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古蜀文明闪耀世界学术殿堂 “面具之下:发现三星堆与金沙”在牛津大学展出

封面新闻记者李雨心

“特别、震撼、独特”,在2024年5月,英国牛津大学著名考古学家杰西卡·罗森在考察三星堆遗址时,曾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三星堆的考古发现。如今,来自古蜀文明的绮丽瑰宝跨越山海,在英国牛津大学亮相。

观众体验立体拼图

当地时间11月8日,为了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三星堆—金沙遗址的内涵,“面具之下:发现三星堆与金沙”展览及配套活动亮相英国牛津大学。据介绍,这是三星堆—金沙遗址“走进世界名校”系列活动的首站。在展览现场,来自三星堆—金沙遗址的17件文物复制品和3D打印艺术品,包括带金面具青铜人头像,扭头跪坐人像,同时期世界上最薄、工艺最精湛的金饰之一——太阳神鸟、金面具等与牛津师生见面。

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濮新在致辞中提到,三星堆—金沙遗址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考古学中的意义,更是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中的重要一章。例如,两处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工作,从一开始就有国际学者参与其中;且2019年,三星堆祭祀坑新一轮的发掘中先进的考古理念、多学科的结合、多单位的合作,为中国考古学考古发掘现场科学保护提供了范例。

展览现场

实际上,在三星堆的发掘与研究中,始终有国际力量的参与。例如,在20世纪20年代,三星堆被发现后,就有来自英国传教士董宜笃(V.H.Donnithorne)的善意协助,促成了三星堆的首次科学发掘。沉寂了3000余年的三星堆遗址,在此之后逐渐引起世界的关注。本次展览也在现场回顾了三星堆与金沙的发掘历程,以及考古过程中中英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

在展品之外,通过图文、视频以及AR眼镜等多媒体形式,牛津大学的师生在虚拟世界中感知了古蜀先民独特的精神世界,也探索了三千年前古蜀部族的日常生活。展览现场人头攒动,关于青铜器独特的造型、金面具卓越的制作工艺、文物的艺术性以及两处遗址出土文物之间的呼应和联系的讨论不断。

“这是我在国外看到的最漂亮的三星堆展。”荣誉教授唐纳·科特兹对于能在牛津大学与三星堆—金沙遗址见面,感到颇为惊喜。而展陈所体现出来的精美文物、深厚的文化底蕴、别样的艺术风格,更让这位教授直言“excellent!”

除了展览本身外,“从考古看中国:历史、文化与艺术”的学术探讨会也于同日下午在牛津大学举办。来自中英两国的多位学者就三星堆—金沙遗址展开了主旨演讲与交流对话。

本文图据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历史   牛津大学   金沙   殿堂   面具   学术   发现   世界   文明   遗址   现场   英国   考古学   文物   独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