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的无人战争已经打响,巨头们扎堆入场,场面比想象中还要热闹。
而最近最受关注的,当属京东和长安汽车的重磅联手,直接把无人驾驶赛道的热度推上了新高峰。

网友们早就嗅到了风声,在互动平台追着长安汽车问:是不是要给京东定制造车?首款车啥时候出来?拍卖后能不能赚大钱?一连串问题直击核心,足见大家对这场合作的好奇。
长安汽车很快给出明确回应,这场合作可不是造乘用车,而是瞄准了智能物流车。双方要一起搞城市智慧物流车辆、智能运营系统,还要联合开发新能源无人智能化车型,打造全场景的汽车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

简单说,就是要让物流配送彻底无人化,这正好戳中了京东物流的发展需求。
能达成这样的合作,京东和长安各自的硬实力可都不弱。先看长安汽车,作为中国汽车四大集团之一,历史能追溯到洋务运动时期,40余年造车经验可不是吹的。

2018年就开始往智能化、网联化转型,2025年2月发布北斗天枢2.0计划,宣布未来3年要推35款数智新汽车,从2025年起不再搞非智能化产品。
2025年8月,长安更是把激光雷达装到了10万级别车型上,天枢智驾系统目标明确:2026年实现全场景L3级自动驾驶,2028年搞定L4级。

背后还有一支超5000人的软件及AI团队,和广汽、吉利、比亚迪等一起,引领着国内车企的智能化转型。
再看京东,布局无人驾驶早就是老玩家了。2018年就发布了全自研的L4级别无人重卡,车身长9米、高3.5米、宽2.5米,车厢约14米,在特定场景下能完全自动驾驶,不用人干预。

2025年7月,又推出首款自研无人轻卡京东物流VAN,24立方米的超大载货空间,能替代传统4.2米货车,是行业内载货量最大的无人轻卡。
早在2016年,京东X事业部就跑到美国硅谷组建了核心技术团队,借着当地政策优势搞测试、采数据,为商业化铺路。现在,京东独狼第六代智能配送车已经实现L4级自动驾驶,在全国近30座城市常态化运营。

2025年还申请了Joyrobotaxi商标,打算把无人配送的技术经验用到自动驾驶出租车上,野心可不小。不过目前,京东的无人卡车还没实现大规模商业落地。
其实不止京东长安,整个无人配送赛道早就卷起来了。2018年11月,德邦快递的麒麟号就完成了16.4千克服装大件的常态化配送,标志着行业进入智能时代。

阿里、美团更是紧追不舍,阿里达摩院的L4级无人卡车大蛮驴拿到了首批主驾无人测试牌照,小蛮驴物流车专门解决最后三公里配送;
美团的自动驾驶微型货车2025年3月拿下北京、深圳测试牌照,截至9月底累计配送订单超550万单,自动驾驶总里程突破1500万公里,还能帮骑手每年节省873万分钟送单时间。

还有新石器这家企业,简直是隐形冠军。在生鲜、商超等城配场景和三通一达、极兔的加盟网络里,市场份额超70%;在中国邮政、顺丰、京东的采购中占比更是突破90%,稳稳坐住行业头把交椅。
但热闹背后,难题也不少。现在L4级无人配送车造出来不算新鲜事,可为啥平时少见?核心问题就是造得出不等于能大规模上路。无人配送根本不是真的无人,背后得有庞大的运维系统撑着。

目前的L4级自动驾驶只能在特定区域运行,就算在范围内,也需要专业团队远程控制、调配,遇到情况还得人工接管。无人驾驶车辆能24小时连轴转,可7×24小时轮守的指挥中心和救援网络也不能少,运维成本一点都不低。
对于京东和长安来说,这场合作是优势互补的好机会,但要想让无人物流车真正跑遍大街小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技术难关能慢慢攻克,可规模化运营的成本和路权问题,还得靠整个行业一起探索。
更新时间:2025-11-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