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才是主流!普京:仅靠油气收入,俄罗斯将失去主权

在中美德日等主要工业国家,将精力用于推广清洁能源、新能源车之际,俄罗斯依旧依赖油气出口“续命”。不夸张的说,如果俄罗斯不能适应世界新形势变化,那么未来被国际社会边缘也将是大概率的事情,想到这些,我们不禁为俄罗斯的命运捏把汗。

参考消息7月21日援引普京最新说法,称俄罗斯必须发展汽车制造业,实现技术自主,仅依靠油气收入,俄罗斯将失去竞争力和主权。普京强调,为支持本国汽车工业,自己也在乘坐国产车。普京的发言虽然有道理,但未必能被手下“细心领会”。

原因一:俄罗斯这艘大船千疮百孔,很难实现普京预想中的“经济转型”。数据显示,俄罗斯每年将超过GDP5%的资金用于俄乌战争,结果就是国防预算超支,严重挤压了俄罗斯在经济、工业、科研和民生方面的支出,让俄罗斯看起来异常的笨重。

有人曾做过深入统计,发现俄罗斯拉达牌汽车多采用中国的零部件,如发动机、变速器、燃油控制系统,俄罗斯能够自主生产的多为一些塑料套件,如汽车外壳和大灯,这与普京要求的关键技术和零配件自主根本不搭边,俄罗斯想摆脱进口依赖非常的困难。

原因二:俄罗斯对于能源转型的愿望不似中国这般迫切。借用特朗普的说法,中国缺少石油,所以才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同样的认知也能套用在俄罗斯身上,毕竟对于一个“油气多如牛毛”的国家而言,让它主动舍弃自己的优势,去跟着中国在新能源赛道飙车,听起来多多少少有些不现实。

映射到消费场景,俄罗斯市场每年卖出的电动汽车不过区区几万辆,远不及中国销量的零头。如此俄罗斯就不可能通过推广电动汽车,实现国家经济的转型,俄罗斯就只配做为汽车消费国,为中国等合作伙伴不断支付进口账单。

原因三:俄罗斯盛行“本土保护主义”,对于外资的进入始终抱着抵触心理。在过去的三年,中国企业曾投资过俄罗斯的矿山、基建、物流,但多以烂尾收场。俄内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俄罗斯多地不时爆发出排外事件,而中国作为投资大户首当其冲。

牛姐在这里提醒读者注意:儒家是最成熟的治世哲学,似乎只有在中国,外资才能获得真正的归属感,而在印度、印尼、俄罗斯等国,外资多半成为了官方套取外汇和税收,以及获得支持率的政治工具,这就注定了,中国即便意向在上述国家投资,也很难取得重大建树。

原因四:俄罗斯缺乏匹配先进汽车工业的上下游供应链。俄乌战争爆发之前,俄罗斯就曾通过开征汽车特别进口关税等措施,强制外资在本土设厂,但多年过去了,俄汽车工业依旧停留在基础的组装阶段;而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后,俄罗斯开始将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

可能有网友说了,中国与美德法日等国家不同,中国愿意对俄罗斯倾囊相授。问题在于,徒弟不急师傅急,中国越是督促俄罗斯做出改变,俄罗斯就越会觉得中国“动机不纯”。比如他们会考虑这是中国的阳谋,让自己放弃燃油车,转而依赖中国的电动汽车。

于中国而言,既然俄罗斯不愿做出调整,那么就不妨随他去吧。中国能做的就是多进口俄罗斯的油气资源,帮普京继续维持“战时经济”。比如俄副总理诺瓦克就曾于5月份爆料,称中国提出今年多进口250万吨的石油,俄罗斯计划予以保障。

可以想到,再过5年、10年,石油消费将在世界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持续缩小,而清洁能源,新能源车将成为消费主力。届时俄罗斯将很难通过售卖石油获得足够的外汇,国家将愈发的落后和陈旧,其与中美的差距将不再是一个量级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4

标签:财经   俄罗斯   油气   新能源   主权   中国   主流   收入   汽车   国家   外资   电动汽车   原因   汽车工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