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冻症编剧录音曝光娱乐圈特权链条真相,小人物拼命为何难有回报


大家好,我是乔叔,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扒一扒娱乐圈里努力和特权到底谁说了算的那些事。

娱乐圈曾经让无数人心生向往,以为只要肯拼肯干就能出头。但真实情况却让人心里发凉。

唐嫣花了三年的时间,把自己所有工作都搁置下来,只为练好上海话演好“汪小姐”这个角色,她甚至一场戏拍到眼睛红肿都没喊过累。

金靖则放弃了所有商业活动,认真准备几十场戏,但最后播出去的时候,她几乎被剪得荡然无存,只能大方地笑说自己至少努力过。

表面看起来他们好像收获了尊重和肯定,可真实的评价却冷得让人心疼,他们的努力在行业内私下被调侃,很多付出成了别人的笑谈。

特权主导下的行业生态

这些不公平待遇并不只是个别现象,更像是一套行业内潜规则。录音曝光后,人们才发现,导演、编剧们对无权无势的小人物和前辈的态度有着天壤之别。

即使是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分享心得也会被当成茶余饭后的笑料;讲出好的建议反而只能被表面迎合,私底下却被揣测甚至自嘲。

秦雯炫耀自己违章后用人脉轻松脱身,这种得意带给行业的不是公正,而是对规则的淡漠掌资源的人可以随时改规则,没资源的人只能认命。

被系统收割的底层新人

最让人心寒的是行业对新人的收割。从“一个月几千块钱,既能写又能做助理”的算盘,到各种“创意孵化营”,公司专挑毫无背景的新生代,表面上说是培养创意,实际上把新人的成果全都装进自己口袋。

甚至还要收押金当教材费,让新人倒贴着去“贡献”,没人care他们的署名和收益,想维权成本又高得吓人,大部分只是偷偷咽下委屈。这些操作,早已成为行业里心照不宣的惯例。

滑稽的是,有的人曾经也在行业最底层受过苦,后来攀到高位,却变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

不管是导演、编剧,还是公司高管,曾靠机会和前辈帮助翻身,如今却用同样的方式打压新人、省掉该有的公平与感恩。

他们维护着一套只利己的系统,有意无意地忘记了曾经一起被压榨的痛苦。

不过,力量并非全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当不公曝光,渐冻症编剧选择用自己的故事和证据合力反击。

病友群里律师、记者、程序员各显其能,有人帮忙做时间线,有人帮忙查材料,还有人帮他梳理证据。

相比官方公司的冷处理和虚假响应,这群普通人自发串联,成了打破沉默的真正力量。哪怕结果不能马上改变什么,至少有人站出来说“不”。

这份现实离我们并不远

娱乐圈的这些事,和普通职场没什么区别。谁没有遇到过付出被忽略,成果被别人冒领,规则只约束小人物的无奈?曝光录音引发的反思,其实是对所有迷信努力就能改变命运的人的提醒。

不是只要肯拼就能被尊重,更多时候是权力和资源决定了什么才算努力值钱。

尊重劳动不是什么很高的标准,只是最基本的人情道理。行业好坏,不是靠谁秀艺谁自夸,而是在于每一个普通人的付出能不能有合理应得,不被偷偷抹掉不被随便拿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5

标签:娱乐   小人物   链条   特权   编剧   真相   娱乐圈   行业   新人   努力   创意   规则   资源   普通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