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暑”和“阴暑”,大不一样!这种危险性很高→

近一段时间,人们明显感受到今年夏天的“闷蒸感”格外强烈,原本干热的一些北方地区也持续出现类似南方的“桑拿天”,身上潮湿黏腻,医生提醒,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尤其要注意防暑湿。

今年“三伏天”特点和调养要点

今年的“三伏天”从7月20日开始到8月18日结束,共30天,特点是天数少、湿度大。

中医认为暑,易扰心神,伤津耗气,可导致倦怠乏力、心烦口渴、失眠烦躁等症状,另外暑容易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因此“三伏天”在防暑的同时,尤其要注意养好脾胃

“三伏天”如何调养脾胃?

· 日常可吃些健脾祛湿的食物,如用山药、薏米、芡实或赤小豆煮粥或煲汤。

· 湿热交加,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可适量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菜粥等。

· 避免食用过多的生冷、油腻食物,以免损伤脾胃。

· 夏季久居空调房,可能损伤脾胃阳气,可适当吃些温性食物,比如做菜时可放入生姜调味,有温中散寒的作用。

· 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

· 按揉足三里穴、中脘穴,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的作用。

夏日防暑解暑小方法

· 制作菜肴时,可选用滋阴清热的食材,如冬瓜、苦瓜、银耳、百合等。

· 用一些药食同源的食物制作代茶饮,比如菊花茶可清热解毒,金银花茶可清热消炎,荷叶茶有清热解暑的作用。

· 天气炎热容易心烦气躁,室内可摆放一些清新芳香的花草,比如薄荷、茉莉等,有助于降火除烦、静心安神。

· 高温天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

中暑需注意区分“阳暑”和“阴暑”

“阴暑”往往夹杂着寒邪,比如踢被子着凉、吃多了西瓜冷饮、从外面热的环境进入低温空调环境、直接对着空调吹,往往会出现腹泻、恶心、头晕、头痛、乏力等症状。“阴暑”的情况一般适合用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水有解表散寒的作用。

“阳暑”往往和晒太阳有关。晒太阳晒过了,出汗过多,身体能量散失太多,造成暑热内侵,可能出现高热、大量出汗、疲倦乏力等情况,甚至出现虚脱。此时应转移到阴凉处,进行散热。


小贴士



需要提醒的是,“阳暑”的危险性很高,“热射病”是“阳暑”最严重的情况,常见于老人、小孩、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或者夏季剧烈运动的年轻人,可出现头晕、搏动性头痛、恶心、体温极高、呼吸浅快、脉搏细速、意识障碍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发生全身多系统功能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送往医院就医。

来源:央视财经《职场健康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2

标签:养生   危险性   脾胃   伏天   食物   乏力   作用   藿香   空调   情况   功能   北方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