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IPO?那肯定不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其实是Intel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简称IPO,关注硬件的都知道,不管是官方超频和优化,亦或是个人超频,都有着极高的门槛和要求,同时也要承担为了提高性能,所要承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以前我们没得选,而现在官方为了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升硬件平台性能,通过主板调整优化CPU,内存等核心硬件的参数,实现性能的进一步提升,这就是IPO的由来,AMD也有,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个人超频主要是CPU,内存,GPU超频,记得第一次接触CPU超频就是赛扬D,通过调整外频倍频,电压等参数,频率从2.4G提升到3.6G所带来的巨大性能提升确实让人非常之惊喜;而内存本人也遇到了5700X搭配的某品牌内存条不管本人如何调整参数,都无法稳定3000MHz,偶发蓝屏的问题,最后的解决方法也是相当无奈。
明明购买的内存条XMP支持到8000MHz以上频率,但是与之搭配的主板和CPU后却死活上不去,动不动就蓝屏,明明花了8000MHz的钱,却只能跑7200甚至是6800,这是多么痛的领悟。
当然,它也并非完美,IPO对主板,CPU和内存,甚至是BIOS版本,配置文件等等都有着硬性要求,也可以理解,这相当于官方帮我们把最难的一部分做好了,我们只要将剩下的工作搞定即可。
首先,依表购买硬件即可。
测试和对比真的是一波三折,花了本人相当长的时间,而且正好又遇上好大儿小学毕业旅行,所以拖了快一个月时间才进行测试。这次的测试目的主要是IPO性能测试,辅以Ryzen 7 9700X数据对比,由于变量的不可控性,本人会进行多次测试,取最接近值进行展示。
CPU:intel i7 14700KF&AMD Ryzen 7 9700X
作为曾经的中高端U,也是普通消费者能够得着的准高端CPU,14700KF即使是放在今天,性能依然能打,虽然朋友一再告诫现今AMD才是主流,其实,负面消息并非只是intel的项目,我朋友也遇到了9700X玩某些游戏帧数突降的情况,倒不是说它不好,只是从调优的角度来说,难度更高。
从上表中可以得知,支持IPO的CPU仅有14600KF及其以上,所以对IPO有兴趣的同学,记得别买错了U。
▼14700KF
https://item.jd.com/100070072259.html
▼9700X
https://item.jd.com/100109234839.html
考虑到售后,intel只推荐盒装五年保,贵不了多少,过一个保障。
从CPU-Z测试来看,仅将XMP设置默认8000MHz,14900KF的基础性能就要更好,单核性能达到了906:828,而多核性能啦达到了14144:8878,当然,这是物理核心和线程数决定的,这也是为什么某些博主会评价AMD的CPU,是游戏U的原因,说白了还是有着较大的偏向性。
主板:铭瑄B760M GKD5 ICE
▼价格便宜量又足,稳定性也不错,这是铭瑄给了我无数次的印象,所以这次依然是我们的老朋友,铭瑄B760M GKD5这块板子来进行测试,当然,最重要的是它支持IPO。
https://item.jd.com/100100771991.html
▼这款铭瑄终结者的性价比不是一般的高,仅不到800RMB的价格就提供了高规格硬件,采用了8+1+1相供电,整合型50A Dr.Mos,足够释放这颗14700KF的性能。
▼虽然仅支持双槽内存条,但好在最大支持8400MHz的DDR5,且支持单条24GB和32GB的高规格大容量内存,完全够用。
▼最可贵的还是M.2插槽依然给足,支持三条,其中两条同样给了厚实的散热片,这点铭瑄从来不手软,高可扩展性也是足够我们使用很长时间。
