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喝茶,你想爽一下还是一直爽?

在潮湿闷热的三伏天,学委每天骑着小电驴上下班,看着扑面而来的滚滚热浪,就感觉自己像平底锅上的黄油一样快化了,但我的内心依然坚持默念“我没事!”用催眠告诉自己:我不热...

今年的三伏天从7月20到8月18号,虽然相比去年缩短了10天,但作为一年中温度最高,湿气最重,最潮湿闷热的时段,就像陷入一场无休止的“全城热恋”,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热浪,让人无处可逃。

偏偏7月18日到8月11日的水逆又横插一刀。在双重“debuff”的加持下,大家是不是都食欲不振、无精打采、空调病缠身..甚至打麻将输钱!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但是我们福建人过三伏,有一张王牌:喝茶!

01.

白茶冷萃“秒爽”还是岩茶热泡“长爽”?

三伏天的灵魂选择题

“三伏天”出现在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和立秋之间,它绝不是一个“热”就能概括。

在这段时间里,持续的高温天气使得我们的身体大量出汗,这不仅让我们容易感到乏力、口渴,还常常食欲不振,吃什么都没有胃口。更为麻烦的是,为了躲避外面的炎热,冲进空调房,立刻把冷气开到最大,一边抱着冰凉的西瓜,一边啃着冰淇淋,平板里放着热播的综艺...狠狠地享受着这份清凉。

然而,这只是介于体感上的愉悦,实际上气温高的时候,我们的血管处于扩张散热状态,过度的贪凉行为更容易让寒气入体,身体着凉,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外热内寒”,体表发热,而体内脾胃却因过度贪凉而出现虚寒症状。

至于“水逆”,就把它当成一个当代社交必备话题好了,比如沟通出问题了、出行延误了、麻将输了...这些令人思绪烦躁的事。水逆更像一种文化梗,大家给情绪找个出口,相当于给烦躁贴了个可爱贴纸。我们岩茶教室绝不鼓励玄学甩锅——毕竟,这些问题真不能怪水星

所以三伏天喝茶的KPI只有三个:解暑、祛湿、别炸毛。可问题来了:到底选谁?是温润淡雅的白茶,还是浓郁霸气的岩茶?它们在三伏天里又还能怎么玩?

02.

三伏天想爽一下?加冰!

茶界的“极简主义大师”,追求毫香蜜韵的白茶,萎凋和干燥, 不炒不揉的独特制法,从头到尾都在认真做自己,保留自己的天然特性,可谓“堂堂正正做茶,清清白白做汤!”

这么一来,氨基酸等鲜味物质的含量蹭蹭上涨,同时茶多酚的氧化程度较低。这使得白茶的鲜爽度和甜度更突出,茶汤滋味清淡甘甜,香气清幽,同时是天选三伏天清热降火、消炎、抗氧化之子。

那么三伏天怎么喝白茶能直接喝爽?

①冷泡法:通常选择经过高温煮沸处理后再冷却室温的凉白开,或者直接使用市面上常见的常温瓶装纯净水、天然水等作为泡茶用水。大约用3克的茶叶,和500毫升的纯净水进行充分的浸泡,再放进冰箱冷藏4-8小时左右。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荔枝、薄荷、蜂蜜等等。

②冰萃法:首先,先放入适量的冰块在容器底部作为基础,接着倒入大约5克左右的干茶,然后在茶叶的表面再覆盖上一层冰块,形成汉堡包的效果。最后再倒入适量的清水。接下来,只需耐心等待时间溜走,冰块慢慢融化,一杯清新爽口的冰萃茶便制作完成了。

不论是冷泡还是冰萃,都是利用了水温控制茶叶中内含物质析出的速度,茶叶中代表苦涩的咖啡碱和单宁类物质比如茶多酚都是在低温下不那么容易析出。

而鲜甜的氨基酸正常“出勤”,所以相对常规的热泡茶汤的甘甜鲜爽感达到了“next level”,同时也让既喜欢喝茶又怕被咖啡碱“暴揍”导致失眠的人群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喝茶方式。

03.

