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上「兽装」的年轻人,享受不露脸的社交


看似戴上面具,实则摘下面具。

撰文|许嘉婧

编辑|薇薇子


不露脸的聚会

这是一场尽可能不露脸的聚会,来参加的人,大部分将自己藏在毛茸茸的兽装之下。一种独特的全副武装。

北京的第二届大型兽展在东坝的一家五星级酒店举行,7月末,恰逢酷暑,会场里到处是手持散热风扇,左摇右摆的“毛毛”。即便是冷气充足的酒店,也能想象到披着20-30斤重的全套兽装,藏在兽头下的人是如何汗如雨下。

但,他们还是尽可能维持着“人设”。兽头上统一挂着微微含笑的表情,或者说,兽面本都是无表情的,但在皮下之人时不时的小动作引导下,你总会觉得他们在友好地望着你,并谨慎地观察着四周的人群是不是喜欢自己。

兽展的名字叫“万萬吉”,召显着北京兽展的气质——这里已经完全变成00后甚至10后的主要阵地,在场活跃的还是以中学生为主,大学生都较少。万萬吉上有不少10后毛毛是被40-50岁上下的家长牵来逛展的。

毛毛们的随机合影,图为作者拍摄

原本,兽圈(也称作福瑞圈,英文furry谐音)只是一种舶来二次元小众文化,最早在2010年前后兴起于美国日本等地。最古早的兽圈在外网风靡其实打的是软色情标签——在兽装掩盖下,皮下之人能极致展现身段诱惑。

但现在,福瑞文化被年轻人逐步“洗白”成了一种安全的社交工具。年轻人沉迷于这样的体验:披上兽装,化身成拟人化的动物角色,就能在安全社交距离里享受一场不露脸的聚会。

自从2023年疫情结束后线下活动重启,兽圈在青年文化中的出镜率就日渐走高。

在澳洲读书的兽装师君君是福瑞圈的老人,2014年她就从网上接触到了不同风格的福瑞。一般兽圈美术风格大致分为美式、日式和写实三种。美式福瑞形象结实硬朗,更接近真实动物的头骨比例,笔触粗,肌肉线条厚重,给人以勇猛帅气的印象;日系福瑞头骨圆短,软萌可爱的“内八”站姿,更像Q版人类婴儿的面庞,亲和力强;写实风格是最少见的一种,完全复刻真实的动物,这对美术功底要求最高,也最难做。

从左到右为美式、日式、写实风格参考,图为AI生成

在00后中火爆的,还是可爱的日系福瑞风格——这也是目前国内兽圈最主流的一种。

“这个东西好像是忽然一下子就爆火了。”君君记得2022年圣诞节回国去逛了一趟漫展,整场漫展上都看不到一个穿兽装的人,但等到2023年4月份再回国,一场漫展上就能见到5、6个福瑞。

2023年堪称兽展爆发元年,在这之前,兽圈还只有上海极兽聚称得上大型展览,中小型兽展也是办不了几次就死了。但这两年加速涌现了许多新兽展品牌,兽聚汇总网站上显示,2025年夏季7月有13场、8月有14场兽聚,其中13场都是2025年新涌现的展商。

兽展之风一路北上,从广州、佛山、成都,到上海、长沙,再到天津、哈尔滨等地……在北京,2024年8月万萬吉主办人尘香成功开办了“万萬吉”的第一场。这是一次他也没预料到的巨大成功,不光是孩子,连家长们的呼声也相当高,直到2025年这次千人规模的大展前,他还在各大商场额外组织了9起100-200人的小规模“兽聚”活动。

万兽吉里的球池,毛毛们在玩耍,图为作者拍摄

尽管其他地区的兽展多为20-30多岁的中青年群体,北京的福瑞圈却俨然变成了一种亲子同乐交友活动。

万兽吉上我偷听到两位家长的聊天,“好玩吗?是不是挺热闹的。”“我带她出来交交朋友,大家一起拍拍照。”这里最年轻的孩子是4岁,她的妈妈原来是cos圈的,自己动手帮孩子做了一套兽装。

逛展时,人群中钻出一只体型娇小的狐狸,递给我一张写着“请和我扩列”的海淀区中学生物试卷。这是她制作的交友邀请函,手上还拿着一大沓多余的卷子,在添加QQ后我谨慎地把卷子还给她,她摆了摆手示意我不用归还,又像一阵风一样逃走了。

官图,由官方提供

在北京家长们看来,兽圈成了一种安全的、年轻人之间的变装交友会。孩子们尽情地参加随机舞蹈舞台,在摄影师面前摆着或帅气或可爱的pose,为其他福瑞宝宝们的表演鼓掌叫好。

“我们相当于得到了这些‘兽装投资人’的认可,因为这些孩子要买兽设兽装,参与这种活动都得是家长同意。”尘香说,这是他觉得在北京办展最成功的地方——获得家长同意,就已经解决了在圈里玩最重要的资金问题,他能预想到,兽圈还会吸引越来越多新生代小朋友。

私人订制的“奢侈品”,

门槛越来越低了

大概直到2023年,兽圈也一直在二次元小众地带徘徊,因为一个朴素的道理:在很多人心里,它就是烧钱的代名词。没点钱,怎么敢玩兽圈?

