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元踏上音乐路-林州十佳歌手梁迪

五十元踏上音乐路——林州十佳歌手梁迪

林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太行如黛,渠水汤汤,这片浸润着红旗渠精神的林州热土,向来孕育着逆境中不屈的力量。



林州市2025年红旗渠原创歌曲暨十佳歌手大赛的舞台上,梁迪一曲唱罢,掌声如潮。他的歌声如太行山泉穿石而过,裹挟着岁月的厚重与生活的赤诚,摘得十佳。话筒前的他,眼神明亮,从容笃定,可很少有人知道,这副打动人心的歌喉,是在泥泞岁月里一步步淬炼而成——背后是50元求学路的孤勇起航,是千万分坚守的初心不改,更是一位红旗渠畔的草根歌者,用执着与坚韧踩出的逐梦舞台。



梁迪的童年,是太行深处最朴素的模样。7岁那年,当同龄孩子还在父母膝下嬉闹撒娇,拿着玩具追逐奔跑时,他已系上洗得发白的围裙,站在比自己还高的灶台前,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父母烧火做饭。柴火舔舐锅底的噼啪声响,炊烟萦绕屋顶的朦胧画面,过早教会他生活的重量与责任。他的小手曾被火星烫出过水泡,也曾因拎不动水壶而摔过跤,但看着父母疲惫的笑容,他从未抱怨过一句,只是默默把饭菜做得更可口些。

十二三岁时,音乐如一束猝不及防的微光,照进了他贫瘠的生活。或许是清晨山间清脆的鸟鸣启发了灵性,或许是傍晚乡邻围坐时的哼唱触动了心弦,他对唱歌产生了近乎执拗的热爱。没有专业的乐器,他就对着大山放声歌唱,让清风与草木当听众;没有系统的乐理知识,他就把收音机里的歌曲记在心里,一遍遍模仿练习。这份热爱,在父母的反对与家境的拮据中,非但没有熄灭,反而如星火燎原般,愈发炽烈。

50块钱,是父母在反复纠结后给出的全部支持,更是他逐梦之路的起点,是红旗渠畔热土上,一份沉甸甸的期许。从林州老家到濮阳求学,48块钱花在了车费上,抵达学校时,他口袋里仅剩2块钱。深知这份机会来之不易,三年求学路,他把日子过成了“两点一线”:课堂上,他如饥似渴地钻研乐理知识,笔记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连空白处都画满了音符;课堂外,他扛起一把旧吉他,走上街头卖艺、勤工俭学。寒来暑往,濮阳的大街小巷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凛冽寒风中,他呵手取暖后继续演唱;漆黑夜色里,他独自背着吉他返程,路灯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行人的驻足聆听与零星打赏,不仅是维持生计的补给,更是滋养梦想的养分。那些日子,苦难与热爱交织,让他的歌声褪去了青涩,多了几分直击人心的质感与温度,也让他心中的坚守,愈发坚定。

16岁的青春,别人骑着单车追风逐梦,享受着无忧无虑的时光,梁迪却蹬着一辆破旧的小三轮车,载着吉他和音响,穿梭在林州的乡镇村落。田间地头的空地是他的舞台,田埂上的野草、往来的乡邻是他的听众,每一次开口演唱,都是与生活的深情对话;每一次掌声响起,都是前行路上的力量源泉。有一次,他在村口演唱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乡邻们纷纷撑起雨伞为他遮雨,让他继续唱下去,那份来自红旗渠畔乡亲的温暖,他至今铭记于心。他曾憧憬着登上更大的音乐舞台,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与婚礼主持结下不解之缘。朋友的婚礼上,初次登台的他紧张到声音发颤,手心全是汗水,却在亲友们真诚的认可与鼓励中,找到了新的方向——婚礼舞台虽没有璀璨的聚光灯,却藏着最真挚的人间温情,也让他的坚守,有了更鲜活的载体。



