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爱国”风波3年后,51岁吴京又传坏消息,多位明星被牵连

文丨圈圈

编辑丨圈圈

前言

从“战狼”神话到“假爱国”争议,吴京跌落神坛?

凭借一句“犯我中华,虽远必诛”,吴京这个名字,就不仅仅是一个演员了,它变成了一个银幕上的超级英雄,一个票房神话的缔造者。

可谁能想到短短几年光景,风向全变了,如今的吴京,更多是和“票房滑铁卢”、“人设崩塌”这些刺眼的词汇捆绑在一起。

那么吴京是怎样一步步落得身败名裂?他又该如何面对?

一个IP的诞生

吴京的成功,说白了,就是他的团队太懂市场了,他们敏锐地抓住了当时观众心里那股对“爱国主义”的渴望,并把它做成了一款现象级的产品。

早年的吴京,戏路其实挺宽,古装、喜剧都演过,但一直不温不火,真正的转折点,是那部《我是特种兵》,让他找到了自己的赛道——爱国军事题材

这片蓝海,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于是,他高高举起了“爱国”这面大旗,把它做成了自己最核心的个人品牌。

2015年,他自导自演的《战狼》横空出世,虽然首周票房只有1.37亿,不算惊天动地,但它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品类:主旋律商业大片。

那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口号,像病毒一样传播开来,这句台词,精准地击中了无数人心底最澎湃的情感。

两年后,《战狼2》彻底引爆了市场,这部电影,简直就是一部教科书级别的商业IP打造案例。

它把产品核心元素打磨到了极致:单枪匹马深入敌后拯救同胞的孤胆英雄,高高举起五星红旗穿越交战区的震撼场面,还有那个被反复强调的中国护照的保护作用。

每一个情节,都在向观众传递一个核心思想:“你的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这种强烈的情感煽动力,直接转化为惊人的购买力。

最终,近57亿人民币的票房成绩,不仅刷新了中国影史的记录,更创造了一个文化现象,无数影迷激动地“五刷六刷”,用实际行动为这个IP投票。

吴京也凭借这两部作品,拿下了华鼎奖最佳新锐导演,彻底奠定了自己的江湖地位,此后,无论是《流浪地球》系列还是《长津湖》系列,只要有吴京参演,票房就有了基本盘。

那段时间,“吴京”这两个字,几乎就是票房的同义词,他所代表的“铁血硬汉”和“爱国艺人”形象,也达到了顶峰。

代言人失控

任何一个成功的商业IP,都需要它的代言人来精心维护,代言人的一言一行,都必须和品牌精神高度统一,吴京这个IP的裂痕,恰恰就出现在这里。

第一个引发巨大争议的事件,就是手机风波,2022年,吴京成为了国产品牌中兴手机的代言人,这本是与其“爱国”形象完美契合的商业合作。

然而,就在金鸡奖的活动现场,他却被拍到正在使用苹果手机,这件事在网上迅速发酵,在很多人看来,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消费选择问题了。

作为一个靠“爱国”符号获得巨大商业成功的公众人物,这种行为,被解读为与其品牌核心价值的直接冲突,“伪爱国”、“假爱国”的标签,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贴在他身上的

如果说手机事件是言行不一,那么“军装照”事件,则被部分舆论看作是对品牌形象的滥用,在八一建军节那天,吴京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自己身穿军装的照片,这本是应景之举,却招来了一片批评声。

有网友指出,他并非真正的军人,如此消费军人形象,是对这个神圣身份的不尊重,也稀释了他品牌中最核心、最严肃的资产。

紧接着,他过往的一些采访片段被网友们“考古”出来,并被制作成了各种网络迷因和鬼畜视频,在全网病毒式传播。

视频里,他摇头晃脑的姿态,配上那些极具个人色彩的言论,比如“我被坦克轧过,你轧过吗?”“我能坦克漂移,你会吗?”“吃遍了中国的蚯蚓”,观感急转直下。

曾经被认为是真性情、够硬气的表现,在新的舆论环境下,被重新解读为炫耀、自负,甚至“油腻”。

除了言论,他在圈内的社交方式也成了槽点,比如在某综艺上当众发脾气,再比如在片场直接称呼前辈李连杰的全名,而不是更显尊重的“杰哥”,又比如那句评价胡歌“帅”、张译“有演技”的话,被认为一句话同时冒犯了两个人。

连一些圈内导演都公开批评,说他缺乏一线演员应有的修养,这些争议,共同指向了一个问题:吴京本人所展现出的“自负”、“低情商”等个人特质,与观众心中那个“爱国硬汉”应有的谦逊、稳重、可靠的内在品质,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这个IP,开始出现了肉眼可见的裂痕。

市场的残酷审判

当一个品牌的信誉受损,它在市场上的号召力,就会从正向的“品牌溢价”,迅速转为负向的“品牌负资产”,消费者会用最直接的方式——用脚投票,来表达他们的不满。

吴京很快就感受到了这种市场的反噬,他投资、出品并发行的电影《再见,坏蛋》,就遭遇了一场彻头彻尾的商业失败,这部电影的票房有多惨淡?累计票房仅有约26.6万人民币,单日票房甚至一度低至2万元,上映没几天,就在8月27日灰溜溜地宣布撤档。

按照分账规则,制片方最后到手的,估计只有区区9.3万元,当然,影片本身质量也存在问题,比如故事背景设定在武汉,但主演陈明昊等人却是一口浓重的京味,让观众难以入戏,宣发上也几乎没什么水花,社交平台讨论度极低。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市场对吴京这个IP的信任度,已经降到了冰点,观众,不愿意再为他买账了。

著名编剧王海林吐槽

凡是与他相关的电影,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此同时,那些被称作“吴言吴语”的采访片段,被二次创作成鬼畜视频后,再度冲上热搜,这标志着,公众已经对吴京“硬汉”的IP不买账了。

结语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为演员应该以身作则,成为万千粉丝的表率,而不是肆意消费家国情怀,在圈内大肆捞金,如此难看的吃相一旦找到因果反噬,必会成为全网的笑柄。

信息源:

《京出品电影《再见,坏蛋》撤档,上映6天票房仅26.7万元》红星新闻2025-8-28

《李连杰时隔14年再演武侠!袁和平执导,电影《镖人》官宣主演吴京、谢霆锋、李连杰》吴大江网2025-5-22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4

标签:娱乐   爱国   风波   年后   明星   票房   品牌   商业   观众   核心   市场   硬汉   事件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