主板配备了采用RTL8125BG的2.5G有线网卡,和采用AX211的无线网卡,支持蓝牙5.3,这个价位同样是将网络模块拉到顶了,现今万兆设备虽然还是比较贵的,但是2.5G已然普及,这对于消费者也是个好消息。
▼后置面板也提供了足够多的接口,其中一键清楚BIOS按钮已经成为了铭瑄的标配,好评。
散热器&电源:利民PS120EVO&TR-GM850W
高端的CPU一定要使用高端的散热器和电源,而本人最先想到的,依然是利民,散热器自不用说,利民是真正意义上将散热器价格打下来的厂家,即使是这款七热管散热器的,Phantom Spirit 120 EVO 幻灵AGHP GEN4逆重力七热管 风冷散热器,也仅仅只需要二百五十多。
▼利民PS120EVO:
https://item.jd.com/100071529669.html
支持全平台自然是基操,intel LGA1851,1700;AMD AM5,AM4,最亮眼的就是7×6mm逆重力热管配置,并顺势推出了AGHP4.0热管技术,将散热器高度严格控制在了157mm,这对于部分小机箱确实是好消息。
全电镀黑化工艺,顶部阳极磨砂工艺,精工微雕回流焊铜底,同时依然做了避让显卡的处理,提升了散热器的兼容性,依然是标配TF7硅脂。
关于涂抹硅脂,建议是画个X就可以了,本人也是尝试了很多次,才确定这个方法是最合适,也是最方便的。
安装后是这个样子的。
实测表现也非常亮眼,满载测试中,单跑FPU的最高温度稳定在85℃,由于是B760M,也不存在CPU超频的情况,自然是可以安心使用的。
▼利民GM850W
https://item.jd.com/10160555196813.html
省什么,别省电源,一款长质保的优质电源,本人推荐利民GM850,80PLUS金牌认证,额定功率850W,全模组五年质保。
▼50%负载可以实现超过90%的转换率,高耐温全日系电解电容,12mm风扇支持智能启停,100~240V全电压设计,更可贵的还是尺寸,仅140mm的机身设计让出了更多的走线空间,当然,全模组也成了标配。
▼支持原生12VHPWR 16Pin接口,支持200%瞬时功率偏移,完美支持RTX40系显卡。
电源相较于其他配件,体感不强,但属于环节中最重要的后勤保障,优秀的电源是一切稳定性的基础。
关于显卡,依然是采用技嘉RTX3080雪鹰作为测试硬件,而内存采用的是宏基DDR5 8000 24GB×2。
下载升级最新BIOS,并载入相关配置文件,由于硬件搭配没有问题,这一步是简单之极,由于不同品牌和型号,更新BIOS和载入配置文件的位置不太一样,需要自己注意。
由于选用的主板是B760M,不涉及CPU超频,IPO后的CPU性能表现基本上持平部分就不展示了。
CPU-Z:
从CPU-z测试来看,14700KF不管是单核性能亦或是多核性能都有着碾压的能力,也可以理解,毕竟线程数亦或是物理核心数都不是一个量级的,即使是PBO之后性能依然有差距。
AIDA64:
此项基础测试可以较为简单的展示内存性能的表现,可以看到由于内存频率差距,且PBO只能直接作用于CPU,对于内存参数基本上没有调优的能力略可惜,两者性能拉的比较开,不管是读取,写入和复制,延迟,intel基本上是遥遥领先的。
数据对比展示。
CINEBENCH R23
这项测试更能表现CPU的理论性能,可以看到虽然没有超频14700KF,其IPO后的性能依然有些轻微提升。
可以看到单核性能表现,两者较为接近,不过涉及到多核,那就远远的甩在后面了,果然,能量是守恒的。
虽然14700KF仍然属于老架构,但性能相较于新款AMD可是一点儿都不虚,要说差距,大概也就只有功耗了。
先扔一个小结论,如果你的需求是FPS类,是网游类,请选择盒装14700KF×3,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如果只看测试成绩,有多项测试成绩,9700X是好于14700KF IPO的,但是从实际体感来说,确实有些类似从170Hz高刷降级到100Hz刷新率的感觉,特别是例如CS:GO等网游,个人感受,不排除外源性因素,如果你没有这个感觉,恭喜你,你的软硬件没有问题。
3DMARK Time Spy
这项测试总体依然是偏向于DX12游戏性能展示,所以就放在游戏测试里,可以看到被调优后的intel的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其中CPU测试得分得到了相当大的提升。