“兽圈的核心是每个人把自己投影在一个福瑞形象设定上,这个圈子是反工业化、反商业化的,它就是要独一无二、手工定制的。”君君说。

这种“私人订制”的服务性质,直接拉高了入局经济门槛,阻拦了大部分观望的人。

UP主 @喵仔瑞狩 在B站上发布过一系列福瑞入圈科普视频。简单来说,想成为兽圈的一员,首先需要一个自己的角色设定,大家称为“兽设”,“比如说你要创造一个角色,先去想象用文字描述,它是什么物种,怎样的颜色,身上有什么花纹,再把这些设定交给画师去呈现为一套双/三视图设定设计稿。”

截图,图源UP主@喵仔瑞狩 视频

找画师自创定制兽设,费用就可能在几百到几千不等。绘画是兽圈角色设计的基础,因此画师一直在圈内地位很高,如果是名气高的“绘圈大佬”,他们遵循着艺术家的工作方式,排队约稿交付,即使有钱也不一定能排上。

当然也有一种捷径,圈内画师们偶尔会设计一些成型的角色,玩家可以直接买断这套设定,画师不能再出售给其他人,这种方式称为“领养”。这些角色兽设工作室会不定期发布,有时也需要拍卖竞标。最便宜的可能只需要200元就能搞定一套设定,贵的就不一定了。

在兽展上展商也可能带来一些随机掉落的兽设,万兽吉上拍摄

再接着就是兽装,把已有的兽设制作为成型兽装的过程,叫做虚拟角色的“实体化”。实体化不是每个兽圈人都会做,和兽设比起来显得没那么“必需”。“兽装像是一个比较边缘的奢侈品,一般场合也很少会用到它,只有圈子聚会,或者创作一些照片视频,如果不是特别需要不做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瑞狩说。

是不是有兽装才算兽圈的一员?这在圈内一直有些争议。在2023年早些时候,曾有人发布过一些极端言论,觉得一套完全体兽装是这个圈子的最低准入门槛,“有了兽装才算人上人”。

兽圈的鄙视链由来已久。早些年国内兽装工作室尚不成熟,手工价格居高不下,一线TOP工作室的兽装报价在3万起步,兽装界顶流天邪鬼工作室(Amanojaku,又叫A家)是一家成熟的日本兽装制作公司,最贵时期一套全装报价甚至能到10万,圈内把穿A家毛的人叫“A毛大佬”。以财力论阶级的情况在任何圈子都不少见,古早时期的兽展,甚至还有展商特意把穿相同价位兽装的嘉宾安排在同一层楼,或安排特殊的休息室——这当然是被骂惨,现在已经没有展商敢这么干了。

发展到现在,个人装师和中小型兽装工作室越来越多,兽装价格是被打下来不少。君君在澳洲期间自己学着做3D建模、进原材料、手工制作兽装,报价能压到5000元左右。并且,兽装群体也不是所有人都坚持“全装出席”了。有人会只做半装(没有躯干,只做兽头和尾巴),也有人单做一个兽头,1000多元就能入坑。

君君为自己制作的第一套兽装

近两年福瑞风格全方位出圈,也让兽圈的“老规矩”变得没那么清晰——这个圈子的准入门槛降低了。

兽圈的定义在扩大——不止是兽圈和兽设这套流程,有兽系角色的二次元作品,比如《罗小黑战记》《有兽焉》等动漫IP,《三相奇谈》《动物迷城》等游戏,福瑞IP周边、绘画、模型,都可以成为兽圈的分支。单纯爱看毛绒绒动物拟人角色的普通人,也可能自称为“福瑞控”。

00后大三学生梵铭是做原创周边的主催,他的原创品牌次元绒合,专门售卖原创兽圈角色的立牌、吧唧、钥匙扣、手机壳、色纸等谷子。

这个圈子的内容趋势在不断变化。他记得2016年上初中时就在B站上刷到过福瑞,当时相关内容还是以手书(动态漫画视频)为主。过了几年,兽装火起来了,涌现出不少福瑞角色的舞蹈视频,再到现在,圈子有向IP化发展的趋势,出现不少专做原创IP企划的福瑞工作室,像是做漫画内容化的狛纳公馆与恰米社,做ai互动的furrybar,做立牌、抱枕等周边和文创日用品的怀尔德商会、果糖杂货铺等等。

图源小红书@梵铭FUR-次元绒合furry铺

24年5月份,梵铭第一次到佛山的hi furry兽展上做线下摊位销售,就卖了1万多块,这也让还在上学的他信心大涨,觉得这个新兴行业大有可为。很多年轻人对福瑞是没有抵抗力的,谁会拒绝一只直立行走的毛绒动物呢?