爽了还不够,想一直爽?烧水!

一说三伏天喝岩茶,就总有人念叨“火气重”“这么热还喝岩茶,不怕上火吗”。这话要是被那英听见,估计得说:这简直是危言耸听!

如果说是刚焙的岩茶,火气没有退,喝多了肯定上会上火。但是夏天正常喝到的大多都还是去年的岩茶,经过一年的退火,这时候的岩茶正处在它的滋味巅峰期。真要上火,罪魁祸首应该是熬夜+撸串+冰啤酒,这个锅岩茶不背!


清代医药学家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武夷茶,其色黑而味酸,最消食下气,醒脾解酒。性温不伤胃,凡茶癖停饮者,宜之。为岩茶性温做了有力的注解。

夏天喝岩茶?首先要选个好性格,首选中轻火,比如说一些清香型的肉桂、轻火的水仙还有一些奇种。口感相对比较鲜爽,刺激性比较小,更容易被夏天的味蕾所接受。

优选陈年岩茶,经过时间的沉淀以后,褪去了火气,不像新岩茶喝一口就留下鲜明冲击,陈年岩茶韵味深沉,每一口都带着时间熬出的温润,喝起来舒服的很~

学委就在一次采访中喝到了一泡老茶,注意,不是陈茶,是真正有年头的老茶。几水的茶汤下肚,即使在开了空调的舒适空间里,学委已经觉得浑身发汗,再喝几水,就感觉身体发软,头要晕了。通过学委自身的体感就感受到了老岩茶的妙处,三伏天喝着能悄悄促发汗,把体内的湿浊带出去。

白茶因为本身的特性,用来冷泡、冰萃都很合适,那么三伏天喝岩茶怎么既好玩又能一直爽?

双壶泡就是一个可玩性很高,可控变量比较多的玩法:准备两把规格大小差不多的壶。再把一泡的茶叶分成两份,网上的比例是第一把壶和第二把壶投放的茶叶六四分。

首先用沸水冲泡第一壶茶,然后用第一壶的茶汤继续冲泡第二壶。

这样冲出来的茶汤因为茶水比的缩小和冲泡水温的下降,岩茶中需要高温才能析出的物质比如说咖啡碱在茶汤中的含量就减少了。这属于降苦弱涩,增加甜感的冲泡方法,和冷泡白茶的玩法在一定程度上异曲同工。

如果想让自己在燥热的夏天静下心来,用砂铫煮水就挺合适的。日常的烧水壶烧水很快就开了,泡茶出汤快,喝的也快,感觉在茶桌上大家就像水牛一样“吨吨吨”地一直喝到要跑好几趟厕所才行

砂铫不一样,用炭火的话火苗在底下慢慢烧,水一点点热起来,烧开后壶盖在跳动,发出清脆令人愉悦的响声,这些时间足够让自己慢慢静下来了。

等水开了,放茶、倒水,看茶叶在盖碗里舒展开,茶香一点点飘出来,正是因为这份“慢”每一口都喝得惬意。

跟朋友围着茶桌坐一起就更棒了,等砂铫烧开水的时间,正好成了闲聊的契机。水开了再倒茶,一步一步慢慢来,三伏天燥热的感受荡然无存,留下的全是轻松闲适。

白茶的冷泡冰萃是夏日里的一阵凉爽,岩茶的双壶泡、砂铫煮水是慢下来的闲情。岩茶悄悄发汗排湿,白茶清清爽爽解渴,对抗黏糊糊的热天,不必太较真,不管选哪种,喝得舒服、喝得开心才是正经事。

你的三伏天倾向于冷萃白茶还是热泡岩茶?欢迎在评论区聊一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7

标签:美食   伏天   直爽   白茶   茶汤   茶叶   咖啡碱   时间   冰块   火气   物质   感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