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国家非要加入北约为什么现在有些国家愿意倒向美国一边

北约组织许多人都听说过,它自1949年形成,到现在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了。该组织从一开始到现在的性质都没有变过,底层逻辑还是一个军事同盟组织,成员国共同应对全球安全问题。

北约的扩张也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从冷战时期西欧国家集体站队到后冷战时期成员快速扩张,再到如今应对俄罗斯的威胁,重新开启对峙。

越来越多的欧洲小国在审时度势之后投入到了北约的怀抱,这其中也是有受美国势力扩张影响的原因。那么为什么这些国家总是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兴趣不减呢?

扩张之路

又说到北约为何能够在全球有如此大的影响,还要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战争结束之后,美苏两国成为了全球数一数二的超级大国。

而当时欧洲由于处在主战场,被打得一片废墟,于是苏联趁此机会不断扩张自己在欧洲的势力。

美国为了维护自己在国际上的霸权地位,也对苏联的势力扩张虎视眈眈。在此背景之下,美国和十个西欧国家一起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至此也标志着这一组织正式形成。

这一联盟中最关键的一项协约就是集体防御原则,它主要说的是任何其他国家攻打组织内部的任一国家,都将被看作是对所有北约国家的进攻。

一开始北约的发展并没有让苏联有所忌惮,一直到六年之后,德国也加入了北约,此时苏联再也坐不住了,于是很快成立华沙条约,并和北约形成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对立的军事联盟。

苏联解体之后华约相应的解散,北约也因为苏联这一敌人的消失转变了其发展定位,那就是维护所有同盟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随着北约防御范围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国家如波兰、匈牙利等也都看到集体防御的好处,索性一起加入北约,北约成员国的数量也由之前的十几个增加到二十几个。

当时许多国家都面临恐怖主义威胁以及地域矛盾冲突,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常常借助军事力量的优势介入地区冲突当中,他们以维护世界和平的理由维护成员国的利益,因此吸引了更多国家的兴趣。

不过,随着俄罗斯在继承了苏联政治、军事遗产之后逐渐崛起,北约同盟国也再次面临着来自欧洲东部的共同威胁。

先有克里米亚危机,之后又有陷入长期作战的俄乌冲突。这些因素也促使北约的发展进入到第三个阶段,那就是众多国家再次向着俄罗斯高举集体防御的大旗。

两年前,芬兰、瑞典等老牌发达国家也快速申请加入北约,至此该组织的成员国增加到了30多个。

那么,为什么冷战已经结束了,还有这么多人连续不断的加入到北约组织呢?

现实的选择

其实,欧洲小国持续加入北约,这在不同阶段有着特定的原因,但归根到底都是他们结合历史经验以及现实经济发展的实际做出来的最终衡量,本质上是一种趋利避害的选择。

最典型的就是波兰、杰克等国家,他们本身国土面积就比较小,离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又比较近。

在历史上,他们都被强大的沙俄或者后来的苏联军队吞并过,可以说,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心理阴影。

例如,克里米亚共和国在取得独立地位之后,仍然被俄罗斯强制驻兵,甚至被俄军直接打到议会大楼,强行扶持听俄罗斯话的总理上台。

沙俄在历史上还曾三次瓜分波兰,并且因为苏联的关系,乌克兰曾遭遇过有史以来最大的饥荒,直接造成700万人丧生。

还有东欧巨变时期,捷克等许多国家都曾因苏联的统治面临重大危机,这些都是刻在广大国民心中的创伤印记,由此他们也普遍产生了恐俄的情绪。

这些国家没有与俄罗斯相抗衡的力量,但无时无刻不在担心被俄罗斯吞并。于是,北约提出的共同防御对这些国家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再加上北约的老大哥美国拥有在欧洲强大的驻军部队,还拥有全球核打击能力,于是他们纷纷愿意交出一部分费用来换取美国、德国等军事大国的保护。

其中,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国家更是直接将自己的防空以及其他一些国防权力移交给了美国。

