营养师、食疗养生师,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击关注哦,感谢您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养生   立冬   寒风   今日   裙带菜   小米   冬季   竹荪   海参   能量   节气   食物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