我们直接看对比数据,可以看到14700KF可以很好的发挥这块RTX3080的全部性能。
网游:PUBG
《刺激战场》今晚吃鸡,为了减少外界干扰,测试训练的同一个点,同时观察FPS和Low1%。
可以看到在全高特效下,峰值FPS达到了220以上,已经远超本人的显示器刷新率,有些溢出了,不过Low1%还是有些许差距的,总体感受差距并不明显。
网游:永劫无间
同样全高特效,不锁刷新率,这个游戏对于显卡要求不高,对内存要求似乎要高一些,同样取最高值。
不知是误差还是啥,未预料到的情况发生了,画质全高不锁刷新率的前提下,14700KF IPO直接飙到了300,同样的,14700KF非常适合这款网游。
单机:黑神话悟空
黑神话已成经典,然而我依然难以通关任意一个BOSS,哈。不过原本购买的目的就是支持一下国产3A大作,默认全高,不开光追。
终于,9700X雄起了,实测帧数略高于14700KF,而IPO后的最低帧率还是有一定提升的,当然,以下成绩都不影响实际体验。
单机:赛博朋克2077
往日之影发布已经很长时间,这款显卡终结者依然是显卡终结者,当然,RTX3080曾经的中高端卡,玩这个游戏基本上也是没问题的。
画质如上,中等光追已是极限,测试结果基本上一致,可以看到IPO对于3A大作的影响确实是微乎其微,而与9700X的优势也只能归类于误差。
不过也不是没有惊喜,IPO后的14700KF不管是电压亦或是温度,都有些许下降,毕竟是风冷条件,如果你的应用需求并不会深挖太多CPU性能,这款利民PS120EVO,七热管散热器确实是强烈推荐,基本上是水冷之下的最优选之一了。
大家可以看到的是,intel上一代的架构虽然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之前也听说了不少暴雷的事,但自己和朋友也都没遇到,原因倒也很简单,大部分消费者对于CPU的应用依然属于玩游戏的穷屌丝,别看我,我也是。所以对于CPU的压力其实并不大,远没有到CPU的极限。
关于IPO的优化预设的应用,对于本人或者是玩客来说,基本上属于有手就行,刷新个BIOS再载入个预设就可以搞定,对于普通消费者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但是相较于自行超频来说,无疑IPO是更简单更推荐的,而且IPO属于官方认可的行为,即使有啥问题,甩给官方走售后就可以了,不管是intel还是铭瑄,售后都是不错的。
i7 14700KF
现阶段依然只有二选一,不管是国产CPU亦或是其他厂家,要做到可以抗衡intel和AMD都需要非常长的时间,而曾经的高端U 14700KF的表现依然能打,不管是玩游戏亦或是生产力依然强悍,并且新BIOS和IPO预设没有明显拉低CPU性能,考虑到成本控制,本次B760M+14700KF的搭配依然是非常推荐的,毕竟才八百多的B760M你说是吧。
R7 9700X
曾经遇到的事情依然历历在目,虽说内存兼容性问题由来已久,当年的5700X也是让我十分头痛。而5700X到9700X也算是一个世纪的迭代,性能的提升自然是没的说,虽然AMD也搞了一个PBO,但相较于IPO还是有一定差距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当然,本次搭配的硬件,9700X+蓝宝石B850A和金百达星刃6000MHz表现的性能和稳定性,同样可圈可点。
最后
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说,14700KF个人还是非常推荐的,记得买盒装就可以了,关于散热器和电源部分,上面我也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其他的就自行判断吧。而另一款U,虽然没有暴雷缩X的问题,遇到游戏帧数不稳定,掉帧的情况也确实是让人十分头痛,倒不是说无解,只是调优难度确实是大得多,还是那句话,自行判断吧。
我们的口号是:鼠标不粘手,就用IPO
好吧,散了散了!各位,江湖再见!
更新时间:2025-07-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