虽然这么干对主权完整有所破坏,但却能够省下一大笔武器装备费用以及军事训练费用。

不仅如此,加入北约之后,小国们还能够在财政紧张的时候拿到北约或者美国的融资资金,甚至能够买到物美价廉的美国牌武器。

在地域冲突的解决方面,当两个存在领土纠纷的国家共同加入北约之后,他们的军事体系可以融入到一个系统当中,他们被强制提高互相信任程度、减少摩擦,这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还有在区域建设方面,相邻国家一起加入北约,可以更好地解决跨国运输、航运、跨国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北约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具有重要影响力,加入北约可以使一些国家被视为西方阵营的一员,获得背后势力的支持,从而在国际事务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例如,波兰加入北约后在国际上的地位有所提升,国际形象也发生了变化。

可以说,欧洲国家纷纷加入北约,并不是表面上亲美或者反俄情绪主导下的冲动,而是他们在认清自己发展现实之后做出的低成本、大收益选择。

那么,作为北约国家老大哥的美国是如何在本土之外的欧洲构建起这样一个庞大的、互信程度高的国家军事同盟呢?

一步大棋

其实,欧洲国家倒向北约和倒向美国有着相同的逻辑,北约这一组织一开始就是美国在世界上下的一个大棋。

在北约一开始成立时,美国就否定了建立联合司令部的提议,而是构建了由美国代表控制的协调小组。这也表示着,一开始美国就对北约的所有决策拥有一票否决权。

后来,北约虽然成立了所有国家构建的理事会,但美国因为出资军费最多,并且在世界上拥有核垄断的位置,因此所有文件方案都必须由美国方面提出,其他国家的表态只是走个过场罢了。

凭借北约组织的便利性,美国可以说将欧洲的军事力量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里。当时欧洲某些国家还想独立研发核武器直接被美国一票否决,直到后来美国实在按不住了才默认少数国家持核。

除此之外,美国不仅将六个师常驻在欧洲,还在各个地方埋伏着上千枚的战术核弹。

不仅如此,北约成员国的几乎所有武器装备都是美国生产的,北约的司令部最高指挥也是由美国军官担任,某些欧洲国家想搞点军事行动,还得和美国借装备。

不仅是北约内部的国家,就连、日本、菲律宾等亚太国家也都在仔细考量之后选择了倒向美国的政策。

从军事角度来看,他们看中的无非就是美国是世界军事实力第一,希望美国能够给其提供核武器保护伞。

经过多年的布局,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关键金融机制都和美国高度绑定,同时,5G、半导体、AI芯片研发等最前沿的技术也都被美国垄断。

目前来看,这一现状短时间内还无法改变,美国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影响是从政治安全到金融再到技术全方位的辐射。

即便是在今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大棒的穷追猛打之下,众多国家还是选择了一退再退,给美国交巨额的关税保护费。

而美国辛辛苦苦构建起来的北约同样也是美国利用自身实力影响全球政治的结果。

如今,美国已经将北约的手伸到了亚太地区,例如,近几年美方老是怂恿欧洲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舰队前往太平洋和美国航母一起演练。

美国还指使澳大利亚私自发展核潜艇力量,目的就是将企业势力覆盖面扩展到南海周边。

在去年,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已经将数据网络接到了北约系统之内,可以说,这些国家已经彻底成为了北约在亚太地区的编外盟友。

美国打着自由航行的旗号,不增加任何兵力就能够利用北约庞大的海军力量实现全球巡航。

到现在,北约的势力范围已经可以实现从欧洲到北极,再从亚太到印度洋的覆盖闭环。

美国也达成了以本国为指挥中心、以亚太为军事基地、指挥欧洲舰队全球巡航的常态化网络。

2022年,北约首次将中国列为系统性挑战,还常常针对我国进行联合军演。对此,我国能够做到永远是坚守底线,顶住压力,稳住周边,提升自己实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迎接未来可能来到的挑战。

信息来源:

[1]北约年度核演习将启 渲染“威胁”却又保持距离?国际在线.

[2]北约防长会成美国军火推销会 欧洲国家不满.央视网.

[3]北约军演不断 北欧地区局势紧张.光明网.

[4]阿根廷新总统,全面“倒向美国”?直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4

标签:历史   北约   国家   美国   苏联   欧洲   俄罗斯   组织   波兰   成员国   克里米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