“虽然都说全球经济在走下坡路,但我又感觉反而是咱们小圈子怎么什么东西都越来越贵了,反而逆势上涨了?”瑞狩说。

戴上面具,摘下面具

瑞狩算是入圈很晚的,他是90后,在武汉做市场调研数据分析师,已经有12年的工作经验。2019年,他在B站上刷到了福瑞舞蹈视频,萌生了自己约兽设、做兽装、创作相关视频的想法。他以《怪物猎人》中主角的随行伙伴艾露猫为原型,请武汉本地画师设计了自己的兽设。

生活中他的兴趣是游戏和二次元,工作后周围同事聊得都是足球和汽车,他插不进对话,每天都是自己回家打游戏度过闲暇时间。可能最初想加入这个圈子,就是抱着想交到同好的念头。

入坑前他一度担心自己会不会和这个圈子有年龄代沟,担心别人的眼光,“会觉得你多大人了还玩这些可爱的东西”。真正玩起来才放下心,是自己多虑了。

兽圈是一个强社交属性、强归属感的圈子,创造了兽圈角色就是这个圈子的一员,不少人加入进来,就是想要在圈子里交朋友。

“它并不像……比如说摄影圈,大家是想交流技术,置换设备,比如说游戏圈,大家就是在讨论某款游戏的攻略、二创、角色衍生,但兽圈不一样,它几乎就是为了社交而社交,大家依附的内容是对福瑞风格的这种审美。”瑞狩说。

在创建角色时,大家会在角色设定上投射一切自己认为最美好的东西,“圈子里的小伙伴们可能会喜欢幻想另一个世界的自己,他们很酷、很帅、很可爱,在异世界冒险,遇到一些精彩的故事,有种身份代入感。”瑞狩说。

瑞狩在外录制舞蹈,图由受访者提供

圈子里有句话叫,“看似戴上了面具,实际上你摘下了面具。”

穿戴兽装后,皮下之人可能就会展现出完全不同的自我,也是更真实的本我。“带上兽头以后会有一种安全感,不会被他人注意到自己的微表情,就是觉得自己不管摆什么动作,都会被很多人喜欢。”瑞狩说。

兽圈相关讨论群总是很活跃。即便是一场兽展办完,万兽吉的2000人官群里有总是99+未读消息,其他小范围的兽聚、兽圈社团也是相同的景象。

每日99+的官方大群

一般大家都是在尽情讲八卦,学习工作的烦恼,和同学、室友产生的矛盾,老板、老师有多烦人,再聊聊感情问题,恋爱、出轨……皮下身份可能是任何人,学生、公司白领,甚至985名校的硕博。但披上这层“皮”,就和真实世界的自己暂时切割了。每个人都会变得更敢说,兽圈构建了一个合理分享吐槽的场域。

“兽设可以说就是一个皮套,你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去演绎成另外一个人或者是最想成为的自己。”梵铭说。和大部分二次元圈子一样,这个圈子时常也有一些堪称“抓马”的大瓜吃,比如哪几场兽展互相抢档期抢流量,谁和谁说好了发布共舞视频,最后又反悔了,和对家出了视频……但掐头去尾来说,兽圈里可能产生的矛盾,就是真实的人与人的相处之间可能遇到的一切矛盾。

也有许多人加入兽圈就是冲着这种社交特色来的,这在10后的孩子们中尤其明显。

贰仟是个15岁的女生,也是尘香的侄女,她购买过许多不同兽装,也是逢展必去。在承办万萬吉时,尘香和很多家长聊过,他们都认为兽圈让自家孩子更敢走出自己的小天地,出门社交了。2021年还有新闻报道,一位重庆的90后兽装师定价3万一套,他的客户不少都是95后、00后,在购买兽装后治愈了社恐。

这些孩子忌讳在镜头前露出真实的自己。“他们是有表达欲的,但他的表达欲是想把他认为美好的东西全都放在面上,把真实的自己藏在里边。”

万兽吉的夜场party

为此,尘香也在兽展上设置了许多循序渐进、走出皮下的社交活动。在4天3晚的兽展活动中,第一天活动结束后,他开办组团看《罗小黑战记2》的电影包场活动,还请所有参展嘉宾包场KTV,再过一天邀请大家一起打水仗。而这些活动,多数都需要脱下兽装参加。

“这样让他们渐渐找到社交的乐趣,而整个活动最好的结果是,第二天他们会让他们更找到本我找到他自己的价值,而不是一无所有,一无是处。”尘香说。

在我问所有受访者,觉得兽圈未来几年还会不会火下去时,他们都毫不迟疑地给出肯定的答案。

梵铭或许是最激进的那一个,看兽圈的人,买兽装的人都会越来越多——他对这个前景极度自信,毕竟“一个毫无心理负担演绎自我的机会,想必没有多少人会拒绝。”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7

标签:时尚   社交   年轻人   角色   圈子   画师   皮下   北京   视频   面具   风格   真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