视频:梁迪原创作品《撼天动地父母恩》

梁迪的歌里,藏着他浸在时光里的打磨:为练声乐,他对着太行山谷反复开嗓,把乐理笔记写满了旧本子;练钢琴时指尖磨出薄茧,吹笛的气息练到发晕,仍攥着乐器不肯放。他通吃流行、通俗,还能唱豫剧、哼京戏,腔调里裹着林州水土的劲儿。他自己写词作曲,把7岁灶台边的烟火、父母鬓边的霜,揉进《感天动地父母恩》里,“岁月悠悠我深知父母恩,血脉相传永不断魂,您教我做人不能忘本,顶天立地无愧这一生”——弹着钢琴起调,笛声裹着深情落音,一开口,岁月里的暖与敬,顺着旋律淌进听众心里。这份对音乐的较真,让他的歌不止有故事,更有磨透时光的分量。

创业之路,更是一场无人问津的跋涉。初期,他四处借钱筹备,不少朋友避之不及,甚至有人泼冷水说“你不是唱歌的料”;没有经验,他只能摸石头过河,屡屡碰壁受挫,有好几次,他都因资金短缺、订单寥寥而陷入困境;冷嘲热讽如影随形,无数个深夜,他独自坐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望着窗外的月光,也曾在疲惫与迷茫中想过放弃。但父母与老干爹言传身教的“自强不息、吃苦耐劳”,如太行磐石般支撑着他,如红旗渠精神般指引着他;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一句“你唱得真好”,如星光般点亮前行的路。

梁廸把每一个“撑不下去”的瞬间,都换成“再试一次”的勇气,把千万分的坚守,化作日复一日的付出,从最初的两人团队,到如今三四十人的专业队伍;从街头演唱的青涩少年,到主持五六百场婚礼,开业庆典等活动的资深从业者,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沧桑,却从未磨平他眼中对梦想的热爱与光芒,从未动摇他心中的初心。

在梁迪默默逐梦的岁月里,这份善意也从未缺席。2021年郑州洪灾时,他悄悄捐出5000元,让200份温暖抵达受灾群众手中——这份从生活里攒下的热,既给了自己追梦的底气,也分给了需要的人。如今再听他的歌,更懂这声音里不只有自己的坚守,还有对世界的温柔。

而在音乐之外,梁迪更以多元身份践行着红旗渠精神的当代传承。在林州这片浸润着红旗渠精神的土地上,他以舞蹈为桥,成为基层文化传播的中坚力量——如今,他不仅担任林州市舞蹈家协会淅滨分会会长,更新增林州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职务,双重身份下,始终坚守“深耕基层舞蹈文化、带动群众文艺发展”的初心,用热爱与担当点亮群众的文化生活。他牵头组织公益舞蹈课堂、指导基层舞蹈队伍、搭建交流展示平台,让舞蹈艺术走进田间地头、社区广场,在带动群众文艺发展的同时,也让红旗渠精神在文化传播中愈发鲜活。



如今,站在林州十佳歌手大赛的舞台上,梁迪的歌声里,藏着灶台边的坚韧,藏着三轮车上的执着,更藏着创业路上的跌撞与坚守。他用实力证明,草根的梦想从不可笑,千万分的坚守终会开花结果。那些熬过的苦、扛过的难,那些默默的坚守与不懈的努力,都化作歌声里的深情,打动着每一位听众,也诠释着红旗渠精神的当代模样。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这是梁迪的人生信条,也是他对所有追梦人的馈赠。太行巍峨,见证着他从青涩少年到成熟歌者、基层文化带头人的成长蜕变;渠水汤汤,五十元承载着他的梦想、千万分坚守的赤诚初心。

“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颠。” 梁迪曾立于布达拉宫广场轻叹:“缺氧不缺信仰,恰如我一路走来的坚守。” 这份从生活里沉淀的韧劲,藏着红旗渠畔的朴实底色,也映照着普通人的追梦初心。愿这份平凡中的坚持,温暖更多前行之路,让每一份默默的付出,都能收获岁月的温柔以待。


来源: 林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文/图 林 文 程林昌

编 辑:邓 阳

编 审:成 丽

审 核:申军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7

标签:娱乐   林州   歌手   音乐   梁迪   红旗渠   太行   林州市   父母   初心   舞蹈   青涩   精神   乡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